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光纖傳輸原理特性和應用

光纖傳輸原理特性和應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00:44:47

光纖傳輸方式

同軸電纜由于線材本身特性的問題,使得傳輸距離受到限制,在充斥着電磁波的使用環境中,電磁波的幹擾更使同軸電纜傳輸的效率降低,若安裝地點位于多雷區,兩端設備還會因雷擊遭到破壞。光纖傳輸具有同軸電纜無法比拟的優點而成為遠距離視頻傳輸的首選設備。

光纖傳輸原理特性和應用(光纖傳輸的方式及特點分析)1

一、光纖傳輸的特點

㈠傳輸損耗低

損耗是傳輸介質的重要特性,它隻決定了傳輸信号所需中繼的距離。光纖作為光信号的傳輸介質具有低損耗的特點。如使用62.5/125μm的多模光纖,850nm波長的衰減約為3.0dB/km、1300nm波長更低,約為1.0ddB/km。如果使用9/25μm單模光纖,1300nm波長的衰減僅為0.4dB/km、1550nm波長衰減為0.3dB/km,所以一般的LD光源可傳輸15至20km。目前已經出現傳輸100公裡的産品。

㈡傳輸頻帶寬

光纖的頻寬可達1GHz以上。一般圖像的帶寬為6MHz左右,所以用一芯光纖傳輸一個通道的圖像綽綽有餘。光纖高頻寬的好處不僅僅可以同時傳輸多通道圖像,還可以傳輸語音、控制信号或接點信号,有的甚至可以用一芯光纖通過特殊的光纖被動元件達到雙向傳輸功能。

㈢抗幹擾性強

光纖傳輸中的載波是光波,它是頻率極高的電磁波,遠遠高于一般電波通訊所使用的頻率,所以不受幹擾,尤其是強電幹擾。同時由于光波受束于光纖之内,因此無輻射、對環境無污染,傳送信号無洩露,保密性強。

㈣安全性能高

光纖采用的玻璃材質,不導電,防雷擊;光纖傳輸不像傳統電路因短路或接觸不良而産生火花,因此在易燃易爆場合下特别适用。光纖無法像電纜一樣進行竊聽,一旦光纜遭到破壞馬上就會發現,因此安全性更強。

㈤重量輕,機械性能好

光纖細小如絲,重量相當輕,即使是多芯光纜,重量也不會因為芯數增加而成倍增長,而電纜的重量一般都與外徑成正比。

二、光纖結構與傳輸機理

光纖是光波傳輸的介質,是由介質材料構成的圓柱體,分為芯子和包層兩部分。光波沿芯子傳播。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光纖是指由預制棒拉制出纖絲經過簡單被複後的纖芯,纖芯再經過被複,加強和防護,成為能夠适應各種工程應用的光纜。

㈠光纖傳光機理

光波在光纖中的傳播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電磁場的邊界問題,一般來說,光纖芯子的直徑要比傳播光的波長高幾十倍以上,因此利用幾何光學的方法定性分析是足夠的,而且對問題的理解也很簡明、直觀。

當一束光纖投射到兩個不同折射率的介質交界面上時,發生折射和反射現象。對于多層介質形成的一系列界面,若折射率n1>n2>n3…>nm,則入射光線在每個界面的入射角逐漸加大,直到形成全反射。由于折射率的變化,入射光線受到偏轉的作用,傳播方向改變。

光纖由芯子、包層和套層組成。套層的作用是保護光纖,對光的傳播沒有什麼作用。芯子和包層的折射率不同,豈折射率的分布主要有兩種形式:連續分布型(又稱梯度分布型)和間斷分布型(又稱階躍分布型)。

當入射光經過光纖端面的折射後進入光纖,除了與軸向方向一緻的光沿直線傳播外,其餘的光線則投射到芯子和包層的交界面:一種在界面形成全反射,這些光線将與光軸保持不變的夾角,呈鋸齒狀無損耗地在光纖芯子内向前傳播,稱之為傳播光;另外一種在界面處隻有一部分形成反射,還有一部分折射進入包層,最後被套層吸收,反射的光線再次到達界面時又會有一部分損耗,因而不能傳播,稱為非傳播光。

實際上進入光線的大部分不是上面所将的軸面光,因此還有一種稱為洩漏光,如果芯子和包層的界面十分平坦,這些光線将形成全反射而得到傳播,但事實上僅部分反射,盡管損耗比非傳播光小還是不能很好地傳播。對于長距離傳輸來說隻有傳播光是有意義的。

進入光纖的光線在向芯子包層界面傳播時,由于芯子折射率逐漸減小,受到一個向心偏轉的作用,與軸線夾角θ小于一定值的光纖不能到達界面或到達界面形成全反射,因而受束于芯子内、呈波浪狀無損耗地向前傳播,成為傳播光。其餘的光由于有一部分在界面處折射進入包層,逐漸被吸收掉而不能傳播。

因此,光纖芯子和包層的折射率及折射率的分布與光纖的轉播特性有密切關系。

㈡光纖的分類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光纖進行分類,如構成光纖的材料、制造方法、光纖芯子包層折射率的分布和光纖可以傳播光的模數等。

構成光纖芯子和包層的材料主要有:多組合玻璃、高純度石英玻璃和低損耗鹵化物材料等。不同的材料其預制棒的制備和光纖的拉制方法也不同。目前應用叫多的是高純度石英玻璃光纖(石英光纖),其材料制備技術、光纖的傳輸特性和強度等方面具有綜合的優越性。

光纖芯子和包層的折射率分布與光纖材料、拉制方法以及光纖的結構有關,除了前面提到的梯度分布型和階躍分布型外還有單材料光纖、環形光纖、W型光纖等都屬于階躍分布型光纖,結構上各有特點。

也可以按照傳播光的模數來區分。我們可以将一條光線理解為代表一個模,或者是不同的模代表不同的角度的入射光,光的波動原理認為光纖隻能允許有限的離散樹木的光(或模)傳播。光纖中可傳播的數目是芯子的橫截面積和芯子中心與包層間的折射率差的函數,與其成正比關系。當光纖就隻允許一個模的光傳播就是單模光纖。單模光纖由于隻傳播軸線關,因此不存在模色散,具有很大的信息載送容量。多模光纖一般可有幾百和低損耗的傳播模。容易與光源和大面積探測器耦合。

按照制造方法還可以分為CVD(化學汽相沉澱法)、MCVD(改進化學汽相沉積法)等。

㈢光纖的特性

光纖的特性包括傳播特性、幾何參數和芯子包層折射率差等基本特性。傳輸特性則主要表現在光纖的損耗和帶寬兩個方面。

⒈數值孔徑NA

它代表光纖芯子與包層之間的折射率差,是光纖一個最重要的基本特性。NA是反映光纖芯子包層折射率關系的參數,折射率差越大,NA越大,光纖可以接收并傳播的光越多,即與光纖可傳播的模數成正比。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數值孔徑表示了光纖集光的能力。

⒉傳輸損耗

這是光纖一項重要的光學特性,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傳輸信号所需中繼的距離,也關系到系統經濟性。引起光纖損耗的原因有材料吸收、散射損耗和結構缺陷等。

材料吸收是一種損耗機理。由于光纖不可能是完美的圓柱體,某些參數會沿長度方向呈周期的變化,這些參數既可以是折射率分布,也可以是幾何參數,即可以是沿長度方向的變化,也可以是軸線相對于直線的偏離。這就會引起一個傳播上光功率部分地轉移到另一模上去,這就是散射。

如果轉移模為非傳播模就産生了散射損耗。散射損耗是按1/λ4的比例形成的,因此選擇長波工作是有好處的。有些小的參數變化,如材料成分、應力等是可以通過改進制作技術來減小的,但有些小的折射率變化是光纖拉制過程中熱擾動形成的不能完全消除,它決定了光纖散射損耗的最低極限。

光纖結果缺陷,如芯子包層界面不光滑、氣泡、應力、直徑的變化和軸線彎曲等都會引起光纖的傳輸損耗,所以提高光纖結構的完美和一緻性是拉纖工藝的重要任務緻意。

光纖的損耗是以每公裡分貝(dB/km)來計量。石英光纖有三個低損耗波長區——0.85μm、1.3μm、1.55μm。氟化物光纖的損耗更低。

⒊傳輸帶寬

它表示光纖的傳輸速率,主要受到光纖色散的限制。當光脈沖沿光纖傳播時,每個脈沖都會随着距離的增加而展寬,最後相鄰的脈沖發生重叠,這就限制了光纖傳送信息的速率,限制了光纖傳輸帶寬,導緻光脈沖展寬的機理是光纖的色散,包括材料色散、波導色散和模色散。

材料色散的物理意義是: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折射率成反比,光纖材料的折射率是随波長變化的,因此不同波長的光在光纖中傳播的速度不同。波長越短,色散越嚴重。

波導色散是由于波長不同的光線在光纖中運行的軌迹不同、渡越時間也不同所造成的。對于同一模來說,不同波長的光在光纖中将走循不同的軌迹,有着不同的渡越時間,引起波導色散。與材料色散相反,波長越長波導色散越嚴重,同時光纖芯子直徑越小,波導色散越嚴重。

模色散也稱模間色散。對于同一波長的入射光,不同入射角的光纖代表不同的模,不同模在光纖中行走的路徑不同,渡越時間也不同,從而形成模色散。模色散随着光纖芯子直徑的減小而減小,當直徑小到一定程度時光纖成為隻允許傳輸一個模的單模光纖,就不存在模色散了。

在1.3μm波長處,光纖的波導色散與材料色散相抵消,因此理論上可以制造1.3μm的零色散單模光纖,如果将石英單模光纖的零色散波長1.3μm移到最低損耗波長1.55μm處,就可以制造色散移位(DS)單模光纖。如果能夠在長波長範圍内的兩個零色散波長,使光纖在寬範圍内色散都很低,即可制成色散平坦單模光纖。

光纖的色散與光纖的長度或信号的傳輸距離有關,因此光纖的傳輸帶寬是傳輸距離的函數,常用帶寬距離乘積來計量光纖的傳輸帶寬,而對單模光纖則常用色散值來表示傳輸特性。

三、光纜

光纜是對光纖進行防護、加強後使之成為具有實用價值的傳輸介質。

㈠光纜的設計目标

光纜設計應考慮以下幾點:避免産生纖芯的微彎損耗;避免使纖芯的表面受到損傷;保證光纜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對多芯光纜要便于識别每根纖芯;合理的重量、體積和纖芯空間分布。

㈡光纜的結構

常用的光纜分為層絞式和骨架式,其它還有單位式、軟線式、帶狀等型式。

層絞式是一根限位加強塑料或鋼絲構成中心加強件外環繞一層緩沖層,多根纖芯均勻地分布在緩沖層外、螺線狀環繞着中心加強件,纖芯層的外面再形成一緩沖層,最後是防水被複,通常采用聚乙烯鋁被複。

骨架式光纜采用一包含一根中心鋼絲的特殊形狀的塑料骨架,纖芯疏松地放置在骨架周圍的空腔中。纖芯同樣是螺線狀地環繞着中心鋼絲,這就保證了在光纜折彎時,避免纖芯承受附加的應力。光纜最外層也是防水被複。為了提高光纜的防潮性能,有些光纜在骨架的空腔中灌注防潮密封膠,纖芯是浮在密封膠中,因此具有極好的防潮密封性。

多芯單元式結構是将幾根纖芯疏松地裝在一個護套中,形成一個單元,幾個單元再環繞中心加強體的周圍。

中心加強件(中心鋼絲)在施工中承受絕大部分牽引力,因此決定了光纜的抗拉強度,鋁套和骨架則提高了光纜的抗側壓強度。

根據光纜所含纖芯數量分為單芯和多芯光纜,幹線應用中多為多芯光纜,各點分路時多為單芯光纜。

四、光源

㈠光纖傳輸用光源

光源是光纖傳輸系統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光纖傳輸用的光源與其它應用的光源具有完全不同的要求。其本聲本身并不需要很大的功率,但要有很好的穩定性和足夠的壽命。其幾何尺寸和結構型式應與光纖相匹配,并保證有足夠的光功率進入光纖。為了得到好的傳輸效果,光源應在光纖的低損耗和低色散波長處輸出。

同時要求信号調制容量大,調制頻率可低至音頻,高至幾GHz以上。根據這樣的要求,能夠适用于光纖傳輸的光源就僅限于少數體積小、價格低又易于調制的固體器件。

⒈發光二極管(LED)

發射波長為0.8~0.9μm或1.1~1.5μm的發光二極管是最簡單的固體光源,在光纖傳輸中得到大量的應用。它可以提供足夠的輸出規律和中等程度的光譜寬度,可以方便地直接調制,有長的工作壽命,價格也較低廉。

LED的設計要求之一是具有能夠輸出其輻射的結構,獲得有效的外部光功率,便于與光纖耦合,産生較高的入纖功率。有兩種結構型式的LED:表面發光二極管和端面發光二極管。

表面發光二極管在小面積的有源區發光,光沿着垂直于結平面的方向通過有源區上面的一個很薄的或透明的半導體層輸出。小面積的有源區有利于較高電流密度的散熱,把有源區作成小的圓面,直徑通常為75~100μm,上面的半導體層非常薄(10~15μm),這樣光纖的端面可以非常接近有源區,獲得很好的耦合。散熱LED很重要的問題,結溫度的上升将引起輸出功率的下降。異質結型比同質結型LED發光效率和輸出光效率高,但散熱性能不如同質結型。

端面發光二極管是直接從暴露的有源區的一個端面輸出輻射。高效率的端面發光二極管發射出來的光形成一個比較定向的光束,因此有利于把發射光耦合進光纖,特别對于小口徑光纖這種方式就更優越了。

由于有源層的折射率高于兩側,形成波導效應,将發射光限制于有源層内,在一個端面鍍上全反射膜,而在另一個相對的端面(即輸出端面)鍍上抗反射膜,就會使光線比較集束的從一個端面發射出來。由于光是從十分小的端面發射出來,所以端面的有效亮度非常高,與光纖耦合時,在端面放置一個很有效的,因為器件的出光面要小于光纖的橫截面積。

⒉半導體激光器(LD)

半導體激光器所發射的光譜寬度比發光二極管要窄得多,一般都小于1nm。在材料色散是限制傳輸帶寬的主要因素時是非常優越的。激光器即使有幾個模式同時振蕩,在與多模光纖耦合時效率高于50%,比LED 高得多。

因此,與LED發出相同輸出功率的激光器耦合進入光纖的光功率要比LED高15至20dB。同時,在正常的偏置條件下,其調制頻率可高達1GHz以上,所以在長距離、高速率傳輸系統中非常适用。

㈡光源的特性

⒈光譜特性

這是光源的基本特性,通常采用光源的波長λ和光譜寬度Δλ(光功率3dB的寬度,又稱為半值寬度)來表示。傳輸損耗和由材料色散所限制的傳輸速率均與光源的波長和光譜寬度有關。

⒉功率效率

對于光源的工作效率,尤其是LED,測量總的輸出功率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因為不是所有加到二極管上的電功率都能轉換為輸出光功率,更不是所有的輸出光功率都能耦合進入光纖獲得實際應用。所以一般采用有用功率效率這一指标,它表示實際接收的光功率與加到二極管上的電功率之比。

實際接收的光功率是與光源的結構、光纖的耦合方式有關,如表面發光二極管采用大數值孔徑光纖在二極管碗口處直接耦合來提高有用功率,也就提高了有用功率效率。

耦合效率也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指标,它是注入光纖的光功率與光源輸出光功率之比。一般LED的耦合效率為百分之幾,LD的耦合效率可達50%。另外,出纖率也是一個經常使用的指标。

⒊輸出特性

光源的輸出特性表示了工作電流和輸出光功率(或出纖率)之間的關系。LED的輸出特性在很寬的範圍内具有良好的直線性,當注入電流達到一定值時,呈現飽和狀态。

LD的輸出特性曲線出現有一個拐點,它對應于受激發光的阈值,注入電流低于阈值時,隻有很低的發射輸出,器件處于LED狀态;當注入電流超過阈值時,開始産生受激發射,産生高功率的光輸出,有一段很好的線性區。

光源的輸出特性是設計光發射機時選取靜态工作點、确定電信号的調制幅度的重要依據。保證光源工作在良好的線性段是保證傳輸系統線性的關鍵,尤其是對模拟信号,如視頻信号的傳輸減小非線性時針是該很重要的。

⒋效率和調制帶寬

光源的輸出功率、功率效率與注入電流有關,也與光源有源層的幾何尺寸、材料摻雜濃度等因素有關。光源的調制速度(直接由載有信息信号電流加以調制)也與這些因素有關。

目前的工藝對于影響效率和調制速度的參數可以做适當的調節,但二者相互制約,不可能同時獲得大的輸出功率和高的調制速度。調制帶寬對應于直接調制速度,是按照電信号的帶寬定義的,也就是說,高輸出的器件隻能以低速率直接調制,具有較低的調制帶寬。若要獲得高的調制速度就必須犧牲輸出功率。

⒋壽命

工作壽命表示光源的輸出功率降低至初始值一半時的工作時間。LED一般可達107,比LD的壽命長得多。

㈢光源的調制

與電波通訊一樣,必須把信息搭載到光波上,也就是對光波進行調制。調制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數字的,采用方法要根據系統要求、綜合光纖傳輸特性、探測器特性以及光源自身特性決定。模拟方式設備簡單、價格有優勢,盡管其要求的高信噪比限制了其隻能應用于較窄帶寬和較短距離的場合。數字方式是應用于寬帶長距離系統的理想方式。

對于發光二極管,改變注入電流的就可以LED的輸出光功率,也就實現了光強調制。對于半導體激光器,通過改變驅動電流來進行直接調制。

常見的調制方式包括:IM(光強調制)、PCM(脈碼調制)、FM(調頻)、AM(調幅)、PFM(脈沖頻率調制)。

五、探測器

探測器與光源一樣也是光纖傳輸系統中的另一主要器件,與光源相反,探測器解調光信号,把光信号的變化轉換為電信号的變化。對探測器的主要要求有:在工作波段上有足夠的靈敏度和帶寬;引入的噪聲要低,工作穩定性好;結構上便于與光纖耦合及與處理電路組合等。常用的探測器有半導體光電二極管和雪崩二極管(ADP)。

六、光纖傳輸系統

㈠光纖傳輸系統的結構

光纖傳輸的是光信号,因此光發射機完成E/O轉換核心器件是光源,而光接收機完成的是O/E轉換,核心器件是探測器。因此光纖傳輸系統的三要素為光源、光纖、探測器。

⒈光載波波長的選擇

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在該波長處探測器能良好的工作,二是光纖在該波長處的損耗和色散性能良好。傳輸距離較短的系統對光纖損耗和色散要求不十分苛刻,波長選擇時應實際考慮光源和探測器的成本。

⒉光源的選擇

光源的選擇除了與波長有關外,還要涉及系統的調制方式、傳輸帶寬(傳輸速率)及成本因素。LD價格比LED要高,驅動電路也比LED複雜,壽命比LED短。因此。LED是一種實用、廉價的光源器件,對于大多數5km以下的應用是足夠的。

LD的入纖功率比LED要高10到25dB,在噪聲為主要限制因素的應用中,LED顯然是很不利的,況且LD在避免材料色散方面也很有利,所以在高速度、長距離系統中LD要優于LED。

⒊探測器的選擇

與PIN二極管相比,雪崩二極管可以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但價格較高,對溫度敏感,需要一個複雜的電路來保證工作穩定。

⒋光纖的選擇

光纖的選擇主要考察的是單模與多模之間的選擇,也包括折射率差和折射率分布等。

采用LED做光源,為了傳輸盡可能多的光功率必須選擇多模光纖,而且希望有大的折射率差。梯度光心對于減小模間色散有一定好處。

采用LD做光源,既可以使用單模光纖,也可以采用多模光纖。單模光纖截面積小(5~10μm),光纖接續比多模光纖要困難。在高速率的系統中LD與單模光纖耦合最佳。

㈡視頻傳輸的系統

寬帶是視頻信号的特點,應用電視中主要采用模拟基帶方式和PFM方式傳輸。

⒈傳輸的特性

信号噪聲比(S/N):S/N影響圖像分辨力,關系到主觀測試效果。影響S/N的因素主要有光路(光纖)的損耗,光源的功率和探測器的靈敏度。除了合理的選擇光源和探測器外,在計算光路損耗時要包括光源與光纖的耦合,光連接器的損耗,光纖接頭的損耗,當然主要是光纖的長度損耗,首先提出探測器的接收光功率,然後根據光路損耗折算出光源功率。采用PFM方式可以減小損耗對S/N的影響,但會出現三角噪聲,這一點可通過對視頻信号進行預加重來減輕。

幅頻特性:構成10MHz傳輸帶寬的光纖傳輸系統很容易,所以對于基帶傳輸來說不存在大的問題。幅頻特性決定了圖像的分辨力,而幅頻特性的平坦性又影響到彩色圖像的色飽和度和色調。一般來說光系統對幅頻特性的影響不大,大對于多路視頻傳輸來說,光源的調制帶寬和探測器的響應速度将會引起圖像的線性失真。

線性失真:通常采用脈沖和條子信号來測試,影響線性失真的主要因素是光纖的色散,而光源的光譜寬度也有一定的關系,激光器與單模光纖的耦合具有極小的線性失真。

非線性失真:主要指DG和DP,主要是由光源的非線性引起,需要通過光端機電路進行補償

⒉典型的視頻傳輸系統

視頻模拟基帶傳輸是一種最為簡單的系統,通常可以得到10MHz以上帶寬,傳輸距離可達數公裡,是電視信号傳輸應用最廣泛的方式。這些系統多LED光源。

PFM傳輸方式具有模拟和數字調制兩者的優點,比模拟方式更适合于長距離傳輸并便于中繼放大,又不像數字方式那樣高成本,是視頻信号傳輸的一種經濟實用的方式。PFM的關鍵在于調制與解調,光源驅動和光接收預放等與其它型式的系統相同。采用LD光源和APD探測器PFM可以實現幾十公裡高質量的無中繼傳輸。

㈢常見的多路傳輸方式

實現多路傳輸對降低系統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很有好處。常見方式有頻分複用(FDM)和波分複用(WDM)方式。前者是利用電信号的頻分多路技術,将多路信号形成一寬帶載頻信号,然後由一路光纖傳輸,在接收端再分路解調形成多路輸出。而後者是利用光波波長的複用,在一路光纖中傳輸多路光載波。

㈣光路的建立

⒈光纖的接續

光纖的接續有兩種方法:一是熔接,二是使用連接器。前者是在永久性系統和要求低損耗和高可靠性的場合采用的方法。後者是一種可拆卸的方式,适合于短期系統。

光纖連接器大部分采用精确的幾何定位的方法,使良好的光纖端面能夠精确地對中,保證光功率能從一根光纖最大限度地進入另一個光纖。連接器的主要型式有圓椎定位型和異槽型定位型。按照光耦合方式分,有直接耦合和透鏡耦合方式。

單模光纖的芯徑很小,對連接器的精度要求就更高。連接器造成的光纖接續的偏差同熔接是一樣的,要求有高精度的加工以減小光纖軸向、橫向和角度差,保證良好的光耦合,同時要有足夠的插拔次數,反複使用仍具有高的精度。

⒉合光器和分光器

合光器和分光器是實現波分複用多路傳輸的光學器件。分光器的結構型式有棱鏡、幹涉膜濾波器和衍射方式。分光與合光是互逆的器件,隻要把入射和出射方向更換一下分光器就變成合光器了。

對于複用波長較少的情況采用幹涉膜容易實現,工藝穩定。光纖與幹涉膜的偶合常采用平凸棒透鏡和自聚焦透鏡方式。後者是一種經濟方便的方式,由于自聚焦透鏡(聚焦棒)在1/4λ節距時,具有準直光餓會聚光的作用,故而耦合效率高,易于調節。

波分複用是光纖傳輸提高傳輸信息容量的一項有效方法。它可以降低成本,尤其在已經鋪設好光纜的情況下,使傳輸容量成倍增加。

⒊光纜接頭的防護裝置

由于熔接後的光纖是裸露的因此必須進行防護。防護裝置的功能主要有:

⑴保證接頭部分的密封性,防止潮濕進入防護腔内。因為潮濕是引起光纖損耗增加和壽命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也防止内部機械件的鏽蝕而失去原有的功能。

⑵能夠很好地安放剩餘的光纖。光纖的熔接必須有一定的餘量,還可能出現餘量長度不同的情況,因此必須安放這些光纖,這就要求有足夠的尺寸,使之可在最小折彎限度以上順暢的盤放,并很好地固定。

⑶可靠地固定光纜接頭,以保證加上防護裝置後,光纜仍有一定機械強度。

⑷要便于現場的操作與使用。光纜接頭防護主要在室外,防護裝置最好不需要特殊工具和方法就能安裝,具有好的工程性能。

常用的防護裝置一般是一些機械結構件為腔體結構,内部有防止剩餘光纖的空間和固定光纜端頭和光纖的結構。光纜的出入口要采用一定的密封技術,腔體的結合處也要采用密封裝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