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AI 的時代已經到來。
人工智能自1956年出現定義到發展至今,已經過60多年風雨洗禮,算力瓶頸、信息革命所帶來的沖擊都未能将其打入深淵,反而随着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日益強大的處理器所帶來的算力提升,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
聯接、計算和雲正逐步成為構建智能世界的基礎設施,而計算則是加速智能世界到來的核心驅動力。如果說數據是讓AI騰飛的燃料,那麼算力無疑就是能使其沖出太空的推進器。
華為算力“芯”突破
4月10日,華為在其智能計算中國行深圳站上,正式推出了基于昇騰AI芯片的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台——Atlas 200 AI加速模塊、Atlas 300 AI加速卡、Atlas 200 DK AI開發者套件、Atlas 500智能小站四款産品,為的是提供AI全場景解決方案,進一步加強華為在智能計算市場的布局。
事實上,這并非華為在智能計算領域技術與資源“重資”投入的初次顯露。早在去年,華為就将“為智能世界提供極緻算力”作為公司的戰略方向之一,并成立智能計算業務部,試圖沖破人工智能的算力瓶頸。
而華為此次推出的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台,便在智能計算方面實現了兩大突破:
一是算力突破:Atlas系列産品搭載的是華為昇騰系列AI芯片,将為合作夥伴提供超高的計算密度和極緻高能效。昇騰310和910芯片,分别适用于推理場景和訓練場景,是目前面向邊緣計算最強算力的和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
二是邊界突破: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台通過模塊、闆卡、小站、一體機等豐富的産品形态,打造面向“端、邊、雲”的全場景AI基礎設施方案,可廣泛用于“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零售、智能金融”等領域。
就智能計算本身而言,傳統定義更偏向于軟件,即一種經驗化的計算機思考性程序,輔助人類去處理各式問題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系統。但在華為的诠釋下,智能計算将成為依靠底層芯片技術,實現突破人工智能算力瓶頸的武器,并由此衍生出合作夥伴和用戶用的好、用的起的智能服務器和智能硬件。
華為“芯”生态布局
根據《IDC中國人工智能基礎架構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約25億美元,其中70%以上為以計算力為核心的基礎架構硬件市場投資;到2022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将超過百億美元,未來五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59%,将形成一個新的千億人民币規模的産業生态,其中人工智能基礎架構硬件市場規模将超過千億人民币。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華為深入布局。2018年5月,華為在北京宣布其基于“無邊界計算”戰略的智能計算業務布局,緻力于提供全棧AI計算平台,打造無邊界智能計算世界,從而滿足企業在計算、數字化轉型以及智能化的應用場景。
在人工智能的産業鍊中,未來有可能形成兩類生态或者說兩類生産關系:一類是以計算力為核心的生态,另一類是以行業應用為核心的生态。以計算力為核心的生态中,計算力提供商和雲服務提供商将是核心,以計算力産品和雲平台為人工智能提供計算力支撐;在以行業應用為核心的生态中,解決方案提供商将是核心,他們将計算力、算法開發能力、行業數據和行業洞察相結合,為客戶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普惠的人工智能。
華為則是兩者并行。在華為智能計算中國行深圳站上,華為Cloud&AI産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表示,華為将依托全自研的“計算,傳輸,存儲,管理,AI”五大類芯片,布局“3 1”智能計算産業戰略。從x86計算平台、AI計算平台和ARM計算平台三個平台進行戰略布局,滿足端、邊、雲全場景下的計算需求。同時,将構建一個面向三大平台的智能計算生态聯盟,共同為客戶數字化轉型,邁向智能化時代提供智能計算的底座。
而華為智能計算生态聯盟兼有算力為核心和行業應用為核心的生态系統,雙頭并進打造“雙核”華為。
《2018-2019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曾為人工智能解決提供商給出三點建議:計算力優先,應用為王,生态是一切。而從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動作不難看出,華為在大力投入技術研發,以期望不斷釋放超強計算力的同時,在行業應用與生态打造方面同樣不遺餘力。
據了解,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台已經在智慧城市、運營商、金融、互聯網以及電力等行業,通過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進行了面向AI應用的實踐,提供高性能、覆蓋全場景的行業解決方案。
而“雙核”華為戰略的實現,無疑為華為在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商場”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能夠互相促進以計算力為核心和以行業應用為核心兩大生态建設的華為,将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産品和解決方案,提供普惠的人工智能能力,進而成為整個生态的基石。
文章來源:産業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