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一線的字體?最近,小編周山寫了14篇關于著名的線的文章,如下圖:,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重心一線的字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最近,小編周山寫了14篇關于著名的線的文章,如下圖:
這些文章受到大家的喜愛,今天我就“線”字進行溯源一下,看看這個字的本意到底是什麼?
線,漢語常用字,讀作xiàn,形聲字,最早見于《說文》小篆 。
本義是用絲、棉、麻或金屬等制成的細長物,如絲線、棉線、毛線、金線等;後比喻細長如線的東西,如光線;還引申指線索、路線等。
字形演變
線,形聲字。從糸,戋聲。
現在從糸和戋兩部分來分别解釋一下:
1、糸:
絲,最早的含義和蠶繭有關系,為從蠶繭抽出的、成縷成股的細線。
《說文·絲部》:“絲,蠶所吐也。從二糸。凡絲之屬皆從絲。”(絲,蠶吐的絲。由兩個“糸”字會意。大凡絲的部屬都從絲。)
2、戋
甲骨文“戋”從二戈,一正戈,一倒戈,會殘殺之義,“殘”之初文。戰國文字“戋”所從的二戈并列,或中間加一橫筆。
《說文》篆文“戋”字亦從二戈,隻是一戈在上,一戈在下而已。隸作“戋(繁體)”。《說文》“線”字古文從糸、泉聲。“線”古文作“缐”屬聲符更替。“戋(繁體)”簡化作“戋”。“線(繁體)”類推簡化作“線”。《說文》:“線,縷也。”本義是用絲、棉、麻或金屬等制成的細長物,如絲線、棉線、毛線、金線等。《公羊傳·僖公四年》:“中國不絕如線。”比喻細長如線的東西,如光線。引申指線索、路線等。
戋,(jiān )會議。字從雙戈。"雙戈"指代軍陣中的一排或一列士兵。如果說軍隊方陣相當于一塊方糕,那麼一排或一列士兵相當于從方糕上切下的一個糕片。因此,"戋"本義是"一排(列)士兵",引申義為"薄片",再引申義為"薄"。
在現代漢語中,"戋"字單獨用較少,組字卻很多。它的意思是細微或很少的意思,發音同"箋"。由"戋"字作偏旁組成的漢字,在字義上大都含有"少、小"的含義。
"箋"的信紙或注解的意思,它取了"戋"字聲音和小的意思,信箋是信紙,本指幅小華貴的紙張,便箋更點明了方便記事的小型便條紙的意義。"戋"字加三點水成"淺",也取小意,指小而少的水,如:"河水很淺"。 "戋"再引申則有淺顯、淺薄、淺易、淺嘗等等。"戋"加個"貝"字成"賤","貝"是古錢币,小錢當然是不貴了,所以"賤"是指物品的價值低。由這個意義,又引申出人的身份、地位、品格低微的含義,如貧賤、卑賤、低賤等。這"賤"字再加個三點水偏旁,又稱"濺",指液态物體受沖擊而向四外射出的意思,如"濺了一身水"。 棧"指小客店或貨物集散之地。"踐"指腳踩。還有"一盞燈"的"盞"字:"盞"本指小杯子,古時油燈用小杯碗做容器,故稱一盞燈。現在雖然已用電燈,但"盞"作為量詞仍沿用了下來。
以上所談對"戋"字的理解已屬落伍。以下從新本義的角度再談"戋"偏旁字,而将以上舊談暫予保留,以供讨論。
"戋"字意為"薄片"、"薄的"。凡從戋之字皆寓有"薄"之義。開列字頭清單并解釋如下:
盞 字從戋從皿,義為"薄皿",即從皿底到口沿的高度很小的器皿。
踐 字從足從戋,義為"踩踏使土層變薄(變緊密)"。
刬 字從戋從刀,義為"用刀片物,使物的厚度降低"。
淺 字從水從戋,義為"薄層水體(如河灘處的水體)"。
箋字從竹從戋,義為"竹片"。
錢 字從金從戋,義為"金屬薄片"。
殘 字從歹從戋,義為"肉體被削薄"。
賤字從貝從戋,義為"價值薄(低)"。
棧 字從木從戋,義為"用薄木闆搭建的貨架、橋梁"。
餞 字從食從戋,義為"以薄酒薄食送行"。
線 字從糸從戋,義為"厚度很小的絲繩"。
如果很厚很粗的東西就不能叫線了,而是繩、索或者缰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