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04:43:31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1

從小到大,我們遇到過許多關于“”的命題作文,特别是在小學時期模仿的習作裡,父母的形象總是與真實大相徑庭(《我的父親是區長》除外)。等到我們學會用更真實的筆觸記錄時,時光又匆匆推着我們離家,去更大更遠的學校或平台繼續成長。

幸運的話,我們能擁有相似的軌道擁有一段平靜的人生,父愛也在一篇又一篇《我的父親》中被刻闆記錄着:堅厚、樸實、強大的裡子,搭配一個不苟言笑或溫柔慈善的軀殼。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2

而在百年多前,社會仍舊處在動蕩之中,人生軌迹搖擺不定。在藝術家的眼裡,世界更是沒有定數,更别提多愁善感的人類帶來的情與愛,會是怎樣的光怪陸離。

不過,偉大的藝術家一定是從心而畫的,隻有飽含濃郁真摯的感情,落筆才能打動人心。在他們的筆下,父親和父愛,也在交織的顔料裡展現出不一樣的模樣。

今天,就讓三毛仔帶大家一起欣賞——如果父愛是一面寬厚的畫闆,藝術家們在上面畫出的對他們的愛,又會是什麼顔色呢?


我的父親

丢勒《父親肖像》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3

十五世紀 德 阿爾布雷特·丢勒 《父親肖像》 現藏于烏菲茲美術館

父親肖像》,又名《握玫瑰念珠的老阿爾布雷西特·丟勒肖像》,是德國畫家阿爾布雷特·丢勒在1490為其父親所作的肖像畫。丢勒的父親是一位金飾工匠,從小,丢勒就跟随父親學習金飾技藝與裝飾技術,因此,即便在家裡的小作坊中,丢勒也得到了嚴格的繪畫訓練,在父親要求的臨摹任務重,丢勒很快顯露出他的繪畫天才和對此的強烈興趣,在13歲時就使用銀尖筆畫法創造出驚世之作《13歲時的自畫像》。

可能正是在這種強悍的天賦和實力面前,原本準備讓丢勒子承父業的父親,在面對丢勒想學畫畫的願望時同意了,并将他送去一位名畫家處學畫,從而造就一位藝術大師。19歲的丢勒為父親畫下第一幅畫像,此時丢勒父親已經63歲了,但在丢勒眼中,他仍舊年輕,及時有操勞的痕迹,也依舊威嚴平靜,可以感受到丢勒對父親無限的感激之情。

塞尚《讀報的父親》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4

十九世紀 法 保羅·塞尚 《讀報的父親》

塞尚的父親路易·奧克斯特·塞尚或許是更多人眼中常見的父親形象。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富有而又嚴格,對藝術一竅不通,在塞尚幼時反對他學習繪畫,并強求塞尚考進埃克斯大學法律體系。或許是在年齡增長後父子關系發生微妙的繪畫,面對塞尚堅持不變的對繪畫的渴望,他的父親終于不再勉強塞尚。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去愛孩子,為塞尚的繪畫事業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持,不願看到兒子受苦。

1866年,塞尚創作了《讀報的父親》,畫中的父親正低頭看報,形态安詳,在沉靜安甯的色彩中顯出凝重厚實和恒定持久的感覺。伺候,塞尚還為父親畫過多幅油畫,無論是畫面内容還是表達出的情感色彩,都能看到塞尚對父親的感激,正是因為有父親的支援,他才能在沒有收入的繪畫事業上進行長久的堅持。

弗裡達·卡羅《父親》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5

二十世紀 墨西哥 弗裡達·卡羅 《父親》

父親》的作者弗裡達·卡羅是一位由偉大和苦難交織而成的傳奇女性。小時候,她得了小兒麻痹,一瘸一拐成年後卻遭遇一場重大交通事故,她的肉體變得血淋淋,精神也被銘心的痛苦所纏繞。躺在病床上的她,看向了她自己——她的父親為她買了一面鏡子。

弗裡達的父親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攝影師,同樣熱愛繪畫的藝術家父親開明且敏感,他曾教弗裡達如何使用相機,沖洗交卷,教她觀察大自然,讓她看自己作畫,成為了弗裡達的藝術啟蒙。在事故發生後,卧床許久的弗裡達問父親能否用他的材料畫畫,他便将筆遞到弗裡達手中,并為她放置了一面鏡子,使弗裡達可以練習自畫像。正是有了藝術的消遣和陪伴,弗裡達才能在漫長的歲月裡正視她所經曆的一切,從第一張自畫像起,輸出屬于自己的力量,最終成為墨西哥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TA的父親

米勒&梵高《人生第一步》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6

十九世紀 法 讓·弗朗索瓦·米勒 《第一步》 現藏于密西西比州勞倫·羅傑斯藝術博物館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7

十九世紀 荷 文森特·梵高 《第一步》臨摹 現藏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米勒是19世紀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而梵高對米勒推崇備至,對他的敬仰終身不改,臨摹了不下百幅米勒的畫作。這幅《第一步》也是梵高臨摹米勒的同名作品,其中父親的角色描繪的并不是他們真實的父親,而是米勒眼中一個法國農村家庭的父親。我們常能感受到的父親,是父權制度中在位居高位的角色,而忘了父親的本質源于家庭。

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着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米勒的畫面真實平凡,而梵高的臨摹作畫面用色鮮明,高明度的藍、黃和綠色組合成一個燦爛的午後,讓人感受到活躍的生命力和親密的溫馨感。這是一位融入到幼子成長過程中的父親,柔和的愛在日常親密的互動中已盡數體現。

羅中立《父親》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8

二十世紀 羅中立 《父親》 現藏于中國美術館

如果說米勒所畫的,是他人的父親,那羅中立所繪的,就是中國人民共同的父親。20世紀80年代初,還是學生的羅中立以一幅《父親》震驚中國畫壇。這幅畫以它不可比拟的真實性和人文關懷,以及紀念碑似的宏偉構圖,給人以強烈震撼。

羅中立的構思來自于一位在除夕夜遠離煙火的孤獨農民,在萬家燈火輝煌時,他像是被遺忘的人,他可能是一位父親,但在此刻,他隻是在消化着最底層的苦難,隻為生存。評論家、版畫家曾景初曾評價:“《父親》不是某一個農民的父親,是我國經過十年浩劫的八億農的父親。但他生活在最下層,過着不聲不響的勤勞艱苦的生活,從他身上,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的縮影。”


我,父親

豐子恺《兼母的父》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9

二十世紀 豐子恺 《兼母的父》系列之一

以上看到的關于父親的作品,繪畫的對象都是“他人”。而豐子恺所畫的父親形象,更像是他自己的自畫像。養娃、帶娃、教娃、哄娃,記錄“兼母的父”的日常……豐子恺享受他作為父親的身份和責任,在現在,“可愛”是最高級的贊美,而豐子恺的一生,縱使生活吻之以痛,也依舊保持童貞,以愛教育兒女,兒女以可愛紀念着他。

豐子恺小女兒豐一吟說道:“在我們的白紙上塗顔色的主要責任落到父親身上。然而,在我們的童年時期,父親畫筆上的顔料是那麼吝啬。他不想把我們塗上什麼顔色,他希望孩子們永遠保持一片純潔的白色。”在兒女眼中,豐子恺——父親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愛世間一切有生之物,他愛人類,更愛兒童。

關于父愛的鉛筆手繪畫(如果父愛是畫闆)10

弗裡達·卡羅在繪制《父親》

父親一直是藝術家們樂于表達的題材,即便許多作品并不直接以自己的父親為對象進行創作,但也通過其他方式和形式進行描繪。無論哪種形式,藝術家們大多為父親注入“愛”的主題,于他們自己、于家庭、于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