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連黎鳴 潘浩
8月17日下午1點半,正是陽光最火辣的時候。
杭州朝晖文化公園裡的百姓書場裡,溫度适宜,也挺熱鬧,二三十名頭發花白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喝茶,有的剝核桃,有的眯眼打起了盹兒。
舞台中心穿着藍褂子的年輕人口若懸河,他用地道的杭州話講述着《大明英烈傳》裡朱元璋的故事,一人分飾所有角色,不光是講述,還帶着動作和表情,非常生動。
觀衆也很捧場,聽到有趣的地方,都會呵呵地樂。
在這裡,時間好像慢了下來。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叫杭州評話,就是用杭州方言講曆史故事。它是曲藝的一種,起源于南宋。
過去沒有電視、網絡,杭州人的社交娛樂一大方式就是聚集在茶館聽評書先生說大書、喝茶、聊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為流行。現在,鮮有人還記得圍坐在一起聽故事的時光了。
15歲的百姓書場升級歸來
能聽到正宗的杭州評書,目前杭州隻有兩個去處。
一處是大關的百姓書場,另一處便是朝晖這裡。
朝晖街道古韻居百姓書場開辦于2007年1月,已持續開放15年。書場面向市民全年開放,每天下午1點半到3點半,說書先生都會準時進行“杭州評話”表演,先後已有30多位民間說書人陸續在書場開講《三國演義》《精忠嶽傳》《水浒傳》等劇目。
2020年,書場申報浙江省非遺曲藝書場,被省文旅廳列入試點名單。為了把書場打造成為“非遺”曲藝項目的傳承保護基地,朝晖街道将書場提升改造項目納入年度重點工作,長遠謀劃,先後投入25萬元對百姓書場進行提升改造,包括音響設備及舞台更新、觀衆席座椅更新、茶水間及服務台更新、“非遺”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面。經過改造,目前書場正以全新的2.0升級版本重新對外開放。
書場裡處處都透着“朝晖銀杏林”的元素。負責人說,“銀杏”寓意長壽,不僅與書場的主流觀衆相契合,也跟“杭州評話”蘊含的源遠流長、曆久彌新的“非遺”特色相匹配。
每日午後漫步至朝晖文化公園,聽一段評話,喝一杯清茶,已成為不少周邊居民的文化生活一大樂事,書場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集雅會友之地。
書場有位最年輕的“說書先生”
新的環境,新的景象。
不變的是杭州評話的味道。
台上的年輕人名叫胡達,1991年出生的杭州人,也是如今杭州評話表演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胡達從小接觸中國古典文化,從幼兒園開始,看《西遊記》、《包青天》,跟着外公外婆看京劇、越劇。他不僅看,還對着電視模仿、表演。或許生就這份天賦,有時候他自己都奇怪明明英語學得那麼累,但是看一遍曆史原著就能記個八九不離十。
他原本學的是藥劑學,偶然有機會參加了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開辦的培訓班。“我一開始學的是滑稽戲,但是因為個子太小,在舞台上不被看到,所以就有老師建議讓我學評書,沒想到從19歲一直學到了現在。”
杭州評話博大精深,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小到語調間的抑揚頓挫,大到氛圍的塑造與烘托,都需要根據不同故事的實際情況來表演。除了每天吊嗓子、練“眼戲”等基本功外,胡達沒事的時候便總會戴着耳機,聆聽收集到的評話資料,細細品味老前輩們的表現手法,吸收其中精華。
胡達說,學習評書很辛苦,因為喜歡,所以這些累啊苦的都覺得沒什麼。“可惜現在沒幾個年輕人願意這樣做了。劇院裡有幾個年輕人還在學習,還沒有上台表演過。”
胡達也是2016年才在大關的百姓書場正式開始說書的,也來過朝晖,還去過蘇州。“我都是自己單幹的,因為疫情,很多表演都取消了。現在進入到了杭州滑稽藝術劇院,算是找到了組織。”
“鐵粉”頂着烈日從閑林來聽書
胡達表演得很賣力,台下的觀衆也很捧場。
都是爺爺輩的人了,基本上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最大的有92歲。
胡達其實挺開心的,因為這些“粉絲”可以說是“鐵粉”。“這麼熱的天,每天都來聽我說書。”一本《大明英烈傳》說下來,差不多需要兩個半月。
69歲的陳水元吃着冬棗,小桌子上還有小零食,聽得津津有味。
老陳說,他3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聽書了,特别生動也特别喜歡。退休後生活閑下來了,又想念以前聽書的日子,他原本一直在大關聽書,喜歡胡達的表演,就跟着到了朝晖。
他住在餘杭閑林,距離這裡22公裡,每天要騎一個小時電瓶車到朝晖來聽書。“孫子都上大學了,我也就這點愛好,并不覺得麻煩呀。”
花上5塊錢,能吹空調,能喝茶,盡情享受兩小時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光,老陳覺得特别歡喜。“我們杭州評書是網上沒有的,現場聽才有感覺。”
靜木一落,隋唐英烈們在胡達的彈指眉宇間出場,台下的叔叔大爺們也身臨其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