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reno ace 會在海外上市嗎?躁動的世界,人人都想成為收割機時,往往預示着收割機過剩,韭菜不夠用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opporeno ace 會在海外上市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躁動的世界,人人都想成為收割機時,往往預示着收割機過剩,韭菜不夠用了。
昨天,港交所8家公司同時敲鑼,鑼明顯不夠用了。
平時台上隻放1個鑼,昨天隻能一口氣放了4個,不是港交所摳門,實在是舞台寬度不夠,結果就出現了兩家公司共用一個鑼的新景象,不知以後會不會三家公司四家公司共用一個鑼,看趨勢,還挺有可能。
小米上市在這幾個月搞得如火如荼,一波三折,雷軍都說“這兩天像一場夢……”為什麼會這樣,關鍵還是不賺錢腰杆子不硬氣,隻能靠未來會更好,好到騰訊*蘋果的故事忽悠投資人。
那麼問題來了,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華為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5.7%,淨利潤475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8.1%,經營活動現金流963億,同比增長95.7%。
淨利潤率7.6%,實話說,真心不高,真心不容易,也符合當下實體經濟淨利潤率普遍低于10%的現狀。
但不管怎麼說,收入規模在那裡擺着,而且每年研發投入在全球都排得上号,像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800億人民币,位居全球第6,超過蘋果,成為唯一進入前50名的中國企業。
十年研發投入合計3940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專利授權74307件,申請中國專利64091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48758件,其中90%以上均為發明型專利。
800億,占營收比重高達14.9%,幾乎是一年淨利潤的兩倍,差不多是2017年中國企業研發投入15強中,從第二名阿裡一直到第七名中國石油的總和。剛上市的小米這個比例還不到3%。
華為和任正非任老爺子威武!
怎麼看華為都是優質企業的傑出代表,收入高,盈利,現金流好,研發投入多,專利豐厚。
而且華為全球市場也響當當,運營商網絡業務世界第一,企業解決方案業務僅次于思科,世界第二,消費者終端業務世界第三。
可能左看右看,前看後看,隻有淨利潤率有點偏低,并且連續六年淨利潤率低于10%了,這也是其所處行業的特點,工業領域的利潤率能到這個水平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華為的最大想象空間還在于它的專利,這是靠持續的研發投入積累起來的,來不得半點虛誇,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再有錢也沒用。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這個問題不斷被問,任正非也經常回答。
在2014年前後他曾對媒體記者說過:
“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我們都聽過傳統經濟學中的大量理論,這些理論都宣稱股東具備長遠視野,他們不會追求短期利益,并且會在未來做出十分合理、有據可循的投資。”但事實上“(公衆)股東總是很貪婪,他們希望盡可能快地榨幹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潤,而擁有這家公司的人則不會那麼貪婪。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争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2016年,5月9日新華社曾播發一條《與任正非面對面》的新聞稿,任正非再次解釋為什麼不上市:“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标而奮鬥。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着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據傳關于華為不上市還有個通俗版本,也是任正非說的:“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對員工本人也不見得是好事,華為會因此而增長緩慢,乃至于隊伍渙散。”
坤鵬論認為,上市這個話題,一定要搞清楚上市的目的是什麼,上市的目的是投資人通過提供投資換取企業所有權的行為。從企業角度說,是通過出讓所有權來獲得生産資料的行為(含眼前和将來)。
所以,上市的核心是獲得生産資料,如果一個企業不缺錢,就沒有必要上市。
像華為這種連續盈利幾十年、從無虧損年,而且一直處于高增長狀态的的企業來說,即使一時需要錢,也能很容易地低成本借到錢,華為在國外發過多次債券借錢,借錢成本比國内低很多。
這個世界上沒人願意把正在下金蛋的雞,廉價給賣出去。
而且,對高增長企業來說,股權融資遠比去銀行融資的成本高。
如果想上市,華為可以把旗下某些業務給剝離開來,單獨上市,這在手續上不難,國企央企這些巨無霸都是這麼幹的。
也許,等華為連續5年的年增長率都低于10%,發展出現瓶頸時,他們會考慮上市了。
去年,任正非在英國接受《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的采訪時,這樣回答:“華為公司也會是貪婪的,我們隻是盡力抑制。我們在一段時間裡不上市,但我們不能保證,我們永遠不上市。
“‘永遠不上市’這句話,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因為生命不能永遠,所以承諾不能永遠。但至少相當長的時間裡,我們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而且上市的一個巨大代價,就是企業的“玩法”必須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玩法來。這對企業未必是好事,比如:任正非隻持有華為1.4%的股份,一旦上市,公司控股權的旁落不可避免,如此一來,任正非的位置能否保住都是一個問題,雖然華為實施了輪值CEO的制度,但是關鍵時刻都是任正非站出來定戰略、安人心、辟謠言,他一直是華為的實際控制者;上市後股東們很大概率不會同意華為每年大量的利潤燒在研發上,資本有時候就像吸血鬼,它們眼中更多的是利益而不是未來。
其實任正非早就對股份制很有興趣,王石在他的書裡說:萬科做股份制改革的時候,萬科股票賣都賣不掉,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華為專門跑過來買了幾萬股。還說:任總說錢太少,不然再多買點。股份制是個好東西,要多學習。據此推測任正非對股份制(上市)早有興趣。
據坤鵬論查閱資料發現,還有一些關于華為為什麼不上市的陰謀論,這裡姑且一聽,比如:華為員工大量持有虛拟股,而它隻有分紅權,上市後,員工持有真實股權,任正非就不好安排接班人了;上市就要向公衆披露公司大量信息,但華為發展這麼多年,有些信息是不好披露的......
說完華為,肯定會有老鐵聯想到OPPO和VIVO(以下簡稱OV),他們似乎也像華為那樣,相當堅定地不上市,或是對上市并不太感興趣。坤鵬論認為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首先,幕後大老闆段永平更願意悶聲發大财,往前追溯,OV系出同名,被業界稱為藍綠兄弟,它們現在的老闆陳明永和沈炜早年都跟随步步高老闆段永平打天下。
後來段永平将步步高一分為三,其中步步高通信業務交給沈炜負責,成為VIVO手機前身,視聽業務交給陳明永成立了OPPO電子。
段永平在步步高鼎盛時都沒有選擇上市,而是選擇了将公司分封給下屬,自己移民到美國當幕後,後來受巴菲特的書的影響專心做投資,被人稱為中國的隐形首富。
坤鵬論認為,段永平的急流勇退以及三分步步高,其實也是受了曆史的影響,曆史上曾經有多少人想把自己的家族弄得越大越好,卻不知龐大就代表着威脅到了别人,你隻要變得龐大了,就會威脅到很多人,然後所有人都很希望看着你倒黴,這是人心沒有道理可講,所以把家族弄得太大,就是在找死。
其次,OV更類似家族企業和全員持股類型的公司,類似于華為,但有所不同,員工一般在公司呆的時間較長之後,都會有股份,甚至就連部分代理商都在OV持有股份。
而且,從目前這兩家的成績看,一點不比上市公司差,也不需要外界幫助他們提高管理能力,優化管理制度,因為相比較上市公司的那一套制度,顯然OV目前的制度更具有激勵性。
最後,關鍵的關鍵是,OV不缺錢,它們在公司策略運營上,更注重對利潤的追求,一直是國内最賺錢的手機企業,不差錢也沒有投資人逼迫,上市的欲望自然不大。
據說,OV是手機廠商中供應鍊管理最強悍的,不靠關系不靠忽悠,靠的是不差錢,靠的是大都現款支付,賬期短,信譽好,因此很多零部件廠商甯可少賺點,也願意優先跟OV合作。
當然,OV也因為業務很聚焦很單純,緊緊紮根手機,雖然很賺錢,但不像小米那麼多元,那麼有故事,前些年資本市場并不喜歡這樣極緻賺錢的“土老帽”。
但是,坤鵬論認為,OV的未來值得看好,因為學習機他們能做到最牛,智能手機一樣也輕車熟路領跑,更不要提現在的全面屏創新,讓一直自稱創新的小米直接啞火,也讓人們看到了他們除了營銷無敵外,一樣有着不容小觑的研發實力,更說明OV在産品、技術、營銷、管理等幾塊企業核心中都有着獨門秘技,坤鵬論相信,下一個革命性的消費電子,它們依然可以快速稱雄。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請您關注本頭條号,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台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