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

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02:26:40

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清明前後,除了掃墓踏青,也到了品嘗野菜的好時節近日,媒體報道,一些市民為了方便,頻現各大公園“挖野菜”那麼,公園裡挖來的野菜能吃嗎?怎麼吃野菜安全又健康?,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公園裡挖來的野菜可能有毒)1

挖野菜的功效與禁忌

清明前後,除了掃墓踏青,也到了品嘗野菜的好時節。近日,媒體報道,一些市民為了方便,頻現各大公園“挖野菜”。那麼,公園裡挖來的野菜能吃嗎?怎麼吃野菜安全又健康?

挖野菜要選擇無污染環境

植物專家表示,公園裡澆灌植被使用的是中水,不符合飲用标準;部分野菜還有毒性。

“吃野菜最好到菜市場買現成的,因為自己去采很難保證野菜的安全性。”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趙妍強調,采摘野菜的地點一定要選擇在無污染的環境,尤其不能在擁堵的馬路邊以及工業污染區。

趙妍還提醒人們,在采摘野生荠菜時需多加注意,很多雜草與荠菜外表相似,一般人難以分辨,而這些雜草本身可能含有毒性,不能食用,建議有采摘經驗的人陪同更為安全。

春季時令野菜有哪幾種?

“過了這個春兒,就沒這個鮮兒了。”在生活中,人們最常食用的野菜有荠菜、馬齒苋、魚腥草等。在享受美味、營養的同時,也要特别注意烹饪方法和食用禁忌。

營養專家認為,荠菜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富含多種氨基酸,還是野菜中味道最鮮美的一種。另外,荠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而且荠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荠菜可以做湯,炒菜,涼拌、做馄饨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吃法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因人而異。”趙妍表示,荠菜不宜久燒久煮,時間過長會破壞其營養成分,也會使顔色變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體質虛寒者不宜食用荠菜。

馬齒苋也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專家稱,馬齒苋不僅可以食用,還具有藥用價值,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等功效。

趙妍建議:“馬齒苋可以用來和肉一起拌餡,也可以焯水後涼拌、煲粥煲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馬齒苋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經常容易腹瀉的人及孕婦要少食,此外,最好也不要與胡椒、鼈甲一起食用。

哪些人不宜食用野菜?

現代人追逐時令野菜,除了嘗鮮,更多的是認為野菜營養價值高。對此,植物專家表示,野菜的營養價值沒有傳說中那麼高,脾胃虛寒的人并不适合吃野菜。

最近也有報道稱,有的人吃了馬齒苋,沒過多久就出現過敏反應,臉上和手上發癢、發紅。皮膚科醫生解釋說,像野菜中的灰灰菜、苋菜、馬齒苋,甚至生活中常吃的油菜、芹菜等,在人體内可分解出感光性物質,有些人對這種感光性物質很敏感,如果吃得過多,這些感光性物質就會在體内積蓄,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體裸露部位比如面部、手部的皮膚經過太陽光直射後,可導緻代謝障礙而誘發皮炎,在醫學上稱為“日光性皮炎”。

野菜雖然美味又營養,但有些可能含有易過敏物質,因此,過敏體質的人食用後易引起過敏反應。醫生提示說,一旦發生“日光性皮炎”,首先要停止食用與發病有關的蔬菜、野菜,并且避免日曬,如果過敏症狀較重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藥物。

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聽到吃野菜中毒的事情。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急診科主治醫師魯召欣提醒,如果服用疑似中毒野菜的時間并不長,把吃的野菜吐出來是第一步,可以服用一些鹽水,然後摳咽部刺激進行催吐,吐得越幹淨越好;如果出現了十分危重的情況,要緊急撥打120,到醫院進行專業處理。

食用野菜要遵循三原則

中醫專家指出,食用野菜的正确方法:一是不知不吃。不要采摘路旁邊、水溝、郊外化工廠周邊的野菜。有一些野菜與有毒植物長相相似,不易分辨。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亂采、亂吃。

二是鹽水浸泡。野菜上面附着許多雜菌及雜質,洗淨後在淡鹽水中浸泡,建議不低于1小時。

三是吃前熱焯。有些野菜含微毒,食用前先用熱水焯一下,也會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口感也會變好。如果在食用野菜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

遵循了這三點,基本可以保證食用的安全。

“生活中的大多數野菜都是藥食同源。每一種野菜都有不同的功效,對不同的人來說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不同的野菜食用。”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徐朋飛醫師介紹,比如蒲公英對急性乳腺炎、胃炎、肝炎等有緩解作用;荠菜可以促進消化、起到降血壓及補虛健脾的作用;蛤蟆菜能起到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的功效。(人民健康綜合健康時報、中國中醫藥報)(記者崔元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