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4月25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老字号林立的十月初五老街,在本地人眼中是澳門“甯靜”與“祥和”的代表。目及之處都是舊式的建築、濃濃的市井生活。“英記茶莊”在這條街上栖身已經近一個世紀。
4月22日,遊客在“英記茶莊”購買荔枝紅茶。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每天早上九、十點鐘,64歲的盧石麟開門迎客,給自己沏上一壺普洱,盤點茶葉後,氣定神閑地等待着街上漸漸熱鬧起來。
這座僅有一間門面的茶莊裡琳琅滿目,貨架上擺滿了荔枝紅茶、祁門紅茶、普洱、雀舌茉莉、猴子采岩茶、女兒香等各種茶葉。
“英記茶莊是我伯父在1930年開的。我父親從10歲開始在茶莊幫忙,在2002年交棒給我。”盧石麟說,英記茶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有請制茶師傅,後面就變成純進貨的茶莊。但是英記一直堅持着自己的選茶标準——傳統、純正。
“我比較守舊,珍惜傳統。古老的标準經過時間的考驗,一定有保留下來的原因。”他說,以前的茶都是由制茶師傅手工做出來的,現在的茶大部分都是經過機器加工、批量生産而制作上市。在工業化時代,要找到達标的茶很不容易。很多老顧客來茶行,都希望可以喝到曾經的茶味。
端起一杯湯色紅潤的普洱茶,盧石麟侃侃而談他的“茶經”。
4月22日,盧石麟在稱重茶葉。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好的茶好簡單,喝完沒有苦澀的感覺,會有回甘的滋味。這個地方會說話的。”他笑着指指自己的喉嚨。
英記紅茶栖身的十月初五街,保留了澳門樸實無華的本真。店鋪栉比、茶樓林立、餅味飄香,承載着一代又一代澳門人成長的記憶。英記也與老街共同經曆了風風雨雨。
2017年,超強台風“天鴿”正面吹襲澳門,适逢天文大潮,澳門近三分之一的城區頓成汪洋。當時,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官兵也來到重災區十月初五街一帶參與災後援助工作。
“這是英記茶莊開辦以來面臨最大的一次沖擊。”盧石麟表示,當時樓下貨架上的茶桶基本都被水沖走或者污染,損失慘重。一家人在街道清理完之後,重整旗鼓,繼續茶莊營生。
“英記茶莊”裡包裝好的茶葉(4月22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也有風雨也有晴。盧石麟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茶莊增加了很多内地遊客的身影,他們來到十月初五老街,往往也會被古樸的招牌、舊式的鋪面吸引,感覺時光在這裡停滞,于是進來買一些澳門的茶葉作為禮物。
一傳十,十傳百,英記茶莊在内地遊客中逐漸積累了口碑。2021年,英記茶莊突然爆紅,成為十月初五街乃至澳門的“網紅”店鋪,實現了疫情下的業績逆勢增長。
“紅茶入口順滑、微微甜……”“開箱荔枝紅茶,清甜解渴……”在内地社交媒體平台,不少人推薦英記茶莊。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還推出視頻“荔枝紅茶爆紅的背後”。
盧石麟說,他也不清楚英記茶莊突然成“網紅”的原因。也許是平實的茶葉價格,也許是幾十年來不改的簡樸包裝打動人心,也許是一直以來堅守的回報……
英記茶莊僅有盧石麟和妻子、女兒幫手。生意好的時候,包茶包到腰都直不起來。有人建議盧石麟擴大生意,但他拒絕了:“我看不到的東西、控制不了的,我就不做。”
于是,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盧石麟作出了一個破天荒的決定:限量供應荔枝紅茶——每人每天隻能買四五包,從去年12月開始改為每人每日限購一包。
“現在的情況我控制不了,有的人要成千上百包帶走,我不知道是真的消費者去使用,還是有其他的目的。”他說。
4月22日,盧石麟為顧客包裝茶葉。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采訪間歇,陸陸續續有客人光顧。從深圳來的黃先生一口氣選購了幾大包,有荔枝紅茶也有普洱、雀舌茉莉等。“每次來澳門我一定會光顧英記紅茶,他們家的口感特别純正。”他說。
澳門本地市民潘先生在午休間歇溜達來買茶。“我中意他們家的普洱,喝了很多年了。”
稱茶、上稱、包裝……茶葉在盧石麟的手中如同藝術品被珍視對待。他笑着說:“我隻想做好每一天,做到茶莊有100年那天或者更長,給自己、顧客、上一輩有一個交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