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消費金融行業現狀

消費金融行業現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03:51:23

消費金融行業現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金融行業的分支之一,消費金融行業更是實現跨越式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消費金融行業現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消費金融行業現狀(消費金融10年變遷)1

消費金融行業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金融行業的分支之一,消費金融行業更是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十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翻天覆地——從開始的規模僅有數萬億,到現在的是數十萬億;從開始的利用人海戰術線下展業,到現在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并行;從依賴外部人力與資源合作,到自主經營自建場景;從追求利潤規模為主,到追求落實政策重視發展質量為主。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理念和經營策略主動調整、順勢而為,實現了公司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赢。

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求:“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内大循環内生動力和可靠性。”

擴大内需戰略包含消費需求,而與消費金融密不可分的終端消費,也是拉動國内大循環的火車頭。可以說,在二十大報告的指引下,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将繼續展開,人均收入還将持續增長,消費在總需求結構中将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比重,消費金融也将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行業規模爆發

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設立,是中國金融業的創新之舉,也是監管為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種下的一粒種子。

2010年,第一批消費金融公司開始試點;同年3月,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金挂牌成立。這一年末,我國信貸餘額47.8萬億元,消費信貸餘額7.5萬億元,消費信貸餘額僅占人民币信貸餘額的15.7%。

2012年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餘額62.99萬億元,其中消費信貸餘額達到10.27萬億元,消費信貸占貸款總餘額16.42%。

2021年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餘額192.69萬億元,其中消費貸款餘額達54.88萬億元,消費貸款餘額占貸款總餘額的28.48%。

對比來看,十年間,我國消費信貸規模增長達5倍之多,尤其是消費貸款餘額占比提升達75%。

這一數據提升意義重大。經濟學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而随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中國城鄉家庭收入穩定的增加,十年來消費金融規模提升顯著,正是我國家庭消費規模與信心的表現。

正是在政策鼓勵與行業紅利的驅動下,市場主要的參與主體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資産規模與數量也逐步增加。

截至2012年末,北銀、錦程、中銀和捷信4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資産總額達40.16億元,貸款餘額為37.09億元。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2)》(以下稱《報告2022》)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消費金融公司數量增至30家,貸款餘額突破7000億元,達到7106億元,同比增長44.2%;資産總額達到7530億元,同比增長43.5%。

2022年9月,建設銀行發布關于獲準籌建消費金融公司的公告稱,該行拟出資60億元投資設立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至此,行業将迎來第31家消費金融公司。

十年間,行業從僅有的個位數,達到了31家消費金融公司,實現了資産規模增長接近200倍。

與此同時,十年來,消費金融服務居民消費,間接服務社會零售品的零售業務。據統計,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1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1倍,年均增長8.8%,消費多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在這一過程中,消費金融既抓住了發展機遇,又促進了消費業務量的提升,助力消費驅動力動能更足。

業務圍繞人民需求

最初成立的一批消費金融公司,大多是摸着石頭過河,在業務上主要延續銀行的零售展業經驗,以線下展業和渠道代理為主。除了捷信之外,其他家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建團隊打基礎。

首批先行者敢于“吃螃蟹”。依靠線下展業,2015年北銀消金貸款餘額達200億左右,累計發放貸款超350億元,實現淨利潤1.69億元。“全國有實力的省份幾乎都成立了分中心,公司這一年僅校招就招了300餘人。”來自北銀消金内部的員工,為我們講述了公司的高光時刻。這也說明,消費金融業務在短短幾年就受到了市場與用戶的認可,背後正是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2015年左右,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态。新常态有三個最核心的内容:一是速度變化,二是結構優化,三是動力轉換。落在消費金融行業,就是經過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居民富裕了,消費水平大幅提升,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對于消費金融的需求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也就在這個過程中,用戶需求的多樣化與差異化逐步顯現。而用戶需要的,正是監管與機構關注的。為用戶不同場景需求而開發的場景金融,豐富着金融市場,涉及3C、家電、家裝、旅遊、教育/培訓等各個場景。

比如,首批持牌機構捷信消費金融以3C數碼産品為主要業務範圍,占據了線下市場,廣鋪門店。截至2019年末,捷信線下銷售網點達27.28萬個,業務範圍涵蓋29省311城。

線下零售業競争加劇,而線上生态逐步完善,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在線上爆發。衆多消金和小貸公司逐漸轉戰線上運營。曾經的行業龍頭捷信2020年初宣布進行數字化轉型。這是行業走過轉型之路的又一大典型事件。當下消費金融公司更多發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場景。比如招聯金融正在探索以線上模式為主、兼具O2O模式的産品,将消費金融嵌入到購物、旅遊、裝修等各類消費場景中。

十年來,精準扶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助力“三農”事業蓬勃發展。消費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将農産品消費場景涵蓋其中。

其中典型案例是2015年開業的馬上消費,率先在業内拓展金融服務場景至農産品的銷售與流通,将助農工作與滿足消費者需求打通。經過多年積累,2022年9月馬上消費依托旗下安逸花商城,上線“消費助農購物節”活動,為數以百計的農業商品打通線上營銷渠道。通過創新應用數字技術,使得農産品銷路和農村電商得到迅猛發展,成為金融業務場景化落地的最好實踐。

孕育數字化能力

開發拓展場景與服務人民需求,離不開金融業技術的提升。而從某種程度而言,金融業的技術進步,離不開消費金融的開拓。

原因是消費金融具有客單價低而高頻次的特征,在業務處理中須處理大量的數據,而積累數據與訓練模型,才能不斷提升金融科技的能力。發展到當下,金融行業已邁入數字化進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創新應用,已經深刻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轉型。消費金融行業對于行業技術數據的原始積累功不可沒。

當下消費金融行業,已率先進入了金融數字化階段。具體而言,傳統金融服務缺乏風控識别能力和客戶經營經驗,缺乏對于客戶的用戶畫像和分析能力。個人信用信息缺乏且缺少有效抵押物,傳統金融機構出于成本收益的考慮很難有效覆蓋金融需求。而擁有數字化技術的消費金融機構,将金融服務嵌入到就業創業、租房買房、孩子上學等場景中,且使得這些需求能夠更便捷、低成本的獲得。

金融業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再加上金融業務相對标準,也是全産業中先進數字化技術應用的第一試驗田。

其中消費金融行業就是技術排頭兵。以技術為核心布局消費金融業務,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加強技術積累,将技術優勢逐步賦能到其他金融機構。比如,馬上消費開發的集人臉識别、語音識别、聲紋識别、OCR識别、活體檢測、人臉框内檢測等技術于一體的智慧雙錄産品,不僅實現了對内應用,也實現了外部賦能,在銀行、信托、保險等行業均已落地實踐。

作為一家科技驅動型金融機構,自2015年成立伊始,馬上消費就逐步構建形成自身特有的數字化發展之路,确定了“自營 開放平台 金融雲”的發展戰略與業務模式。對内,馬上消費對智能風險管理體系進行數字化升級,目前其已打造10萬多個風控變量,構建300多個大數據風控模型,針對差異化場景提出對應的風控策略及流程。對外,馬上消費為多個行業提供個性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向同業輸出信貸服務系統、智能客服系統等。

馬上消費的自身發展與業務邏輯,正是把握住了消費金融行業的業務特點與發展趨勢,成為十年來消費金融行業展現數字化成就的一大典型。

當下,随着《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出台,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二十大報告也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消費金融立足于行業發展需求,在創新業務的同時,也在不斷升級數字化能力,在這片創新與技術驅動的金融業分支上,相信未來會将數字化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規範與鼓勵并行

十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經曆發展初期的懵懂,如今已經正式邁入了規範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階段。

根據監管政策,業内主要将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2009年之前的探索期,2009-2013年的試點期;2014-2017年的快速發展期,以及2017年至今的成熟規範期。

十年間,從2012年的試點期,到2022年的成熟規模期,消費金融行業的成熟伴随着政策的鼓勵與規範。

2009年7月,銀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工作。2010年初,銀監會相繼批準籌建北銀、中銀、錦程和捷信四家消費金融公司,同年這四家公司相繼開業。

2013年11月,監管部門擴大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範圍,試點城市放開至16個。

2015年,消費金融試點全面放開,消費金融開啟井噴式發展元年。在政策的全面支持下,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與此同時,一些非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趁機湧入。

2017年被認為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這一年,國家加大對宏觀和微觀審慎的監管,監管手段之多、監管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2017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密集發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關于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監管政策,互聯網金融監管環境日益趨嚴,監管通過一系列的“整治”措施,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迎來新的機遇。金融領域“非持牌”時代終結,消費金融持牌化成為趨勢。同時,作為促進國内大循環的助推器,消費金融市場仍獲鼓勵發展。

這一年,監管部門相繼批籌重慶小米消金、北京陽光消金、重慶螞蟻消金、蘇銀凱基消金、唯品富邦消金5家消費金融公司。

2021年以來,監管對于新設消費金融公司持更加審慎的态度,僅有甯波銀行和南京銀行于2022年上半年通過并購方式拿到消金牌照。

十年間,在市場與監管的呵護與幫助下,行業發展的規律逐漸呈現,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完善。這是行業成長的必經之路,也為未來十年發展奠定了基礎。

踐行“金融為民”

從“消費主義”到“理性借貸”,從追求“利潤為王”到踐行“金融為民”,中國的消費金融行業十年來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下悄然轉變,已逐步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獨特之路,是金融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典型代表。

首先是金融的可得性。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依照可及性、适用程度、數據普惠金融質量三個維度,将衡量金融寬度指标納入世界銀行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數據庫,得到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響應和關注。

适應新的趨勢,我國逐步加強了金融包容指标體系、金融可得性等方面的基礎研究。2013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相繼發布普惠金融報告,重點關注金融服務覆蓋面、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金融服務的效率、金融扶貧攻堅、金融基礎設施等問題。消費金融以其業務特點與技術能力,成為實現普惠金融中的重要業務之一。一個典型例子是,很多下沉市場的征信“白戶”,難以獲得銀行的信用卡,難以進入傳統金融機構的視野。他們的首次信用積累正是通過消費金融公司獲得的。這為他們獲得同等金融服務打下了基礎。

以數字化能力見長的消費金融公司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2021年普惠金融報告也指出,數字化成為金融機構重要轉型發展方向,數字技術運用促進金融服務範圍持續下沉拓展。

再有是逐步降低用戶成本。消費金融公司成立之初,其資金來源以内部融資為主,多依賴股東的資金拆借以及股東存款。随着後期業務的發展,除了傳統的銀行同業、股東存款、ABS(資産支持證券)、金融債券、銀團貸款,還有不少消金公司通過信貸資産收益權轉讓,甚至是二級資本債等多種形式和渠道來拓寬資金來源。這樣一來,公司資金成本逐步降低,再加上風控技術能力提升,為用戶帶來了更多實惠的金融産品。尤其是疫情以來,央行發揮貨币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力降低了居民的用錢成本,提升了消費動能。

最為重要的是,消費金融行業率先在政策鼓勵下踐行ESG理念。當下,在綠色金融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消費金融機構通過綠色低碳實踐,提供負責任的金融服務,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比如,2021年末馬上消費公開披露了首份系統性ESG報告,成為行業内首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報告中,馬上消費主動把節能減排、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消費者保護融入到企業的治理和規劃中,這為其他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樣本;中原消費金融通過推出“7天無理由還款”權益,用戶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内提前還款,不收取任何費用,鼓勵用戶适度消費,避免造成資源浪費;興業消金積極推廣高等教育貸款“興才計劃”,參與創辦興才勵志成長基地,這些都是将ESG發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實踐之中的典範。

疫情以來,消費金融行業更是主動實施了延緩還款、減免息費等一系列措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行業機構積極響應監管精神,體現出金融機構自身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報告2022》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消費金融公司共計為5.6萬名客戶辦理延期還款35.95億元;為24.7萬名逾期客戶減免利息2.98億元;為16.8萬名逾期客戶減免費用1.63億元。

總結

十年來,消費金融堅持合規經營、穩中求進,是觀察金融行業轉變發展思路、落實政策要求的一個窗口,是金融業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的一個縮影。

十年來,消費金融公司按照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消費需求的政策要求,暢通消費信貸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渠道,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消費金融行業還将探索中國式現代化中應有的業務形态與創新技術。不過踐行普惠金融的使命不會變,這是當初創新設立消費金融機構的初心,也是消費金融行業前行的最大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