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在生活中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通過常見的“十人九痔”這句話就可以知道痔瘡基本人人都會出現。主要是常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和排便不順暢導緻的。痔瘡由于在隐秘的部位,一般很少有人去讨論,于是大家對痔瘡的初發症狀就不太了解,當出現一些像便血、肛門贅生物等表現時,并沒有發現自己已經得了痔瘡。因此要了解有關痔瘡的知識,早期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得病。因為早期發現和治療都對疾病的治愈有很大幫助。
1、大便出血
痔瘡是靜脈曲張形成的,因此當排便時就會擠壓靜脈血管,導緻大便出血。一般的表現是紙上帶血,或者滴血,嚴重者可出現噴血的情況。血液的顔色一般較鮮豔,大便的顔色和質地一般不會被影響到。
2、肛門瘙癢
肛門周圍的細菌比較多,還會殘留有大便。因此痔瘡會被刺激到,出現瘙癢和濕疹的表現。一般的瘙癢隻局限在肛門周圍,平時多用清水沖洗肛門,塗抹殺菌藥即可。但是嚴重的瘙癢難以忍耐,會擴散到會陰部,就必須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
3、腫物的脫出
如果發現肛門處長了一個肉疙瘩,那麼很有可能就是痔瘡。這是由于直腸的靜脈曲張過度,從肛門脫出。症狀輕的患者僅在排便出脫出肛門,嚴重的患者在咳嗽、下蹲時就會脫出。
4、疼痛
痔瘡由于在直腸的末端,神經末梢十分敏感,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明顯。在受到炎症的刺激時,肛門周圍就會表現陣痛,常在排便時或排便後發生。不過痔瘡分為内痔和外痔,内痔的疼痛感一般不明顯,常表現為脹痛。外痔的痛感較為劇烈,時間也比較長。
溫馨提示:
當有這些症狀時,基本可以确定得了痔瘡。不過出現痔瘡不要擔心,及時的治療就可以緩解症狀。可以塗抹一些痔瘡藥膏,能很好地消炎止痛。當然在治療過程中,要戒煙戒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纖維的食物。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短,不能用力擦拭肛門。對于痔瘡,預防是最好的辦法。每天做提肛運動,有意識地收縮肛門30秒。生活中不要久坐,久坐也是導緻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每隔半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怎麼判斷自己得了痔瘡?長痔瘡怎麼辦?》,鳳凰,2020-06-0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