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23:31:04

今天我們要聊一聊茶葉加工過程中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六個工藝,當然這六個工藝不會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類茶葉的加工之中,而是分别對應到六大茶類。

第一個我們說到的就是殺青。

殺青是綠茶加工中非常關鍵的步驟,也是形成綠茶風味品質的重要技術,就是利用高溫條件對茶葉進行處理,茶葉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還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1

那它的目的一共是有四個:

一是徹底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

二是散發青氣、發展茶香;

三是改變茶葉内含成分的部分性質,促進綠茶品質的形成;

四是蒸發一部分水分,葉子會變得更加的柔軟,有利于後期的做形。

殺青的方式也非常的多種多樣,目前應用比較多的有手工殺青、有鍋式殺青、滾筒殺青、蒸汽殺青以及微波殺青。

殺青适度的外觀性狀:葉子會從鮮綠變為暗綠,不會帶紅梗紅葉,手捏起來葉子是比較柔軟的,微微帶有一些黏性,這種嫩莖梗折之不斷,緊捏葉子會有這種成團的表現,稍微會有一定的彈性,青草氣會消失,略帶茶香。

第二個就要說到發酵。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2

發酵是紅茶加工中非常關鍵的步驟,在這個過程中不但确定了紅茶的色、香、味這些品質特征,同時也是紅茶的一個品質,如果它的好壞也是能夠在這一工藝中可以體現出來的。如果發酵過輕的話紅茶會帶有一定的青草氣,發酵過重的話又會帶有一定的酸味。紅茶的發酵本質上來說與酒精發酵會有很大的區别。準确上來說就是發生了酶促反應,鮮葉細胞組織破損,其中多酚類化合物與多酚氧化酶接觸,引發了酶促氧化聚合作用,形成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有色物質。

影響發酵的因素有:

(1)液泡膜損傷的程度。在發酵工藝之前,一般都會進行揉撚的步驟,這是為了讓鮮葉液泡膜均勻地破損,讓液泡汁液中的多酚類物質與酶類物質暴露出來,在氧氣的環境下進行發酵。

(2)溫度。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适宜的溫度是在45-55℃,如果溫度太低的話,發酵就無法進行了,溫度太高的話,酶類又很容易失活。

(3)水分。發酵葉含水量通常是需要控制在50-60%左右,發酵室的相對濕度一般是控制在90%以上。

(4)氧氣。剛剛我們有提到發酵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氧氣,同時它會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在發酵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風和散氣,至于這種攤葉的厚度我們就需要根據當天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5)發酵的時間。一般來說,工夫紅茶是發酵2-3h,而紅碎茶發酵是80-90min,具體的時間需要看葉子的具體情況,也就是看茶做茶。

最後,我們就來談一談怎麼來判斷發酵程度是否适宜:

從顔色上來判斷就是:從青綠色到黃綠色到黃色,接着變成紅黃色,接着再變成紅色、紫紅色,最後發酵會變成一個暗紅色。

那麼從香氣上來說:先從強烈的青草氣消退變成了清香→清花香→花香→果香→如果發酵比較重的話會出現熟香的情況,如果發酵過度的話就會出現令人不太愉悅的酸馊的氣味。

那麼紅碎茶我們如何來判斷它發酵是适度呢,從香氣上來說它會出現清香和清花香、顔色會出現黃色或者黃紅色。工夫紅茶發酵适度就會出現花香或果香,顔色是黃紅色到紅色。

第三個說到的就是悶黃。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3

悶黃是黃茶加工中促進在制品黃變的工序,也是黃茶品質形成的關鍵步驟。具體的操作就是将殺青葉趁熱堆積,讓它們在濕熱條件下發生熱化學變化,最終使得葉子均勻的黃變,本質上來說就是在高溫、高含水量的條件下,茶葉中的葉綠素發生降解,多酚類化合物進行非酶氧化,産生黃色物質,最後形成幹茶黃、湯色黃、葉底黃的"三黃"特征和"甘醇"的滋味特征。

悶黃是有幹坯悶黃和濕坯悶黃兩種,這裡的幹濕指的就是在制品的含水量了,那在同一溫度下,含水量越高,黃變的速度也就越快。通常情況下,黃芽茶、黃小茶都是采用濕坯悶黃,而黃大茶是采用幹坯悶黃,還可以通過外源加濕,例如灑水的方式來保證相對恒定的濕度。那麼,溫度也會影響黃變的速度,如果溫度越高,黃變速度也就越快。

悶黃過程中兒茶素的含量會顯著降低,會形成少量的茶黃素,所以對比綠茶而言,黃茶的滋味口感會更加的柔和。

各地區黃茶對悶黃程度的要求也是不太一樣,通常是葉色達到黃綠就符合要求。

第四個我們要說的就是渥堆。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4

渥堆是黑茶初制中的特有工序,也就是說隻有黑茶裡面才會有渥堆這一個工序,這是黑毛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将揉撚之後的葉子堆積12-24h,在茶葉内的濕熱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内含成分會發生一系列深刻的氧化和分解作用,形成黑茶獨特的品質的過程。

那麼渥堆的目的是有兩個:

第一個是讓多酚類化合物發生氧化,除去一部分的澀味,這是滋味上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讓葉色從暗綠或暗綠泛黃變成黃褐色,這就是顔色上的變化。

因為渥堆是濕熱作用和微生物作用的共同參與,所以在加工的過程中需要控制茶坯的含水量、葉溫、環境溫度和供氧條件,這些因素上面都是有提到過的,這裡就不再贅述。

适宜的渥堆條件就是:相對濕度在85%左右,室溫在25℃以上,茶坯含水量在65%左右。當茶坯堆積24h之後,手深入堆内會感覺有微微的發熱,葉溫會達到45℃左右,茶堆表面會看見有水珠的出現,葉色會變成黃褐色,聞起來會有刺鼻的酒糟氣或酸辣氣,這就是渥堆适度的一個表現。

那接着再來說一下萎凋工序。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5

萎凋是白茶品質形成的重要工序。萎凋是指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均勻的攤放,促進鮮葉中酶的活性,内含物質發生适度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大分子的物質會分解成為小分子的物質,散發部分的水分,使葉莖萎蔫,顔色會變成暗綠色,青草氣散失。萎凋的方式一共是有室内自然萎凋、複式萎凋、加溫萎凋(三種)。室内通風良好、無日光直射的時候是比較适合室内自然萎凋;春秋季的晴天我們一般是采用複式萎凋,就是自然萎凋與日光萎凋相結合;陰雨天氣一般采用加溫萎凋,比如說熱風萎凋。那麼白茶萎凋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一般室内自然萎凋是需要48-60h,最多是不宜超過72h,熱風萎凋一般是控制在20-36h左右。萎凋适度的葉子含水量是在18-26%左右,萎凋芽葉毫色銀白,葉色轉變成為灰綠或深綠,葉緣自然幹縮或垂卷,芽尖、嫩梗呈翹尾狀。那麼就萎凋适度了。

最後一個說到的就是做青。

制茶的十二道工藝流程(你所不知道的制茶工藝基本原理)6

做青是形成烏龍茶品質風格的關鍵工藝,全過程是由搖青和晾青組成的。做青是鮮葉在輕微的萎凋之後,在适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通過多次的搖青使茶葉不斷受到震動、摩擦和碰撞作用,那麼我們葉緣細胞逐漸損傷并均勻地加深,由此會誘發一部分的酶促反應逐步進行,使得做青葉産生一個非常特别的現象是綠底紅鑲邊,那麼在靜置晾青的過程中,萎蔫的葉片會慢慢地恢複到緊張的狀态,那我們把它俗稱叫做"還陽",在莖梗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質向葉肉細胞輸送,我們又把它叫做"走水",同時還會散發出一部分自然的花果香,走水之後,做青葉會從剛才緊張的狀态慢慢地萎軟下來,俗稱"退青"。反複地走水還陽退青之後,就形成了烏龍茶滋味醇厚、香氣濃郁還有耐沖泡的品質特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