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燕
“高高的樹上采槟榔,誰先采到誰先嘗。”這是一首人們耳熟能詳的台灣情歌,說得就是南藥槟榔。海南的槟榔樹随處可見,成片成林,樹幹細而筆直,且清秀高挑,所以,海南人說一個女子身材好,就說像槟榔樹一樣。
槟榔
棕榈科槟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高10~18米,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葉在頂端叢生;羽狀複葉,長1.3~2米,光滑,葉軸3棱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30~7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較狹,先端小葉愈合,有不規則分裂。
槟榔是一種很特别的食品,這種類似橄榄的果子,咀嚼後能夠生津發熱,勞作大衆辛苦之際,嚼一嚼槟榔能夠提神,故古代居住在高山地帶民衆常吃槟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但也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目前我國海南、台灣、湖南等地不少民衆都喜食槟榔,跟抽煙一樣上瘾。有人說像喝酒,有人說像吃芥末,很興奮、很舒暢的感覺。嚼槟榔的方法有很多種,海南人嚼槟榔的時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塊,形狀有點像一瓣桔子那樣,然後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剝除掉,因為外皮不容易嚼爛,而果蒂有一種苦味。
此時還不能直接把槟榔放到嘴裡面,而是要搭配一種藤類植物的葉子,在海南俗稱為“荖葉”,荖葉這種特别的植物喜歡攀爬在橡膠樹上,荖葉上面塗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個三角形的。這最後才把塗上石灰的荖葉和槟榔一起放到嘴裡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時候不用塗上石灰的荖葉,直接嚼槟榔的話,那就索然無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這個這意思,所謂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話裡就是一塊槟榔的意思。這種吃法可防齲齒、健脾開胃、精神舒暢,有治水腫殺蟲之功效,吃時有甜感、微醉、有瘾,但無副作用。雖然嚼槟榔可口舌生津、提神醒腦。
然而,長期嚼槟榔會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這可是導緻口腔癌的直接原因。因為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堿,其具有細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堿等發生反應,會導緻口腔黏膜纖維化,出現張口困難、麻木感、發生潰瘍等,逐漸發展為口腔癌,出現局部潰爛、淋巴結轉移以及遠處器官轉移。建議大家避免經常、大量地咀嚼槟榔。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系。
精彩推薦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心血管知識?快來關注「胡世雲主任」公衆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還可以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世雲主任」頻道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