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劉禹錫由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刺史調任和州(治今安徽和縣)刺史,詩人沿江東下,途徑西塞山,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懷古慨今之作。詩人因西塞山而詠晉、吳興亡史事,慨歎山川之險不足恃,而分裂割據終歸統一。
這首詩用凝煉含蓄的語言,把叙事、寫景、抒懷以及哲理思索熔于一爐,詩中流貫着一種沉思曆史和人生的滄桑感、憂患感,意境雄闊蒼茫,因此被推為中唐詠史詩的名篇。
西塞山懷古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讨伐東吳。詩人從紛繁複雜的戰争素材中,選取“王濬樓船”與“金陵王氣”,抓住要害,先聲奪人。描繪出一幅西晉水師在王濬(晉益州刺史)率領下讨伐東吳,勢如破竹,直取金陵的畫面,波瀾壯闊,氣勢雄偉。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第二聯承接首聯,寫晉軍突破西塞山防線,燒斷幾千尺長的攔江鐵鎖,使東吳無險可守,隻得在城頭挂出降旗的戰鬥場面。這兩句揭示出立國不在于地勢險峻,也不在于“金陵王氣”,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盡管兵多将廣,又憑借長江天險,并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尋鐵鍊橫鎖江面,如此地險城固,仍然逃不了覆滅的下場。詩句中蘊含着深刻的曆史教訓,為當權者提出了警戒。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詩人既景而感歎,傷感的不僅僅是晉、吳更替的往事。繼吳國以後,在金陵這六朝之都,相繼演出了東晉、南朝宋、齊、梁、陳亡國的悲劇,所以這“幾回”中,就包含了許多朝代。下一句,把追述往事轉移到自己立足的西塞山。盡管人世變遷,興亡不斷,然而這雄偉的大山,卻依然如故。“幾回”與“依舊”,把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換一氣貫串起來。“傷”字和“枕”字,把詩人的感慨,西塞山的雄踞,縱橫飛灑地表現出來,給人以力透紙背之感!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詩人聯想到當時的藩鎮割據,國家分裂的現實,用詩句說出統一是曆史的必然趨勢,那些想割據稱王的人,請看看前朝古壘的蕭蕭蘆荻吧,它就象征着割據者避免不了的滅亡命運。詩人盡管政治上遭受打擊,但維護國家的統一,仍是他強烈的願望。
全詩層層深入,由遠及近,由古及今,結構嚴謹,一氣呵成。整個詩的跨度上下幾百年,縱橫幾百裡,卻使人感到如行雲流水,非常自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