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鐵器的出現過程

鐵器的出現過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8:44:40

人類最早發現和利用鐵是從天空落下的含鐵百分比很高的隕石。鐵在古埃及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最珍貴的金屬,埃及人幹脆把鐵叫做“天石”,後來人們學會利用鐵礦石制造鐵器,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鐵器時代正式到來......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1

南屯山仔腳遺址-鐵刀

中華第一劍

西周虢國玉柄銅芯鐵劍長34.1cm,包括劍身、劍柄、劍格、劍首四部分。有鐵、銅、玉三種材料複合而成。這把劍經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所鑒定,得出它是一塊煉滲透鋼的結論,是公元前9世紀至前8世紀的早期人工冶鐵制品。

從以往的考古發現看,早在商代人們就已經識别出鐵與青銅在性能上的差異,熟悉鐵的熱加工和鍛造技術,隻不過使用的是隕鐵。至于人工冶鐵,一般認為在春秋晚期、戰國早期。

北京科技大學的檢測結果打破了這一傳統的看法。西周虢國玉柄銅芯鐵劍将我國開始人工冶鐵的曆史向前提了至少兩個世紀。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2

西周虢國玉柄銅芯鐵劍

冶鐵可能是舶來技術

有關鐵器起源的研究表明,冶鐵技術也可能起源于小亞西亞地區,在公元前12世紀之前一直被赫梯人所壟斷。直到赫梯帝國崩潰後,冶鐵技術才向四方傳播開的。這項技術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進入兩河地區,稍晚流傳到波斯,後來印度人也掌握了該技術。

關于冶鐵技術進入中國的時間,從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冶鐵制品為西周虢國劍看,應該不會晚于公元前9世紀末;而這個最早的冶鐵制品說明了冶鐵技術至少在公元前9世紀末已經進入中國。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3

春秋時期金柄鐵劍

最早的生鐵器物

西周末春秋初,《詩經》裡《秦風.驷》有“驷孔阜”之句,意思是說駕車的四馬,色黑如鐵,特别肥碩。以鐵形容馬的顔色,說明鐵已經使用并為人們所熟悉。

那時候的鐵是熟鐵,通常叫“塊煉鐵”,是礦石在800~1000℃的條件下,由木炭還原得到的,出爐時是含有大量雜質的固體塊。

這種鐵有諸多缺點,首先,在煉完一爐後,不能從爐裡流出,取出鐵塊時,爐膛要受到破壞,所以很難連續生産,産量必然很低。其次,這種熟鐵需要反複鍛打才能制造一些形狀簡單的器物。而熟鐵最大的缺點是含碳量很低,所以質地相當的軟,應用範圍不廣泛。由于上述缺點,這種鐵不可能普遍應用。

然而從目前出土的鐵器看,最遲在春秋後期,我國已發明了生鐵冶煉技術。生鐵是在1150~1300℃的條件下冶煉出來的,出爐時呈液态,不但可以連續生産,還能夠澆鑄成型,最主要的是解決了含碳量問題,生鐵含碳量高,質地比較硬。

由塊煉鐵到生鐵,是煉鐵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歐洲直到公元14世紀才煉出生鐵,比我國晚了1900年。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4

楊家山鐵劍

鐵器在我國的廣泛使用

由于冶鐵技術的創造和發明、鐵礦的開發和冶鐵手工業的逐漸發展,到戰國中期以後各種農業和手工業的工具已普遍用鐵質。

從近年考古發掘出土的工具來看,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南方的吳、楚地區和中原的三晉、兩周地區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鐵制工具;到戰國中期,鐵農具已排斥木、石農具而取得主導地位。

而鐵器的廣泛使用,便利了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發展。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5

石鐵隕石

我國在古代有一個特殊的制鋼方法:鑄鐵脫碳鋼。

它是将鑄鐵漸退火脫碳,使之成為鋼件。根據用途的不同,在退火時适當掌握,可以得到含碳量不同的高碳鋼以之低碳鋼,這是變鐵為綱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6

滄州鐵獅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鑄鐵物件

鐵器的出現過程(鐵器起源之謎Ⅰ)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