關于周瑜對諸葛亮的态度,有一句經典的台詞。
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動地表達了周瑜要弄死諸葛亮不成的憤懑,又含蓄體現了兩人的人才都是當世俊傑。
然而我卻總感覺,這句話有另一層味道: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不相遇,我不會這麼恨你。
一場實力懸殊巨大的戰役,命運把兩人安排了相遇。
那個時候諸葛亮28歲,周瑜34歲。兩人都是當世俊傑。
孫劉兩家都遇到了人生中最為嚴峻的考驗,可謂生死存亡。于是兩家決定聯合,更是要竭盡所能,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資源,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
書上說周瑜說諸葛亮:此人助劉備,必為江東之患。
愚以為不符合當時的場景。你想啊,東吳都快完蛋個球了,還談什麼将來?
符合邏輯的情況應該是這樣:周瑜一見諸葛亮,了解了諸葛亮的才華後,感歎又多了一個聯盟人才,心裡非常高興。抗擊曹軍的信心于是又增加了一點點。
周瑜一開始的第一反應,一定不是幹掉諸葛亮。多半會想,這樣的人才能夠成為自己的同事那該多好。
朝夕相處,指點江山,豈不美哉?
于是周瑜派諸葛瑾前去遊說,所謂的:此人助劉備,必為江東之患。很有可能是故意放出的狠話。
為的就是刺激諸葛瑾:趕緊把你老弟招過來,給誰打工不是打工,不行就要弄他了啊。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老哥哥是被人當槍使了,不但不同意跳槽,還建議老哥跳槽。
“哥哥,東吳那幫人欺負你老實啊。不跟他們玩了,來跟劉皇叔玩吧,皇叔仁義又實在。”
諸葛瑾遊說失敗。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周瑜又派了老實人魯肅當卧底,及時把握諸葛亮的心态,尋找能夠按住諸葛亮的機會。
結果草船借了箭,不但沒有整成諸葛亮,還讓諸葛亮出盡了風頭。
周瑜實在想不明白,那個年近半百48歲的劉備到底哪裡勝過了自己,能夠讓諸葛亮如此心甘情願地跟着他。
眼看跟曹軍大戰在即,周瑜不得不暫時放下心中的芥蒂,握緊了“同志”諸葛亮的手。
“我們先幹掉曹操再算賬吧。”
兩人的“和諧”一直持續到赤壁之戰。一場大火燒碎曹軍的“百萬大軍”,也徹底燒碎了周瑜對諸葛亮的幻想。
既然得不到,那就毀滅吧。
是不是很像某些極端的女生,我得不到的東西,别人也别想得到!
赤壁之戰後,周瑜迅速發動攻擊,誓要弄死諸葛亮,順便擴大東吳的地盤。
然而諸葛亮的反應比周瑜還要迅速,搶在周瑜前頭拿下了荊州的部分地區,三氣周瑜。
看到對手比自己意識還好,動作還快,這叫人如何不生氣。
一口老血上來,周瑜氣沒了。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周瑜的喪禮上,哭得最傷心的反而是諸葛亮。
東吳集團裡,孫權以及以下的将領們,對周瑜的隻有同事兄弟的感情,然而諸葛亮跟周瑜,卻是比兄弟感情還要複雜的感情。
相知相惜,卻又相愛相殺。
愛而不得,實乃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