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每個人都要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

每個人都要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6:04:43

01

徐志摩說:“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其實,天下人,都期待有一個靈魂伴侶,一次遇見,一生不棄。

扪心自問,有可能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就是恩愛的夫妻,也是求同存異、彼此遷就而已,并不會一模一樣。

亦舒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并沒有人,想去讨好誰,隻是為了幾兩碎銀,不得不低頭,言不由衷。

到了後半生,碎銀的問題,不再是人生的主角,才有底氣說“我要做自己”。

你也“做自己”,我也“做自己”,他也“做自己”,因此和我們相伴一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孤獨,明顯就變成了後半生的必修課;你要是不願意孤獨,就注定被弄丢在人群裡。

每個人都要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半生過後請做好)1

02

害怕孤獨的人,最迷茫。

戰國時,哲學家楊朱去拜見梁王,說自己可以統領國家。

梁王取笑楊朱:“你啊,一妻一妾都管不好,一畝三分地都種不好,還談什麼政治?”

楊朱笑着回答:“大王,你看過小孩趕羊嗎?身高五尺的孩子,揮舞鞭子,羊群就服服帖帖了,要它們往東走,就不敢往西走。如果堯帝牽着一頭羊,舜帝拿着一根鞭子,羊群就不知何去何從了。”

為什麼一群羊,可以輕松被人指揮。因為羊群在行動的時候,以頭羊為方向,剩下的羊是毫無主見的,隻是盲從。

類似的道理,在豐子恺的繪畫故事裡,也體現過。

豐子恺畫了幾隻羊,每一隻羊都被繩子牽着。農民看到了,就笑着說:“一根繩子就夠了。”

牽着一隻羊走路,剩下的羊,不要擔心,都會跟着來。

那些害怕孤獨的人,習慣性“随大流”,也不敢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是别人做錯了,還在模仿。最後變成了盲從的羊群。

如果你在生活中,害怕孤獨,對于情感的依賴性很強,總是希望有人關注你,就會特别失望。當你使勁去讨好一個人的時候,會特别卑微,并且孤獨感更加強烈。

真正的孤獨,不是獨來獨往,而是站在人群裡,看到很多不友善的臉,不自然的笑容。

正如泰戈爾寫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沒有交彙的軌迹。而是縱然軌迹交彙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為了避免孤獨,你加倍愛别人,你給别人錦上添花,卻讓自己雪上加霜。

每個人都要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半生過後請做好)2

03

享受孤獨,是人間最大的清醒。

作家馬德說:“忍受孤獨是可怕的。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真正的靈魂伴侶,唯有你自己。好好和“自己”相處,接受世事無常,擁有單身的信念,後半生就好過多了。

首先,人少。

降低對别人的期待。不管别人對自己的印象如何,會不會友善,都别放在心上。有人對你好,那是驚喜和意外。

與人交往,聚散随緣。就算是自己的老伴,真的要離開自己,也不要懼怕。收起自己的悲傷,好好活着,不負老伴的期盼,也不虧待自己的餘生。

兒女會外出工作,長輩先後會過世,同齡的人,會走散,會陰陽兩隔。接受了“人越來越少”的事實,就可以輕松揮手告别了。

然後,群少。

站在人群裡,但是不會太合群。

比方說,愛好跳廣場舞的人,曲終之後,願意回家就回家,想要宵夜就宵夜,不随意苟同舞隊的想法,不礙于别人的情面。

曾經所在的群,可以悄無聲息地退出去,不要客氣。連說再見,都顯得多餘。

再後,言少。

少說話,不幹涉晚輩的人生,不評價外人的是非,不把自己的經驗,強加于人。

夫妻相處,也是一對沉默寡言的人,默默地走過風風雨雨。

尤其是老年人,最忌諱唠叨。話很多,但是沒有人願意聽,自己就會很無趣,出現失落感。不說,就不會這樣了。

最後,心事少。

想什麼呢?擔心兒女過不好,害怕自己生病......都是多餘的。

是你的,怎麼也擋不住;不是你的,求也不來。

真正的詩和遠方,是遵從自己的内心,慢慢走出來的。而不是追逐别人喜歡的風景。當一個人到了頂峰,周圍都沒有人,最孤獨。但是你堅持往上走,會享受到孤獨的樂趣——超越自己。

後半生,變老是不能逆轉的,身邊的人離開是必然的,那就從心眼裡接受。盡早習慣一個人走路,遇見風,遇見高山和大海。

每個人都要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半生過後請做好)3

04

孤獨終老,或許是人生最好的歸途。

李叔同,上半生頗有成就,被人稱為“二十文章驚海内”。

他的後半生,選擇了出家,并嚴守規矩。很多人為他惋惜,認為埋沒了才華。

豐子恺說:“李先生放棄教育與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慶的。”

在行為上,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做李叔同,但是在境界上,是可以努力學習的。

所有的繁華,終究要褪去。不如主動一些,尋找人生的歸路,做一朵野菊,一片雲,一棵樹......

外表活成了一座孤島的人,隻要内心是豐腴的,就是非常幸福的。

音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做人也是如此,切忌喧嘩。

願你我,努力成長,悶聲賺錢,默默老去。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