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想不到,《仙劍奇俠傳》之後,大宇的新嘗試竟然是一款恐怖遊戲。作為前兩年在台灣省爆火的恐怖電影《女鬼橋》的改編作,《女鬼橋:開魂路》展示出了大宇仍然有着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但除此之外,在玩法與吓人手段等層面,本作都有些過于套路化了,缺少了一些令人驚喜的感覺。
找鬼行動
《女鬼橋:開魂路》與原版電影的故事,都來源于台灣流傳的校園傳說。相傳在東海大學的一座橋上,一位想和男朋友私奔的女生,因為被男友鴿了憤而投河自盡。死去的女生每到2月29日就會化身女鬼出現,因此這座橋也被稱為女鬼橋。而在遊戲中,東海大學營部的六位學生組織了“試膽大會”驗證這個傳說并在網上直播,進而引發了一系列恐怖詭異的事情。
遊戲的場景不大,滿打滿算就是教學樓、宿舍樓、女鬼橋三大部分。遊戲對于校園場景的還原談不上十分精緻,許多建築物、場景的模型看起來都有些“塑料”。室外場景的恐怖氛圍也不是很足,女鬼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深夜的公園,僅有的一些恐怖感基本都是渴望與你親密接觸的女鬼帶來的而非場景本身。深夜裡霧氣彌漫、空無一人的校園本該帶來更多詭異的氣氛,但卻大多被用來當作轉場的過渡場景,基本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環境場景恐怖氛圍的不足,就導緻其前期的吓人的地方全都靠突如其來的Jump Scare。在經曆過幾次女鬼騎臉的心驚肉跳後,我基本上就獲得了免疫力,在女鬼橋逛街遛鬼有時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女鬼看多了也覺得有點眉清目秀
與此同時,角色的台灣腔配音可能也會讓聽不慣的人覺得有些出戲。至少對我來說,當詭異的事情接連發生,神經正處于高度緊繃的狀态時。旁邊角色的一句“搞什麼嘛”,就瞬間消去了大半緊張的感覺。
你這樣真的很機車诶
相比之下,遊戲的室内場景做得就要優秀很多,昏暗陳舊的宿舍樓、牆上突然出現的血手印,以及各種看起來充滿中式恐怖的元素,讓遊戲的詭異氛圍相較前期有了直線上升。在遊戲中有一段劇情需要在一排宿舍中根據聲音遠近,尋找并關掉發出哭聲的玩偶。這種“明知宿舍有鬼,偏向鬼屋行”的行為,還是給我脆弱的心髒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室内場景還是很有氛圍的
“經典”又慢熱的玩法
遊戲一共有六名角色,玩家的視角會在他們之間不停切換。遊戲玩法和核心就是逃命、解謎、探索三要素的循環。玩家操控一名角色,經曆一次詭異的事件,搜集一些線索,然後逃脫各種鬼怪的追逐後切換到下一角色,再進行一次這樣的循環。劇情在不同角色的視角下逐漸推進,直至拼湊起最後的真相與結局。
這種設計本身并沒有什麼問題,但遊戲前期追逐戰的難度有些過低,場景的重複利用率又有些過高。在遊戲的前半段,光是在女鬼橋附近的追逐戰就用不同角色進行了至少三場,遊戲場景并不複雜,死兩次繞幾圈就能跑出去。女鬼的AI也有些不太聰明,甚至我當着她的面鑽進櫃子,她就直接愣在了原地。這就導緻在最初被吓過一兩次後,本該是緊張刺激的追逐環節卻無法帶來太多恐怖感。
遊戲中大多數追逐戰的難度都有點過低了
遊戲前期的解謎與探索部分同樣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遊戲中謎題的難度并不高,探索也大多隻是四處搜集一下道具。遊玩這些内容帶給我的動力,還不如聽角色們唠唠叨叨的對話來得多。
解謎難度也不大
這些情況在遊戲的中後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中期開始的内容更多地發生于室内,逼仄陰森的氛圍增強了恐怖感,場景也開始多變起來。很多謎題在加入了時間限制後也有了一些緊迫感,尤其是遊戲最後的幾場連續的室内追逐戰,我需要一邊躲避女鬼的追殺,一邊要找到同伴,這個過程中還要探索四周找到相應的道具。連貫的節奏讓我全程保持腎上腺素爆棚的狀态。
當普通的故事遇到了會講故事的人
前面提到過,遊戲是以六名同學的視角來回切換的方式來進行的,且其對于叙事節奏的把控相當優秀。單個角色一段劇情的長度基本在20-30分鐘,并且相互之間的銜接是連貫的——一個人的劇情結束了,立馬就會有另一個人接上繼續下去,并不會有換了個人就直接跳到另一條故事線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覺。
不過,良好的叙事節奏卻被平庸的劇情所拖累。尤其是前半部分的劇情,實在是太過“經典”——幾個人組團去往校園傳說曾發生的地點,凡是傳說中的忌諱全都有意無意地犯一遍,然後詭異的事情出現,大家分頭行動被各個擊破。在遊戲的前兩章,過于公式化的劇情沒有給我帶來任何驚喜。
直到遊戲進程過半,故事逐漸展開,我才逐漸品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其實中後期遊戲的劇情仍然相當普通,但優秀的叙事手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問題。不同人物視角來回切換的設計,給予了遊戲使用叙事詭計的空間,讓本來簡單直白的劇情多了一些燒腦的感覺。剛開始怎麼看都隻是一群大學生的情愛糾紛與作死日常,而當遊戲進行到最後,所有線索的拼圖都被集齊時,雖然最後的真相并沒有太令人驚豔,但也足以讓人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
這種講故事的能力也體現在了遊戲很多的細節中,遊戲的菜單界面以手機的形态呈現,每個人手機中的聊天記錄甚至鎖屏圖片都能體現出角色的性格和人物之間的關系。遊戲過程中,我通過調查不同角色的宿舍、查找新聞文件等方式,也能逐漸拼湊起每個角色的動機與故事的全貌,這種抽絲剝繭的方式讓我更容易沉浸在本來并不特别出彩的劇情中。
但相比直接展現的劇情,遊戲似乎将太多的信息都藏在了收集物中,例如散落在場景中的一張報紙、一份筆記。這些通關非必須的收集物在錯過後,會對理解劇情産生一定的阻礙。并且《女鬼橋:開魂路》作為電影改編遊戲,很多伏筆和背景直接借用了電影的設定,并沒有在遊戲中詳細說明,如果你沒看過原版電影,那想要完全搞清楚劇情脈絡可能會有點困難。
就比如。玩家後期會在某個房間中找到一張陳舊的符咒,但遊戲卻并沒有直接在劇情中說明它的來曆。而看過電影的人就會知道,這張符咒就是導緻整個事件源起的罪魁禍首之一。如果能将這些伏筆一一點出的話,故事相比現在也會更加豐滿立體。
遊戲中也有很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彩蛋,在搜查宿舍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擺在桌子上的《大富翁》;一個死後附在自動售貨機上的學長,卻時常親切地給你吐出一罐飲料讓你壓壓驚,這些元素都給人帶來了一種反差萌的喜感,這種發現彩蛋的小驚喜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
你在被鬼追啊,那就來盤大富翁吧
總評
作為大宇在恐怖遊戲領域的第一次嘗試,《女鬼橋:開魂路》是一份優點與缺點都十分突出的答卷。遊戲在一個普通的玩法框架下,用不錯的叙事手法将一個普通的故事講出了一些新意。無論你是不是恐怖遊戲的忠實擁趸,它都值得花時間去體驗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