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明對話的好處

文明對話的好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12:40

五國演員共同表演

文明對話的好處(揭開文明對話的舞台)1

演出劇照

文明對話的好處(揭開文明對話的舞台)2

鈴木忠志導演演出後謝幕

大幕開啟,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輪椅上,被護士緩緩推上舞台,随着回憶閘門的打開,他進入了李爾王的世界——日前,由享譽世界劇壇的戲劇導演鈴木忠志執導,日本、中國、韓國、俄羅斯、美國5個國家的演員以母語演出的話劇《李爾王》,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演。

作為莎士比亞經典悲劇作品,《李爾王》為世界範圍内的讀者和觀衆所熟知。鈴木忠志此次打破文化和語言隔膜,走出純粹的西方語境,極為大膽地使用不同國家的演員、語言、服飾、音樂來演繹,并将故事移植到現代社會,反映老齡化趨勢下的社會現實,引發關注。

“李爾王”住進療養院

在鈴木忠志的改編下,話劇《李爾王》描述的是一位被送到療養院瘋掉的老人,從同樣瘋癫的年老護士那裡聽到《李爾王》的故事,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有如李爾王般被親人背叛、家庭毀滅、精神崩潰的境遇。通過現實與幻想的穿插,話劇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現實的指向。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改編,鈴木忠志指出自己希望借助這個故事,反映社會日益趨向老齡化後産生的問題。在日本、美國,包括中國,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前往大城市工作,逐漸忽略在小城市生活的老人。這些老人最後隻好獨居,甚至被逼送往老人護理中心。

話劇《李爾王》裡出現在療養院的老人,代表的正是那些獨居在小城市裡的老人。他們瘋癫的精神狀态,誇張化呈現了沒有親人照理下的老人獨立生活的面貌。劇中,鈴木忠志特意把護士這個角色也塑造成一個瘋瘋癫癫的老年人,不但想揭露一些療養院的不負責任,也想表現勞動人口年齡正趨向老年化這一現實問題。

五國語言交相使用

在世界舞台上,莎士比亞戲劇以及大部分戲劇多以英語或當地語言演出,但此次鈴木忠志的《李爾王》極為罕見地讓日、中、韓、俄、美5國演員使用各自的母語進行表演。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鈴木忠志做到了。很多人對此表示驚訝,問他是怎麼做到的。鈴木忠志表示:“我們看足球賽時會發現,一支足球隊雖然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語言不一的球員,但他們能合作去踢好每場球賽。樂團也一樣,很多不同國籍的成員能夠合力演奏同樣的樂譜。為什麼球賽和音樂會觀衆能看得懂、聽得懂?是因為體育、音樂有統一的規則。舞台劇也可以有一套規則作為共同語言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參考。”

鈴木忠志給自己的舞台建立了一套規則,這套規則就是“鈴木訓練法”。在“鈴木訓練法”下,每個演員接受包括身體、重心、呼吸、能量、信念等方面的基礎訓練。在此基礎上,演員們必須對劇本滾瓜爛熟,即使其他演員用不同的語言讀出對白,他們也能互相了解對方的意思,從而産生更為緊密的交流,形成高度的統一。

“看劇之前我曾擔心使用5國語言會不會影響演員的表演,但從現場效果看,他們十分默契。”有觀衆在看完劇後表示。

對原本就了解莎士比亞《李爾王》的觀衆而言,,5國語言版《李爾王》在理解上不會有什麼困難。對不熟悉原著的觀衆來說,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台詞的意思,靠演員在舞台上精湛的形體動作和到位的表情,再配合實時字幕,也不難投入到故事的發展中去。

情感是相通的

5國語言版《李爾王》是鈴木忠志創作世界性戲劇的又一次嘗試。

“無論哪種文化背景,大家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我們沒有嚴格區别所謂東西方的表演方式。”此次在劇中飾演伯爵葛洛斯特兒子愛德伽的中國演員田沖,在鈴木忠志的作品中出演過多個角色,對鈴木忠志的戲劇觀十分認同。

在鈴木忠志的舞台上,不隻是語言,服飾、音樂等也呈現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特色。“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何将自己擁有的文化變成全世界的财富,才是藝術家的使命。”

人們看畢加索的畫時不會說這是西班牙的畫,聽貝多芬的音樂時不會說這是德國的音樂。鈴木忠志希望觀衆在看他的劇時,不會說這是日本的戲劇或者中國的戲劇、美國的戲劇、韓國的戲劇,而是世界的戲劇。

鈴木忠志反對文明沖突論,提倡不同文明的對話和融合。“每個國家有各自的獨特性,語言、習慣、服飾不盡相同,若隻懂得強調自己才是正确,便會引發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沖突。”他以美國本土為例,來自不同州的人總是堅持自己的州是正确,因此經常産生沖突。“從全人類的角度看,文明之間要互相欣賞、互相了解,才能共融發展,而不同文明的對話,需要建立和遵循一個共同的規則。”鈴木忠志說。

(本文圖片由國家大劇院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