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雷頓·克裡斯滕森寫過這樣一段話——當我開始尋求為什麼最好的公司會失敗的答案時,一位朋友給我一些聰明的建議。“研究遺傳學的那些人避免研究人類,”他說,“因為每隔30多年才會有新的一代産生,但是要理解任何變化的因果關系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相反,他們研究果蠅,因為果蠅從受精、出生、成熟到死亡,都在一天内發生。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在商界為什麼某件事情會發生,最好去研究磁盤驅動器工業。那些公司是在商界可以見到的最接近果蠅的東西。”的确,在商界的曆史中,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具有像磁盤驅動器一樣的工業,它在技術、市場結構、全球的範圍和垂直綜合等方面的變化是如此廣泛、深入、迅速和冷酷無情。雖然這種變化的速度和複雜性對于經理們來說是一場噩夢,它卻是進行研究的沃土。
克裡斯滕森選擇的這個“果蠅”的周期是從1976到1995年不到20年的時間,1976年占據市場的17家公司,除了IBM以外,其餘都失敗或被兼并。這期間還有129間公司進入該行業,其中109家公司也都失敗了。
但是這個節奏和強度,比起過去幾年發生在中國團購市場的故事,簡直就像一部溫情脈脈的歐洲文藝片。
互聯網圈子裡一直有一個說法,說因為變化太快,互聯網公司過的是狗年,一年相當于傳統行業的7年。如此算來,成立于1998年的谷歌和1995年的亞馬遜,其實都已經是百年公司,看看它們曾經經曆過的行業周期,也的确如此。
而團購則更是把這種“果蠅”的特質演化到了極緻——從2009年團購的概念興起,Groupon在美國發展勢如破竹, 2010年初,滿座、美團創立,而到了2014年,根據團800的統計,截止2014年6月團購網站的數量為176家,相比于2011年8月的最高峰時段的5058家,從業者超過10萬人,現在團購的存活率僅為3.5%。美團、大衆點評、百度糯米占據了84%以上的市場份額。從自由競争到一二三寡頭局面形成,隻花了不到5年的時間,中間變化的快速和殘酷,在商業史上應該都能留下濃重一筆。身處團購大潮中的創業者們,幾乎經曆了一個長達5年的尖峰時刻,驚濤駭浪,快速應對,此身雖在堪驚。
這組報道,《商業價值》的記者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準備,重新采訪了幾乎所有團購圈中主要的創業者,以及許多當年身在其中的員工和投資人。
2014年,各種信号都在預示着一輪創業高峰的到來。這個時候,非常建議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研究一下團購的發展,裡面在高度濃縮時間裡演示的資本市場的變化、創業者們掙紮的心态、團購模式的演變,以及快速變化市場環境對于公司戰略和團隊管理提出的嚴苛挑戰,可能都會對不同階段創業者去思考、準備未來有所幫助。(文/劉湘明 《商業價值》主編兼出版人)
【本文來自《商業價值》10月刊封面文章】
(關注更多钛媒體作者觀點,參與钛媒體微信互動(微信搜索“钛媒體”或“taimeit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