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哪些?1月25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年蘭州關于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但随着時代的發展,很多過年的老習俗也漸漸被人淡忘如今,還有哪些老風俗依然保留,記者帶你去榆中北山的鄉村看一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月25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年。蘭州關于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但随着時代的發展,很多過年的老習俗也漸漸被人淡忘。如今,還有哪些老風俗依然保留,記者帶你去榆中北山的鄉村看一看。
1 小年祭竈
榆中北部山區過年的老風俗有什麼?“我記得過了臘八以後,基本上天天都有說法。在除夕之前,最隆重的應該是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這一天要‘祭竈’,大年初一再接回來。”家住榆中縣上花岔鄉響崖社年過八旬的魏老先生說起過年的老風俗仍記憶猶新。以前每年的這一天,他的父輩們除了祭竈外,還要打掃家裡每個屋子裡的塵土,臘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有相應要做的事,例如殺年豬、蒸馍馍、買年貨等。
臘月二十九或大年三十最重要,這一天要祭祖,家裡的男人都要去祖墳上祭祖。
“每年過年都要求孩子們大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因為要祭祖。”魏老先生說。祭祖是個很重要的日子,也是過年風俗中最不能忽略的一項。“我覺得,祭祖不僅僅是對祖先的一個祭祀,更重要的是表達後輩對長輩的尊敬。”所以,每年這個時間,他都要求在外務工的孩子們在臘月二十九之前必須回家,然後由家裡的父輩們帶着全家的男子到祖墳上祭祖。“老家有個講究,就是每年除夕這一天,一大早便開始做飯。家裡人吃完飯後開始貼春聯,然後去祖墳上祭祖,如果家裡的春聯已經貼好了,在外上班的人就不能再回家了!”
魏老先生說,有些傳統的東西已成為過年的一個習慣,不這樣做,就覺得少了點什麼。
2 正月裡不動針線
春節期間,榆中北山部分鄉村的老人說,他們已不能堅持全部的老風俗,一來自己記不全,二來畢竟時代在發展。但有些能遵守的小細節,他們一定不會放棄,因為在他們看來,隻有這樣年味才更濃。
75歲的白媽媽說,至今她們家過年依然堅持正月裡不動針線,除夕的年夜飯一定要啃豬骨頭(咬鬼),大年初一一家人聚一起吃餃子。“正月裡不動針線意思是‘不動刀兵’,希望家裡和和睦睦,不要有争執。大年初一吃餃子,寓意全家人團團圓圓。”白媽媽說,臘月裡,她的老伴會把家裡的衣服都拿出來,看看有沒有扣子要補的,提前把針線活做完。
上花岔鄉百祿村百祿社84歲的張正甲對過年的風俗很有講究。除夕夜,他會把家裡所有的燈打開一直到天亮,而且堅持到大年初三,寓意新的一年全家人的生活都亮亮堂堂。
不少老年人說,随着時代的發展,如今一些老風俗人們已不再那麼堅持,但傳統的過年習俗依然代表着一種文化的傳承,希望年輕一代不要輕易抛棄那些承載着美好記憶的“老習慣”。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