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充電樁騙局?近日,有多位聽衆向央廣“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投資了一個名為“共享充電樁”的項目,結果卻上當受騙了,現在連騙子在哪兒、騙子是誰都不知道據記者掌握的一份不完全統計名單顯示,這些投資者來自黑龍江、内蒙古、北京、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重慶、廣西、陝西等15個省份總的涉案人數和涉案金額到底有多大,現在還難以估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電車充電樁騙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日,有多位聽衆向央廣“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投資了一個名為“共享充電樁”的項目,結果卻上當受騙了,現在連騙子在哪兒、騙子是誰都不知道。據記者掌握的一份不完全統計名單顯示,這些投資者來自黑龍江、内蒙古、北京、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重慶、廣西、陝西等15個省份。總的涉案人數和涉案金額到底有多大,現在還難以估計。
要說這一次的騙子有多麼高明,那絕對不是。梳理一下新聞報道,我們就不難發現,這起騙局和其他大多數騙局一樣,幾乎可以說是漏洞百出。騙子們自稱是一家名為“上海順騎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其“工商執照”顯示的住所為“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1685号”。然而,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相關網站上,記者并沒有查詢到該企業的任何登記注冊信息。經過實地探訪,上述地址并沒有這樣一家公司。
作為投資者,在給出真金白銀血汗錢之前,審核了解一下相關企業的“底細”,這難道不是投資者的ABC嗎?何況,騙子們的馬腳絕對不隻是公司名稱、注冊住所造假這麼一處。在騙子給投資者發來的所謂“認購合同”中,甚至出現了“《中國人民合作法》”這樣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的“法律名稱”。隻要稍有法律常識,或者稍稍用些心思,就一定能夠發現破綻。實際上,這些破綻正是騙子們故意留下的,目的在于把有基本警惕性的人篩選出去。
在這之後,騙子們開始玩弄他們所擅長的“老三樣”。第一個花樣,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幾乎所有的類似騙局,都會有一個看上去“與時俱進”的大名頭。比如,“×××大開發”、“解凍民族資産”等等。眼下,不但共享經濟很熱火,新能源汽車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兩者結合起來,“共享充電樁”怎麼看怎麼能夠吓唬住人。
第二個花樣,叫作“社交軟件加熟人”。手機時代來臨之前,詐騙必須是面對面、人傳人,有了社交軟件,騙子們不用出頭露面,一下子就能忽悠15個省的投資者。但是,軟件畢竟是冷冰冰的,傳統的熟人忽悠熟人還要繼續發揮餘熱。在詐騙這個領域裡,熟人作為武器最為管用,而且隻需要一點點“抽成”作為誘餌就可以了。
第三個花樣才最為關鍵,那就是靠着人性裡的貪念來收割投資者的靈魂。正常的工資收入是多少,正常的投資收益是多少,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騙子們造出一個“共享充電樁”的概念,并不需要多麼高明的經濟邏輯。他們隻需要告訴投資者,每個充電樁投資780元,每天返利30元,一個月回本,一年淨賺十多倍。暴利面前,必然有人失去理智。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騙子們必将受到法律的嚴懲,與此同時更多善良的投資者也應當吸取最基本的教訓:不要跟風,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警惕熟人,學點法律和投資的ABC。
潇湘晨報評論員周東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