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受益人有什麼要求?前些年很流行為自己買一份壽險,受益人指定為配偶,作為向其表達忠心的方式,阿花就是其中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保單受益人有什麼要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前些年很流行為自己買一份壽險,受益人指定為配偶,作為向其表達忠心的方式,阿花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阿花與大韓通過相親結識,感情迅速升溫并順利結婚。
新婚燕爾,大韓将阿花照顧得無微不至。阿花悄悄為自己買了50萬元的壽險保單,指定身故收益人為大韓。
但好景不長,随着時間推移,大韓的本性逐漸暴露,時常因一些瑣事就對阿花破口大罵,夜不歸宿成了家常便飯。2016年底,兩人終因感情破裂協議離婚。
2018年,阿花遭遇車禍不幸身故,其父母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這張保險單,于是立即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大韓得知此事後,也同時提出了領取保險金的申請。
阿花的父母在工作人員面前又哭又鬧,細數渣男當年對其女兒犯下的幾宗罪。但由于保單上白紙黑字寫明受益人就是大韓,保險公司隻能照章辦事,一邊對阿花父母表示同情,一邊還是把50萬元保險金賠付給大韓。
這是在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案例,看了讓人恨得牙癢癢,但這會是真的嗎?
我們來研究看看——
受益人分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就是《繼承法》的法定繼承人,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隻要你沒指定受益人,一般都默認為法定受益人,當然也可以直接在寫上“法定”二字,效果等同。
而在這個案例中,顯然阿花适用于“指定受益人”的情況。
但這指定受益人還真不是可以随意指定的,一般要在被保險人的直系親屬中選,如配偶、子女和父母等,避免發生不可控的道德風險。
敲黑闆!!!保險合同對于指定受益人,一般有且僅有兩種“有效格式”——1,受益人僅約定為身份關系(受益人——配偶);2,約定的受益人包括姓名和身份關系(受益人——配偶:大韓)
我們也不知道阿花當時到底是怎麼寫的,隻好分類讨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若幹問題的解釋(三)》,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主體時,根據保險事故發生時與被保險人的身份關系确定受益人;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不同主體時,根據保險合同成立時與被保險人的身份關系确定受益人。
在這個案例中,阿花是自己給自己投保,即“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主體”,需要根據事故發生時的身份關系确定受益人。
事故發生時,大韓已經和阿花解除婚姻關系,自然失去了領取保險金的資格。
此時,如果阿花在車禍前與其他人,保險金将賠付給當時的配偶。
如果當時阿花沒有再婚,該保單将認定為未指定受益人,自動轉為“法定受益人”,由她的繼承人享有。
根據《解釋三》,這種情況下,保險事故發生時身份關系發生變化的,認定為未指定受益人。
也就是說無論阿花在事故發生時的婚姻狀況如何,“指定受益人”都已失效,自動轉為“法定受益人”,由她的繼承人享有。
大韓作為她的前夫,顯然不在繼承人之列。
寫到這裡,我們終于可以得出結論,無論當時保單咋寫的,大韓别想從阿花手裡再拿走一分錢。
不過關于受益人,周到君還有一點必須提醒——能指定,盡量别法定。
前面我們也講到,受益人分為“法定”和“指定”,而實踐中大都數保單的受益人都是“法定受益人”。
實際上,真的很少有人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大多覺得反正都是自己家人,還不都一樣。
對此周到君隻能說,千萬别挑戰人性。在利益面前,任何承諾都不如一紙合同靠得住。
多少原本看似和睦的大家庭,在家中長輩去世後為了财産分配雞飛蛋打,甚至鬧上法院的。
指定受益人,受益的可不止受益人——
大多數被保險人購買人壽保險的初衷,是維持家庭經濟基礎的穩固。
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不在了,也要讓配偶和孩子有錢花。
但是,如果保險合同受益人填了“法定”或者“法定繼承人”,其結果可能會偏離這一初衷——
假如張三在交通事故中遇難,保險公司賠付100萬元,受益人為“法定”,按照《繼承法》,法定繼承人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那麼妻子、孩子、父母将平分100萬,各得25萬元。張三的妻兒将會得到50萬元生活費用。
萬一張三的妻子不幸一同遇難,那麼受益人就隻剩孩子和爺爺奶奶,雙方平分賠償金,小A的孩子隻能得到33.33萬元。
“虎毒不食子。”大多數情況下,即便爺爺奶奶拿了這麼大一筆錢,也一定會用來照顧自己的寶貝孫子。但是看多了社會新聞就能知道,世界上多得是比老虎還心狠的人。
如果張三投保時選擇指定受益人,按照45%、45%、10%的比例給妻子、孩子、父母分配賠償金,就可以兼顧照顧父母和保證自己的小家庭經濟穩定。
如果是法定受益人,那麼在被保險人出險後,将要面對保險公司的法定受益人的身份進行核實,确保受益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同時,為确保法定受益人都能得到保險金,需要提供已經過世的死亡證明;而且,繼承權公證時需全體繼承人到場。理賠過程相對來說會麻煩很多。
如果是指定受益人,那麼在被保險人出險後,隻需要指定受益人憑借身份證信息即可辦理理賠手續,很快就能獲得保險金。
如果被保險人身故後,還留有債務問題。如果保單沒有指定受益人,則身故賠償金被當作遺産時是有義務先償還債務的,剩餘金額才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
如果已經指定受益人,賠償金則沒有抵償債務的責任,受益人所獲得的是最直接和最完整的保險賠償。
如果指定了保單的受益人,當被保險人身故後,指定受益人所要提交的材料隻需要提供保險合同、受益人的身份證明、受益人的銀行賬戶、被保險人的死亡證明,以及其它與确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等有關的證明和材料。
但如果是法定繼承人的話,還要提供可證明合法繼承權的相關權利文件,操作起來稍微有一些複雜。
當然,如果之前已經買了保險,選擇的是法定受益人,也不用焦慮。
受益人是可以變更的,隻需要像保險公司提出保全申請,并帶上相關資料簽名,就能辦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