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個完整填詞彙總?詞牌:十二時調見敦煌歌辭此調分平韻(十八字、二十四字、二十七字),仄韻(十八字、二十四字、二十七字)六體二十四字平韻體又名《齊州謠》,二十四字、二十七字體又名《五更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200個完整填詞彙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詞牌:十二時
調見敦煌歌辭。此調分平韻(十八字、二十四字、二十七字),仄韻(十八字、二十四字、二十七字)六體。二十四字平韻體又名《齊州謠》,二十四字、二十七字體又名《五更轉》。
十八字、二十四字體,單調,四句三平韻或三仄韻。
二十七字體,單調,五句三或四平韻或三或四仄韻。
詞譜:六體
A 十八字 平韻體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詞例: 敦煌歌辭:十二時
平旦寅。發意斷貪嗔。莫教心散亂,虛度一生身。
敦煌歌辭:十二時
食時辰。努力早出塵。莫念時時苦,迴向涅槃因。
B 十八字 仄韻體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詞例: 敦煌歌辭:十二時
日出卯。取鏡當心照。明知内外空,更莫生煩惱。
敦煌歌辭:十二時
正南午。四大無梁柱。須知假合空,萬物皆無主。
C 二十四字 平韻體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
詞例: 無名氏(唐):齊州謠
蹋陽春,人間二月雨和塵。陽春蹋盡西風起,腸斷人間白發人。
敦煌歌辭:五更轉 識字
二更深。孝經一卷不曾尋。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
敦煌歌辭:十二時
食時辰。偷光鑿壁事殷勤。丈夫學問随身寶,白玉黃金未足珍。
D 二十四字 仄韻體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此句亦可作:(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
詞例: 敦煌歌辭:五更轉
三更半。宿昔塵勞從此斷。先除過現未來因,栰喻成規超彼岸。
敦煌歌辭:十二時
日出卯。人生在世須臾老。男兒不學讀詩書,恰似園中肥地草。
E 二十七字 平韻體
C式起句前增三字,可收平音,亦可收仄音。若收平音可入韻,亦可與後三字相疊。
詞例: 敦煌歌辭:五更轉兼十二時
一更初。一更初。醫王設教有多途。維摩權疾徙方丈,蓮花寶相坐街衢。
敦煌歌辭:五更轉兼十二時
佛親侍,阿難雲。如來有疾要醫身。持鉢乞乳呵令去,慎莫教他外道聞。
F 二十七字 仄韻體
D式起句前增三字,可收平音,亦可收仄音。若收仄音可入韻,亦可與後三字相疊。
詞例: 敦煌歌辭:五更轉兼十二時
日南午。日南午。赫赫紅輪當萬戶。晦明緣隔淺深雲,延促遊行南北路。
敦煌歌辭:五更轉兼十二時
有何遇,無詞報。舍利林間豈為道。呵嗔原是大菩提,何須宴坐除煩惱。
敦煌歌辭:五更轉兼十二時
夜既闌,天似水。鬥轉河迴人盡睡。有時卻坐草堂中,悲見人間無限事。
後注1: 詞譜中(平)或(仄)指括弧内字可用平聲字亦可用仄聲字,但以所标字為正例。
後注2: 詞譜中雙豎号之前字均為韻腳,須葉韻。
後注3: 古人詞中有些字與我們現在發音有别,對這些字須依詞韻來确定,而不能簡單疑為古人用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