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榨油工的傳承”,便知道徽州地區的民間,還保留着最原始的古法榨油。等這個月去了江西婺源篁嶺,才親眼目睹了一場古徽州地區最後的古法榨油方法。
三月份去的時候,在篁嶺的天街上,遇到一家新開的榨油坊。據說油坊的老闆夫婦是外地人,因為前來篁嶺遊玩,被篁嶺古村的田野風光所吸引,于是便投資在篁嶺的天街上開個手工榨油坊,畢竟在婺源地區,油菜籽的産量極高,因地取材,不愁沒有現成的原料。
當時,這家名叫“昌裕隆”的油坊還在進行内部裝修。而到了五月裡,再度來到篁嶺時,油坊已經開始榨油了。
篁嶺鮮花小鎮,以前隸屬于徽州地區管轄,解放後,古村所在的婺源縣被劃入了江西的版圖,然而當地百姓的習俗,卻依舊保留着古徽州的傳統,比如日常的食用油,基本都是自家田頭種出來的油菜籽榨取的。《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有這個橋段:徽州臭豆腐,一定要用徽州的菜籽油來煎炸,那吃在嘴裡才有獨特的香味。
每年的五月底至六月,當地裡頭的新油菜籽上市後,一年一度的榨油季也就開始了。在過去的婺源,所有百姓家收獲上來的油菜籽,都會送到定點的油坊去榨油,吃不下的油也可以寄存在油坊,等到家中沒油了,敲一下油坊的門,便能取回寄存在油坊的菜油了。
在婺源地區,油菜花盛開時,是一道人與自然組合成的美麗景緻;而油菜籽榨油季,卻是另一道風景,隻不過它是由人與植物的一道組合。
古徽州地區這種傳承下來的古法榨油,據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早在1500年前的《齊民要術》中就有古法榨油的記載,等到明代的《天工開物》一書中,更是非常詳細地紀錄了民間這種榨油的方法。
徽州的百姓不說“榨油”,而是說“打油”,意思是說這油菜籽榨油,完全是靠人力打出來的。所以在徽州,打油師傅還是非常受人敬重的,通常打油手藝也隻在家屬間傳授。
榨油最主要的設備是由一棵巨大的柞木或樟木,一劈為二,樹木的長度約需十米左右,這樣的木材,在婺源的山區有很多。基本都是上百年樹齡的一棵大樹,才能制作成一架堅實的木榨油機。
木榨油機的中心要挖成圓槽,用來放油餅,油餅的兩頭分别用木楔子夾住。油坊的屋子中央定會懸挂一塊重達三四百斤的石錘,油坊師傅就是用石錘不斷捶打木楔,通過木楔與油餅的層層擠壓,從而将菜油擠出來。溢出的菜油,通過油槽下方的洩油孔,流入到裝油上午器皿中,從而完成榨油的全過程。
“昌裕隆”内的木榨油機,也是從婺源的鄉下采購來的。随着現代化的進程,婺源地區這種完全依靠人工打油的作坊,已經越來越少,原先的木制打油設備,也已基本很少有人問津。在“昌裕隆”内打油的工人,是一對姓祝的夫妻,他們兩人住在篁嶺的山上,每天清晨的七點不到,祝姓夫妻就來到油坊開工了。
祝師傅打油的手藝,是從其父輩手上繼承下來的。祝師傅的老家是安徽宣城的,其父親一輩子靠打油為生,祝師傅年輕時就跟着父親學打油,十年後,祝師傅才能獨擋一面進行打油操作。祝師傅的愛人每天負責蒸油菜籽粉。這些油菜籽粉,都是在山下加工好後,一袋袋運上篁嶺的山上的。
蒸油菜籽粉,主要是為了讓油菜籽粉充分吸收水分,增加其粘度。蒸完後,祝師傅要将熱騰騰的油菜籽粉包成圓餅狀。包餅用的布,是無紡布,這種布料經得起擠壓,而且還能反複利用。包餅是一門技術活,油菜籽能不能多出油,完全在包餅師傅的手中掌控着。
當油菜籽粉包完後,祝師傅腳穿草鞋,要站在餅上不斷的踩踏,把餅壓結實。踩的時候要把整張油菜籽餅壓平,中間不能有空隙,否則會影響到後面的打油。祝師傅很愛惜他腳上的草鞋,每天包完餅,他都要細心地把草鞋整理幹淨,挂在牆上自然晾幹,以備第二天繼續用。祝師傅說,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編這種草鞋了,從外面買一雙不容易,所以要愛惜着使用。
包完餅,祝師傅要把一隻隻油菜餅放入木榨機的圓槽中,每一塊餅之間要放平放實,不能留有空隙。一部木榨機的圓槽内,可以放下三十來張油餅,但祝師傅現在每次隻放數十張。按一張油餅約十斤重,出油三四斤計算,祝師傅一天的工作量是打出不到五十斤的菜油。祝師傅說,忙的時候,一天要打上六百斤的菜油。
油餅放入圓槽後,祝師傅會小心翼翼地在油餅的邊上一根一根放入木楔,直到木楔把油餅夾住,這樣就能“開榨”了。所謂開榨,就是用懸挂于房樑上石錘,不停敲打木楔,使得木楔一步一步将油餅壓緊壓實,從而擠出菜油來。
敲打的過程,類似于一種娴熟于心的舞蹈,隻不過它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氣勢和雄偉。石錘從祝師傅手中猛力沖撞木楔,每一下都會發出怦然心跳的響聲。祝師傅舞動石錘的腳步,幾乎都是定點量好的,轉身扭腰,奮力加速,“砰”的一下,木楔就會擠進圓槽幾公分。被壓迫的油餅每收縮一下,黃色的菜油便從無紡布的細孔間滲透出來。當越積越多的菜油從圓槽底部的小孔内流出到容器中,祝師傅的臉上就會笑開花。
祝師傅不抽煙,在新油菜籽上市榨油的季節裡,還不能多吃辣,主要是為了保證榨出的油,有最純真的菜籽油氣味。他每天從早上七點開始忙綠榨油,一木槽的油餅,要捶打五六個小時,直到傍晚前,才會卸下木榨機上木楔,把榨幹了油的油餅搬出圓槽。祝師傅的每天,就是這樣周而複始的榨油。
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都想喝上新鮮的菜油,所以祝師傅基本一年到頭都跟榨油機相伴,隻要有需求,立馬榨油。不過新榨出的菜油,最好沉澱個半個月,讓菜油中的雜質過濾掉,這樣吃起來會覺得很純真。
因為完全憑手工榨油,這裡的菜油賣的比超市裡的色拉油貴好多。有遊客前來看榨油時,當聽說一斤菜油要賣到三十多元錢時,好多人會表現出不肖一顧的姿态,轉身而去。每每看到這一場景,祝師傅會皺起眉頭,苦笑着說:現在的人真不能理解榨油工的艱難。
現實确實如此,因為古法榨油費時費力,幾乎沒有年輕的人會向祝師傅拜師學藝。祝師傅跟我聊過,等他老了,沒力氣舞動石錘時,這種古法榨油的手藝,怕要失傳了。
我國自2006年起,把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中國文化遺産日”。古法榨油,作為古徽州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但願還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見識到。
作者簡介:
陸建華
中國攝影師協會理事、《中國攝影師》雜志旅遊地理欄目專欄作者、無錫市藝術攝影學會理事、新浪自媒體簽約作者、2016年新浪旅遊新晉十大紅人,2016年克勞銳自媒體價值排行榜旅遊領域第9名,2016年搜狐旅遊最具影響力的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