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一個午後,我獨自一人安坐于家中陽台,手持書卷,随意翻閱,并享受這寒冬裡的陽光。
突然,一句陌生的話語從書中跳躍而出,映入眼簾——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衆生牛馬。
什麼意思?
迅速查閱有關資料,粗淺得知大緻含義。
此語,出自《華嚴經》。龍象,是指神佛的乘騎、坐騎,牛馬,是指凡人的奴仆、奴役。
意思是說,要想成為佛門龍象,就必須甘為人下、忍辱負重地進行付出,先得做衆生的牛馬,為大衆辛勤服務。
這句話,很形象,很生動,很有詩意,也很有哲理。
01
首先,這句話蘊含着一個深刻的哲學命題——舍得。
衆人皆知,有舍,才會有得。然而,知者衆,行者寡。且看世間芸芸大衆,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舍與得,是辯證的。
舍,需要思想上的深刻認知,需要行動上的身體力行,需要有克服貪念的決絕,需要有放下自我的勇氣,需要有突破慣性的執行力,需要有甘陷溝壑的奉獻心。
如此,方才有得。
得,在“路轉溪頭忽見”的不經意之間,得,在“躬耕于南陽”的晴耕雨讀之際,得,在“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漂泊頓悟之時。
02
其次,這句話蘊含着一個深刻的成功秘訣——放低姿态,從底層做起,從小處着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要想成功,必須從最底層做起,從小事做起,沒有這種“處衆人之所惡”的低,沒有這種“微乎其微,卑乎其卑”的小,就沒有“高山仰止”的高,就沒有“不可方物”的大。
其實,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必定首先是利他的,然後才是利己的。如果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去服務客戶,不去服務社會,不去服務大衆,那麼,這家企業恐怕離破産也就不遠了。
03
第三,這句話蘊含着一對深刻的辯證關系——量變與質變。
做衆生牛馬,就是說,服務的對象體量要足夠大,付出的時間成本要足夠久,堅持的心之耐力要足夠強。
隻有這樣,日複一日、心無旁骛、隻管耕耘、無問西東地為他人服務,為大衆服務,終有一日,才能完成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才能發生“愚公移山”的奇迹。
讓我們再次在心頭默念——
欲為龍象,先做牛馬!
—《END》—
用有溫度的文字,丈量有深度的大地。
我有小屋(ID:gh_9c12733e18f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