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許多名言,都在長期流傳中改變了它本來的意思,“越說越錯”,但是對于了解孔子原本的思想來說,還是要知道他們最初的含義。
1、父母在,不遠遊誤讀:在一些公衆号中,每每談到“空巢老人”的話題,都要引用這句話“父母在,不遠遊”,規勸子女們一定要在父母在的時候多多陪伴他們,不去遠方,不然“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徒留遺憾,後悔也來不及。
正解:《論語》中完整的部分應該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并不反對遠遊,而是說遊必須有方。所謂有方,就是遠遊必須有正當的理由,有明确的去向和目的地,以免父母牽挂。 這種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這也是為人子者對父母的一種孝。隻講“父母在,不遠遊”不講“遊必有方”,把孔子說成是遠遊的反對者,是不客觀公正的。當然,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既不能作片面的絕對化理解,畢竟還有老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
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說:“今日有人以此語不再适用,有人以為仍然适用,因為有飛機汽車的快速交通工具,雖遠(地理位置)而不遠(往返時間縮短了)。其實,重要的是,孔子講仁、講孝都非常之實際、具體。例如這裡的重點,不在不要遠遊,而在于不使父母過分思念,飛高走遠難以見面,和過分憂慮無方向的到處遊蕩,使父母不放心,這樣具體地培育兒女對父母的愛心。即孝、即仁,它是情感的具體塑造而非抽象的理論概念。重要的仍是作為人子的這種情感态度 中國年輕人能繼續保存這種傳統美德嗎?是所望焉。”李澤厚先生的評析有獨到之處,認為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應肯定和弘揚的中華傳統美德。
2、以德報怨
誤讀:常常在勸人的時候會說“以德報怨”,看似符合中華民族崇尚道德的傳統,強調寬容、包容和原諒。但其實“以德抱怨”隻是一句設問,并不是孔子想要提倡的品質。
正解:《論語》裡的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複去面對别人的不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将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我們失去的将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後代的和諧。
孔子也不贊成以德報怨。他說你獻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對不講是非标準、已經有負于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費。孔子的治國方略,提倡“德主刑輔”。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不能隻講道德,沒有刑罰。以德治國、治家、治人,以講究禮儀為主,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标準,教化人民,互敬互愛、無欺無詐,達到高雅、高尚、和諧。對少數為非作歹,頑固不化的人,對道德不屑一顧的人,就不要一味講究寬容,要輔以刑罰。孔子講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一味姑息忍讓,不是完美的處世之道。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孔子提倡以兩者以外的第三種态度對待報怨的問題。他提倡“以直報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對有過失的和行為不端的人。也就是說:講道德要有一個标準,一不能冤冤相報,互相殘殺;二不能姑息養奸,縱容犯罪。以直報怨,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來解決不公正的問題,也是對不講道德的人進行道德和普法教育。
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誤讀:這句話經常被用來罵一些刁蠻的女性,說他們和小人一樣。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正解: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奸詐小人,而是體力勞動者;女子也不是指所有女人,而是指妻妾,難養是指難撫養、侍奉的意思。孔子是說女子和小人難侍奉、難相處,說的是一個關系問題。
雖然孔子時就有尊卑之道,但是他也不會瞧不起女性,而是感歎夫妻關系、主仆關系之間的微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