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菜,還要從朱元璋的一段經曆說起。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常年食不裹腹,衣不濟身。一年天鬧大旱,赤地千裡,餓殍橫野。為了活命,父親把朱元璋送進寺廟當了和尚,以此混口飯吃,保全性命。
進入寺廟後,由于連年災荒,沒有什麼香火,幼小的朱元璋除了幹活的份兒,仍是受饑挨餓,隻好到寺外化緣維生。 在此期間,他經曆人間滄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飯吃。有一次,一連三日粒米未進,餓得朱元璋舉步艱難,目飛金花,昏倒在路旁,後為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救起帶回家。老婆婆将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紅根綠葉放在一起,加上半碗剩米飯一煮,給朱元璋吃了。朱元璋一陣狼吞虎咽之後,舌唇之上還殘留着美味餘香,回味無窮,忙問老婆婆是什麼菜,老婆婆答道: “珍珠翡翠白玉湯”(珍珠即米飯粒,翡翠即青菜葉,白玉即豆腐塊)。朱元璋做了皇帝後,還經常思念着那位老婆婆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的美妙之味,他讓禦膳房廚師按照當年那位婆婆的做法做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覺得平淡無味。後來他找到那位婆婆,把那位老婆婆請到京城去,讓她再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給他吃。朱元璋吃後,覺得平淡無味,沒有以前那麼鮮美爽口,問: “婆婆做的湯怎麼沒有從前那麼美妙好吃了?”婆婆笑說: “饑者食味美,如今你當了國君,食盡天下美味佳品,那湯隻是普通百姓家的家常食品,怎抵皇家禦膳美味……”朱元璋恍然大悟。朱元璋為了不忘過去的苦難和黎民百姓對他的恩情,讓禦廚常給他做“珍珠翡翠白玉湯”吃。這道菜一直流傳至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