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道學中,“知”、“行”是一對重要的概念。用現代哲學術語來說,就是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然而,宋明道學中的三位大儒,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認為,應該是“先知後行”。當然,二程(程頤、程颢)也是這樣認為的。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認為,應該是“知行合一”。而後期道學的總結性人物王船山則認為,應該是“行先知後”。
這3人都是超級牛人,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立場相差甚遠。
首先,“知”、“行”的中國字都一樣,但3位大牛在使用它們時,含義是有差别的。最典型的是王陽明的“知”、“行”的概念,與現代哲學的認識和實踐的概念相差較大。
朱熹
一、朱熹的“先知後行”
朱熹的知行觀與現代一般人對認識與實踐的觀點最接近。所以,理解起來也最容易。做一件事,我們首先要知道怎樣做,然後才能去做。比如,要到北京,你得先知道北京在什麼 地方,走什麼路線,乘什麼交通工具,然後你才能去北京。如果你連北京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就瞎走,那肯定是到不了北京。這裡有個懸念,“知”是怎麼來的,沒說。比如去北京應該怎麼走,這知識怎麼來的?當然,在别的地方說了,比如《格物補傳》,但也隻是籠統地說了一下如“即物窮理”,并不具體。所以王陽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朱熹對“格物緻知”的解釋不對。
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最難理解的。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多次對“知行合一”進行解釋,原因就是學生們對這個問題有争論。“知行合一”為什麼難理解,原因有二:一是王陽明的“知”不是一般的知,是“良知”,行也不是一般的行,它還包括某些心理活動如喜怒哀樂等。另一方面,不像西方哲學,一個概念,先界定清楚,然後再使用。中國古人運用概念時不嚴謹,一個概念的具體含義,往往得依靠上下文才能理解,有時人們就會把概念弄混了。如“知”這個字,有時表示一般的“知”的概念,有時又表示“良知”的概念。
王陽明
如果通俗點講,“知行合一”就是說到做到,言行一緻。舉個例子。王陽明解釋說,什麼是知“孝”,不是隻知道說些個孝的道理,而是要實實在在,真正孝敬父母。所以,王陽明說,“知而不行,不是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的學生都對知行關系的理解經常不到位,現在的人對其理解不完整,也不足為奇。
王船山
三、王船山的“行先知後”
王船山的“行先知後”,現時好像讨論不多,其實,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命題。王船山認為“先知後行”、“知行合一”都是錯誤的,尤其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觀點,進行了着力的批判。王船山認為,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難”,難的必須在先,難的解決了,容易的自然就跟着解決了。同時,他又認為,知和行既有區别,又有聯系。著名學者馮友蘭認為,王船山的知行觀,最接近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的認識論。
個人理解,三種不同的知行觀,有不同的使用範圍。如朱熹的“知先行後”,一般情況下都是這麼做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是在道德層面,要言行一緻,說到做到。而王船山的“行先知後”,解決了朱熹的“知先行後”中“知”的懸念,對一些未知領域的探索活動來獲得原創知識,如科學研究等,則很适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