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起了醉意以後,就開始圍着餐桌辨異,盤子固有的圓邊破損與盥洗池,幾隻蝴蝶從這些秩序的斷口處先後擠出來。”這是詩人星芽2017年于北京大學寫下的詩句,題為《辨異》。
星芽
詩句詭麗,很有幾分靈氣,可見作者心思靈巧,想象力豐富。那時候,她還是小有名氣的年輕詩人,才華橫溢,前途光明。
誰能想到,僅僅五年後,她就因徒步行至秦嶺禁區——鳌太線而意外遇難,明明腹有詩書氣自華,本該好風憑借力,直上青雲,卻因為輕視了徒步路線中蘊藏的危機,而英年早逝。
鳌太路線
詩人星芽,1995年出生于安徽屯溪,曾榮獲第25屆柔剛詩歌獎、第五屆光華詩歌獎,出版過《動物異志集》《槲寄生的分行書》。意外發生的這一年,她才27歲。
在春花開放的時候隕落遇難前,星芽留下的最後一條朋友圈,内容非常簡單,隻有一張随手拍的照片,配文為“進山中……有事請留言”。讓朋友們想不到的是,這竟是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星芽最後一條朋友圈
實際上,這并不是星芽第一次進山徒步,根據相熟的驢友回憶,除了高海拔的長路線外,星芽最喜歡參加本隊拉練活動,有時也會按照本人設計的軌迹自己走,其中她最喜歡的軌迹是“香山十二坡”,全程約43公裡,累計爬升約4000米。
據星芽的戶外助手軌迹記錄顯示,她至少四次完成了香山十二坡路線的全程。并且,本次徒步計劃的軌迹,就是依據星芽最後兩次走香山十二坡的實走軌迹稍加改變而形成的。
香山路線
但是,稍微有點兒戶外經驗的人都知道,無論對某條徒步路線有多熟悉,走過多少次,都必須認真準備,不能掉以輕心。并且,最好不要選擇獨行,在危機四伏的野外落單,意味着迷路時沒人商量,遇到危險也難以求援。
此外,選擇路線時最好根據前人總結出的安全路線行進,自己設計路線也許會帶來看不見的風險,風景雖美,但也不能為了尋找人間仙境,走入荒無人煙的險境,讓自己的生命處于危險之中。
不得不說,雖然星芽近半年來經常在朋友圈曬戶外運動照片,應該是個經驗老道的驢友,可是,她喜歡獨自徒步、喜歡自己設計路線,這樣的喜好仍舊為自己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危機生存。
星芽
2022年初,星芽決定穿越秦嶺的“鳌太線”,既是因為自己熱愛戶外徒步,也是為了重走李白走過的路途,與谪仙人隔着千年時光,在路上遇見古老的靈魂。但是,這“鳌太線”可不簡單,看上去平平無奇,實則暗藏危機。
“鳌太”實際上就是鳌山、太白山的簡稱,這兩座山峰都是秦嶺中部相對較高的。而鳌太線又分為“大鳌太”和“小鳌太”,兩條路線有着不同的起始位置與徒步的距離,不過,大緻線路重疊,沿途的景物相似。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由于這條線路的海拔并不算非常高,隻有3000米左右,而整條線的長度也隻有八十公裡左右,因此,很多驢友在徒步時,容易輕視鳌太線,誤以為這一路線十分安全,耗費的時間也很短,不出意外的話,一周時間就能走完全程,一路上可以随意打卡美景。
殊不知,鳌太線已經奪走了太多人的生命。鳌太線是秦嶺山脈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有“行走在中華龍脊”上的美譽,這條線路爬升難、坡度陡,沿途還沒有補給點。
圖片來源于網絡
況且,太白山自古以來就以景色絕妙著稱,因而該線路在驢友之中很受歡迎。但同時,它也是中國五大最艱難的徒步線路之一。
太白山
據《中國鳌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鳌太線穿越事故的發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趨勢。僅僅是2012年至2017年夏,不足五年的時間裡,已經失蹤、死亡人數累計多達46人,令人讀來膽戰心驚。
圖片來源于網絡
遠在四年前,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就發布了 “禁止穿越鳌太線”的公告,但是,這樣的公告不具備強制性效力,驢友們為了一睹美景,體驗徒步之樂,往往會選擇忽略它。
也許,正是這樣追求刺激的心理,讓星芽在徒步過程中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意義,間接釀成了最終的悲劇。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星芽
陽春三月,正是煙柳滿城,山花盛放的季節,而星芽的詩句,原本也該如春花一般,開滿山巒與溪谷,可她的時間停止了,她将永遠停留在2022年的春天。
去世後竟遭網暴塵歸塵,土歸土,星芽既然不幸遇難,就該讓她安靜地長眠。但是網絡世界有時顯得異常殘忍。
由于星芽的詩人身份,以及喜歡獨行,喜歡自己探索新路線的做法,也許還由于“驢友”這一群體在大衆眼中常常帶着負面的意味,時常是“不負責任”、“浪費搜救資源”等的代名詞。
星芽詩作
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星芽此次遇難是咎由自取,本來徒步行為就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的表現,驢友常常會給當地政府和志願者添麻煩。
但是,筆者認為,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僅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武斷地評判他人選擇的道路。
熱愛冒險,喜歡遠足,這樣的驢友們并沒有什麼錯,盡管這個群體裡确實存在經驗不足、膽大冒進的冒險者,會給隊友和搜救人員帶來一些麻煩,甚至會對他們的生命造成威脅。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是,每個群體中都有害群之馬,同時也存在很多經驗豐富、謹慎準備徒步用品的愛好者,他們雖然業餘,但是熱愛可抵歲月嚴寒,多年下來,他們的裝備、經驗未必就會比專業人員少,遇到危險時大多數都能自救,不會造成太大的意外。
徒步本身是一種愛好,一種完成自己内心信念的方式。山不會向你走來,“山就在那裡”,一直等待着冒險者去攀登,去探索。如果有人因此遇難,即使她先前的行為有不當之處,她也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作為看客的我們,還是該多幾分尊重和溫柔。
永遠無法舉行的婚禮當然,比起譴責,更多人感受到的,應該還是惋惜。據說,星芽的男朋友原本想着“等她徒步回來就結婚”,但如今,婚禮已經沒了新娘,也許,最終隻能在夢中完成。
星芽
而關于事故原因,卻一直沒有确切的說法。畢竟秦嶺地形複雜,調查難度高,曾和她一起徒步過的驢友向媒體表示,“聽說星芽在上山之前咨詢過一個朋友很多問題,包括燃料需要準備多少,山上的一些狀況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相信星芽上山前,一定是做足了準備的,但發生了這樣的意外,我們目前也都不知道什麼原因。期待經過調查後,早點知道星芽發生意外的真正原因。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年輕的女詩人為何遇害。我們隻知道,她的同行的朋友發現她時,她坐在自己的帳篷裡,帳篷内有一鍋沒煮熟的面條,而她常穿的衣物放在一旁。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密閉的帳篷内煮食物時,比較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但是,在夏季之外的季節反常地減少衣物,也是失溫的常見表現之一。
除此之外,突發疾病的可能性也不能被草率地排除。因而,我們難以判斷星芽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意外死亡的。也許,這個答案,就連星芽本人都不清楚,也就難以避免。
星芽
不知道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是否會感到遺憾和後悔,為了追逐高山和遠方,讓自己陷入了危險的境地,缺席婚禮,與浪漫失之交臂。
但也許,她不會後悔,畢竟,山就在那裡,壯闊的美景和路上親近自然的體驗是無法替代的。走在路上的感受,是無比珍貴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然,生命應該是最珍貴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實踐愛好時,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一時沖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應當學習一些辨别方向、包紮傷口之類的野外生存知識,避免單獨行動,降低遇險的概率。
無限風光在險峰秦嶺,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能夠阻攔冬季的冷空氣南下,并且可以阻擋暖濕氣流北上,改變南北方的氣候。
秦嶺
因此,秦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物種極其豐富。被稱為 “秦嶺四寶”的大熊貓,羚牛,金絲猴和朱鹮都栖息于此。
“秦嶺四寶”
作為“中華文明的龍脈”,秦嶺一直以來都很受驢友們的歡迎。但這高人氣的另一面,是時有發生的意外事件。就在去年國慶節期間,就有至少3名驢友私闖禁地,其中1人遇難。失溫、失足、缺少食物是驢友在此地遇難的幾大主要原因。
另外,秦嶺的危險禁區不止一處,如果缺乏經驗,很容易誤入禁區,一不小心就會丢了性命。
圖片來源于網絡
譬如,穿越鳌太線時,會路過一段大石坡,山上密密麻麻都是石頭,但這些石頭并不牢固,如果踩到了松散的石塊,輕則崴腳受傷,重則摔下山。
而另一處麥稭嶺更是危險,這裡又被稱為“刀劈梁”,一眼望去,仿佛山被劈開了一樣,陡峭異常,稍有不慎就會摔下山崖,瞬間喪命。因而,此處的事故發生率非常高。
麥稭嶺全景
就在去年,也發生過一件影響較大的秦嶺遇險事件——上海精英白領秦嶺失聯。
去年的五一假期,就在春天的尾巴上,一個上海的白領在徒步過程中,由于探路發生意外,不幸高空滑墜,再加上受傷和失溫,最終不幸遇難。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名白領也才三十出頭,熱愛野外,熱愛徒步,趁着五一假期,約上三五好友,向着秦嶺進發。
原本,他們帶齊了裝備,計劃好了路線,從漫溝垭口出發,途徑鹿角梁、跑馬梁、兵馬營、冰晶頂等觀景區,最終從朱雀景區的出口離開。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們結伴出行,又都有過野外經驗,體力也跟得上行徑進度,按理說,不應該再發生意外的。
然而,天氣成為了他們計劃中最不可靠的因素。五月二日那天,原本晴好的天氣突然起了大霧,這個白領和同伴們剛剛走過跑馬梁,正走向兵馬營。
由于天氣惡劣,看不清前路,他提議由自己先往前走一段,探探路,也好讓隊友們安全通過這段險要的山脊線。
誰知道,他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大風大霧之中,能見度極低,他的隊友們走了很久,都沒發現他的身影,尋找了一段時間,也沒發現任何線索,隻好繼續前行,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快下山,尋求救援隊的幫助。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盡管天公不作美,但是一行人還是在第二天順利到達了朱雀景區的出口。
下了山,手機也有了信号,他們第一時間報了警,警方簡單了解過情況後,迅速展開了救援。但是,二十四小時過去了,沒有任何白領的蹤迹。四十八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很快,七十二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過去了,這名白領依舊杳無音訊。
三天之内,搜救人員重新走了好幾遍那一段山脊線,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什麼都沒發現。後來,村民和志願者們也上山找了很久,卻沒人能找到他。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一失聯,就失聯了二十七天。這二十七天以來,他的家人們心急如焚,關注此事的村民、網友、志願者們也懸着一顆心,為搜救盡着自己的一份力,希望奇迹能出現在眼前。
然而,現實是冰冷的,遠遠不是電影中常見的破鏡重圓、奇迹生還那樣的美好。盡管各方都盡了最大努力去搜救,但還是一無所獲,甚至連衣物都沒找到一件,更别提人了。
二十七天過去了,人們也漸漸放棄了尋找,回到了自己生活的軌迹之中。不過,他的家人應該需要很長時間釋懷,畢竟,他是突然失聯的,與星芽一樣,沒人知道具體的死亡原因。
也許,這會讓他們的家人難以接受親人遇難的事實,但沒人能說清,世事無常,我們常常無法窺見真相。
秦嶺,冒險者的天堂秦嶺多奇峰美景,盡管年年有人遇難,但也年年都有冒險者甘願奔赴這迷人的禁區。
秦嶺
2020年,也曾有一個十九歲的年輕人擅闖秦嶺,隻身挑戰險峻無比的“鳌太線”,結果與星芽的遭遇類似,在此地徒步時不幸遇難,成為飄蕩在山巅之上的又一縷亡魂。
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歲啊,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還有多少夢沒有實現,還有多少條路等待他踏上。
正是剛剛經曆完高考的年紀,忍受了日複一日的寒窗苦讀,終于走出課堂,走到藍天之下,呼吸原野的清新空氣,望着萬丈高山,毫不畏懼,一心隻想攀上高峰,感受雲層在頭頂不遠處流動。
他收拾好行囊出發時,一定也滿是雄心壯志。像熱血漫畫裡的主角一樣,帶上簡單的行李和激動的心髒,就勇敢地踏上旅途,如果遇到荊棘,就斬斷它。他一定也看過了很多攻略,說不定還請教過經驗豐富的前輩,做好準備後,才信心滿滿地來到秦嶺。
然而,當他隻身走過山脊線,卻發現,周遭處處充滿危險。而這些危險,是他此前未能預料到的。
鳌太線
秦嶺的鳌太線,在筆者看來,很有幾分死亡線路的氛圍,畢竟,那麼多徒步愛好者在此地遇難,說明這兒為驢友設置了諸多挑戰,不是尋常人能通過的。
而這個十九歲的少年為自己規劃的路線裡,就有這“一日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鳌太線,氣候變化快,地勢複雜,阻礙了這個少年生的腳步。
鳌太線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無人區,而這個滿腔熱血的少年,就不幸葬身于此。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今年才剛過了四分之一,二月份時就已經有驢友墜落懸崖的新聞,接着又有星芽的遇難,秦嶺接二連三地發生意外,也許,熱切奔赴冒險仙境的驢友們應該按捺一下激動的心,選擇更安全的路線,積累更豐富的經驗,再來挑戰鳌太線。
此外,當地政府和志願搜救隊也應該做好預防宣傳工作,阻止“獨行俠”進山探險,降低這兒的死亡率。
忘了是誰說,死亡不是終點,隻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既然已經有如此多的冒險者在秦嶺走向了人生的終點,那我們能做的,除了哀悼,除了惋惜,也許還有記住他們的遭遇,以此告誡莽撞的冒險者們,不要輕易進山,不要用命去換一次刺激的徒步,多思量一下家人,珍愛自己的性命,謹記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此外,我們還能祝福那些遠去的魂靈,祝他們不後悔踏上冒險的旅程,希望他們能勇敢地走向死亡的旅程,在我們無法看見的地方,完成另一場冒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