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民可支配收入排名

農民可支配收入排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1:23:14

9月27日上午,陝西省銅川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建設農民幸福家園”系列新聞發布會在銅川市圖書館召開,銅川市宜君縣委副書記陳會理以“踔厲奮發 笃行不怠 走穩鄉村振興路提升群衆幸福感”為主題,介紹了宜君縣鄉村振興工作。

農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1

近年來,宜君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堅持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縣上下齊心協力、盡銳出戰、苦幹實幹,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宜君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全市率先整體脫貧摘帽的區縣。2020年底剩餘貧困人口330戶526人全部脫貧退出,全縣4075戶11478人實現穩定脫貧,5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宜君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先後榮獲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優秀縣”“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宜君縣以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論述為指導,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紮實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新成效。2021年宜君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實現8.44億元,同比分别增長10.8%、6.6%。

一是聚力守底線、強根基,脫貧成果有效鞏固。堅持“1561”工作思路,緊盯群衆增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指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推動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涉農整合,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提升,群衆緻富産業穩步發展。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476人,其中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3339人。累計建成社區工廠24家,吸納勞動力就業389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業84人。全面精準落實低保、養老保險、殘疾人補助、臨時救助等兜底保障,保持教育、醫療、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等幫扶政策力度不減,全縣無義務教育階段辍學學生,農戶參保率穩定。建立防止返貧緻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設立監測預警網格員654人,創新推行“排、訪、評、錄、補、銷”六字工作法,常态化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目前,全縣有監測幫扶戶129戶365人,均落實三項以上針對性幫扶措施,已穩定消除風險戶40戶127人,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二是全力抓農業、興産業,群衆持續穩定增收。始終堅持把産業振興和群衆增收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玉米、蘋果、核桃、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産業,健全農業産業體系,先後有15種農産品通過國家無公害認證,宜君核桃取得國家地理标志保護證明商标、入選陝西首批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宜君黨參被确定為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成功引進新希望、陝果集團等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創建省級農業産業園區1個、市級2個。全力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打造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示範點2個、省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1個,創建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持續深化“一股三帶”,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村集體資産總額累計達到13.1億元,全縣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占到18.8%,棋盤鎮黃埔寨村、彭鎮偏橋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被列為全省典型案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成西北地區縣級最大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基地,全國首個“菜鳥鄉村農産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落地宜君,建成電商服務站點90個,培育電商企業192家,電商銷售總額突破1.5億元,“AI豆計劃”人工智能和鄉村物流共配倉兩個項目入選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和最佳案例。

三是堅持重選育、強培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健全完善人才培育、引進、管理機制體制,采取“人才 項目”“人才 基地”“人才 産業”等形式,讓人才各盡其用,建立專家工作站、人才驿站14個,設立農民培育師資庫和産業緻富帶頭人人才庫,專設人才編制池,積極拓寬選拔吸納人才渠道,引進專業技術人才5人,落實3名“特派專員”服務企業發展,聘用果業、蔬菜、養蜂、畜牧養殖等農民技術員300餘名。聚焦本土人才培育,加大就業創業培訓力度,組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392場次,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班24期,培訓1.42萬人次,完成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551人,培育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産型和技能服務型高素質農民1334人,省級農業經理人7人,省級領軍人才3人。組建高素質農民跟蹤服務指導團,成立蘋果、玉米、核桃、中藥材、農資、電商6支産業技術服務隊,長期深入村組開展培訓。強化人才激勵獎勵措施,命名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宜君英才”24名,大力宣傳先進人物和典型經驗,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積極興文化、促和諧,鄉風文明蔚然成風。聚焦培樹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積極開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公婆”“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表彰活動,選樹了一批示範引領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大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建180餘支志願服務隊,深入鎮村廣泛開展各類宣傳宣講活動400餘場(次)。創新開展精神風貌大提升“十二項活動”,“宜馨超市”經驗在全省推廣,“宜民講習所”被認定為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持續深化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建成縣級以上文明村93個,創建覆蓋率達79.5%。完善村規民約,定期組織召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有效引領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等良好風尚,推動鄉村移風易俗。深入推進文化惠民,開展文化活動及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交流、培訓展演400餘場(次),完成首部原創大型現代眉戶劇《月照宜君梁》及二度創作,融合宜君元素開發了一系列剪紙、農民畫、草編、核桃工藝品等文創産品,進一步提振群衆創造幸福生活的精氣神。

五是持續優環境、抓提升,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堅持生态立縣戰略不動搖,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生态保護治理行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森林覆蓋率54.27%,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标準,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多年穩居關中縣區第一,創建為全省首個“中國氣候宜居縣”。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力做好“廁所革命”、垃圾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工作,全縣稭稈綜合利用率達95.19%,建成衛生戶廁1.85萬座,衛生廁所普及率88.3%,全縣618個自然村全部實現“垃圾不落地”,啟動實施6個污水治理示範點建設,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2座,氧化塘12座,實現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全覆蓋,先後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省級美麗宜居村5個,市級美麗鄉村最美村3個。加快農村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8.9億元,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安全飲水、通村道路、20戶以上通組路、村内巷道、村級衛生室、文化廣場全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村莊綠化率40.7%,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号。

六是突出抓黨建、促振興,基層組織堅強有力。嚴把政策、程序、人選、聯審、考察關口,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換屆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實現全覆蓋,本村緻富能手、大學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和退役軍人占比71%,班子成員整體呈現學曆升、年齡降、結構優目标。持續加強村黨組織标準化規範化建設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向“五類村”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65名,駐村工作隊員198名,積極開展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擂台比武”活動和推行年輕村幹部導師幫帶。将全縣117個行政村劃分成29個網格,建立了産業連片、環境連治、支部連建、幹群連心“四連驅動”工作機制,形成縣委統一部署工作、重點任務“網格化”推進、基層組織全力落實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格局。圍繞讓農民得到更好的組織引領、社會服務、民主參與,深入推進“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引導、智治服務”的“五治”融合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全面加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不斷增強了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陳會理表示,宜君縣将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始終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标,踔厲奮發,笃行不怠,走穩鄉村振興路,提升群衆幸福感,奮力譜寫宜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華商報記者 袁小鋒 編輯 周佳敏

農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