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胸膜的髒層和壁層之間存在一個潛在腔隙,稱為胸腔胸膜腔,正常胸膜腔内約有5-15ml液體将兩層胸膜分開,若出現胸膜腔内液體增多,稱為胸腔積液,簡稱胸水,胸腔積液壓迫周圍肺組織,影響呼吸功能。依據胸腔積液體的性狀,分為漿液性、血性(血胸)、脂性(乳糜胸)、膿性(膿胸)。
二、臨床表現
1、⑴固有基礎疾病的相應症狀: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症狀,應仔細詢問病史,觀察患者症狀。
⑵胸腔積液引起症狀: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的症狀,多伴有胸痛和咳嗽,呼吸困難與胸廓順應性下降、患側膈肌受壓、縱膈移位,肺容量下降刺激神經反射有關、症狀與胸腔積液性質和積液量有關。
積液量<300-500ml,可無明顯症狀,積液量>500ml,可表現為胸悶、呼吸困難,局部叩診濁音。
⑶體征:少量積液可無明顯體征,或觸及胸膜摩擦感,聞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積液可有典型胸腔積液的體征,即患者胸廓飽滿,觸覺語顫減弱,局部叩診濁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
三、輔助檢查
1、胸部X線:在胸片上判斷胸腔積液的标準為:在第4前肋間以下為少量胸腔積液,第4前肋與第2前肋之間,屬于中等量胸腔積液,積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者,為大量胸腔積液。
⑴較小量積液:胸部x線檢查不易發現。
⑵積液量300-500ml,可出現肋膈角變鈍。
⑶積液量>500ml,表現為凹面向上,外側高内側低的弧形積液影。
⑷大量胸腔積液:整個患側胸部呈緻密影,縱隔和氣管向健側偏移。
⑸包裹性積液:可發生于胸腔任何部位,以葉間積液多見,呈梭形,不随體位改變而變動,邊緣光滑飽滿。
2、胸部CT
可顯示少量胸腔積液,肺内病變,腫瘤等。有助于病因診斷。
3、B超
是敏感性最高的檢查胸腔積液的無創性診斷方法。
4、診斷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檢查
對明确積液性質及病因診斷至關重要。
⑴外觀和氣味:漏出液常透明清亮,多為淡黃色,靜置後不凝固。
⑵細胞計數與分類:正常胸水中可有少量間皮細胞或淋巴細胞。
⑶生化檢查:
5、胸膜活檢
可發現腫瘤、結核和其他胸膜肉芽腫性病變,具有簡單、易行、損傷性小等優點。
6、胸腔鏡或開胸活檢
對惡性胸腔積液的病因診斷率最高,可達70%-100%。
7、支氣管鏡檢查
對咯血、疑有氣管異物阻塞者可行此項檢查。
8、明确胸腔積液的病因
⑴漏出性胸腔積液
病因診斷較簡單,結合病史不難做出診斷。
①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見的病因,常因胸腔毛細血管靜水壓增高所緻,液積液常為雙側性,右側較多。
②腎病綜合征:由于低蛋白血症,膠體滲透壓降低和靜水壓增高所緻,積液常為雙側。
③肝硬化:由于低蛋白血症、腹水通過膈肌上小孔或淋巴管進入胸腔,積液常見于右側。
④其他:如急性腎炎、縮窄性心包炎、腹膜透析、粘液性水腫、藥物過敏、放射反應等。
⑵滲出性胸腔積液
我國以結核性胸膜炎最常見,其次為惡性腫瘤、細菌感染、肺栓塞少見。
①結核性胸膜炎:患者常有發熱、胸痛、幹咳、夜間盜汗、胸水呈草黃色,以淋巴細胞為主,PPD實驗陽性。
②類肺炎胸水是指肺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感染引起等。
③惡性胸水:多呈血性,增長迅速,量大。
四、治療原則
1、胸腔積液是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其病因治療尤為重要。
2、結核性胸膜炎
⑴一般治療:包括休息、營養支持、對症治療。
⑵抽液治療:由于結核性胸膜炎的胸水蛋白質含量高,容易引起黏連,原則上應盡快抽盡胸腔積液。
⑶複張性肺水腫:表現為大量抽液時,劇烈咳嗽、氣促和大量泡沫痰,雙肺滿布濕啰音。
⑷胸膜反應:表現為抽液時發生頭暈、冷汗、心悸、面色蒼白、脈細等,應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時皮下注射腎上腺素,緊密觀察病情,注意血壓變化,防止休克。
3、抗結核治療:同肺結核治療。
4、糖皮質激素:療效不肯定。
5、惡性胸腔積液:胸腔積液常為晚期惡性腫瘤的并發症,故治療效果不佳。
6、胸腔積液的治療:惡性胸水生長速度,反複抽液可使蛋白大量丢失,效果不理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