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華為的研發強度

華為的研發強度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16:40:16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着“牆内”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别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态。希望這些“幹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的研發強度(作為一個華為的PL)1

來我司四年了,在記錄我的心裡路程的同時,順便跟大家從不同的視角解答一下大家的疑惑。我是研發體系,下面描述事情的時候,會做一些混淆,以免被人識别出來。社招進我司,這個二線的城市有啥機會被我找遍了,一線的offer也有,但是陰差陽錯,我都沒有去。在續簽的前半年,經過這些年我司的洗禮,我徹底深刻的認識到我司的好。也打消了我以前的質疑,為什麼有些人慣例都要說感謝公司。這篇文章我不說問題,如果大家要說問題我可以再寫一篇,這篇文章僅僅回答一下,當前華為研發的诟病。

我司真的是一個好公司。請大家區分開:公司,部門,領導。

我司的問題非常多,這些問題都被每年我司的高增長收入所掩蓋,那些收益不好的産品線,往往問題最突出。其實問題大家都知道,但是每個階層都有每個階層的利益,各自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處理這些事情。“一個研發資源主管對外包的苦悶與思考”,什麼研發效率,研發外包等等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作為PL我跟大家解答一下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要求,在這個軟硬件體系非常複雜的時代裡,對我們每個人的能力要求其實是非常高的。

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整個研發體系的團隊氛圍與臃腫的組織結構。

1. PL的角色定位

由于組織結構臃腫,能夠幹活人的比例相對來說非常少,升到PL這個級别的能夠再繼續寫代碼或者寫規格的人非常少了。天天就是發日報發周報,扯皮,拉通,呈現,MD搞得做研發得天天呈現才是研發人員的本事。但是事實上對的,扯皮拉通就是能升級,領導就是能看見,我想這就是我司的現狀了吧。

在我看來,對PL的要求一定是這個團隊裡面技術最好的或者第二好的。業務/架構是否有競争力,完全由PL負責,而不是由SE負責或者開發或者機關。PL帶領SE,測試,開發,外包對整個業務/架構負責。也就是說,鍋放在這,凡是當了PL這個鍋你就得背,沒有借口和理由可以找。這個時代賦予PL的責任就是要扛起整個團隊技術上的競争力。換句話說:代碼的好壞,設計的好壞,業務的好壞。都是PL的責任。沒人設計了,PL做,性能不行了,PL寫。我曾見過我一個非常厲害的同事,被他們組的PL逼着去跟平台部門拉通方案。活生生的把我那個同事給氣走了,你說一個組員,能量再怎麼大,也不可能跨部門去拉通方案。哎,可惜了我那個同事,非常有潛力的一個人。

PL這個崗位按照這個角色去定位,是非常的難做的,因為你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的業務當中。所以,我将手上很多所謂的管理事情交給合作方的PL,讓他去處理,月初、月末、周一、周五把當期的事情安排好後,交給合作方PL讓他統一來安排工作計劃。我自己會投入到具體的規格設計上,沒事的時候我會自己寫一寫代碼。我大部分的郵件主要是在業務設計與開發商,相對來說扯皮拉通呈現的比較少。整個團隊的效率我覺得比較高了,現在我可以基本放養式的“管理”,所以我也比較輕松。事實上證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我們團隊在去年中旬的時候,出了一次性能問題。在代碼review 的時候,發現那代碼慘不忍睹,我就把我代碼拿出來,在我的基礎上一天修複了問題。(我當時在寫一個設計,本來想跟大家交流下那個代碼,一直拖着沒時間)

2.PL 崗位的意義

我覺得PL 的崗位是一個非常特别的位置,說白了一方面要在技術上突破,一方面要在管理上突破。這個崗位上的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對待公司的看法。我剛一進公司,我覺得我的三觀被颠覆了。明明幹到淩晨兩點,第二天早上可以不用來,我PL讓我幹到一點半回家,第二天早上正常上班,我當時心裡就MMP。這個崗位要多多的設立,讓大家都有機會來感受不同的壓力,從内心的深處審視一下,自己是否當PL。以前我覺得PL很簡單,現在我覺得這個時代賦予PL的責任有點重。但是,這個崗位越靈活的設置與建立,越能夠讓不同的人感受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PL這個崗位對人最大的挑戰是發現自身在人性上的弱點。如果能夠克服這些,将是人生的一種蛻變。

很多部門PL一幹就是好多年,很多兄弟們沒機會嘗試,我覺得非常的糟糕。按道理這個崗位越靈活越好,這樣子組織的活力才能越發的激活。

3. 以培養的态度對待每一個人

這裡的每一個人包括合作方的兄弟們。剛接手的初期,兩個骨幹要離職,原因是幹的太壓抑了,太累了。我耐心的與這兩個人交流,承諾他們在接下來的三個月的時間裡面改善團隊的情況,在設計與開發上,我會全部介入。我跟所有人都解釋過,大家一起工作隻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強勢與弱勢之分,我與你們一起不僅在工作上輔導你們,同時會在你們各自的職業生涯上做較好的規劃。就跟我當初入軟件這個行業一樣,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成為top的人,當時的我異常的痛苦。所以,我也不希望他們在職業道路上走的太辛苦。所以,我剛接手團隊的時候,将代碼review了一遍,對每個人的能力有了初步的判斷。定期與每個人交流他們的問題與接下來工作的安排。三個月以後團隊穩定了下來。年初,我給每個人制定了今年的能力提升範圍,希望每個人能夠在一年的工作當中有所提高。

同樣我認識到了自身人性的弱點,其實我以前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做開發的時候覺得測試真的用處不大,開發久了覺得還要SE?我家人很反感我這樣,跟我說,你要是行你上,你全做了行了吧,别總是指責别人。是的,在這一年經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後,我覺得有些東西需要引導,需要耐心的教導,而不是一味的質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成長,我也是一樣。整個團隊一年磕磕絆絆的走了過來,但是現在非常的穩定,我基本不用過問。就像我當初跟他們說的一樣,每個人分工不同,做好自己的就好。

希望大家對于每一個人都能有同理心,去體會每個人的不容易,給予每一個人時間與機會。我真的是發現,态度是唯一的标準。我的一個合作方組員曾經都回到家吃飯了,我打了個電話說有個問題,他吃完飯又從家回到公司,等他到公司的時候,我發現是我弄錯了,結果他說沒事,他再繼續看看那個問題。當然,能力與态度都不行的人,能淘汰的趕緊淘汰。幫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打好基礎,讓他們能力有所提升。讓每個在我司生态體系下工作人,能夠在内心找到一個balance。

4. FP沒有問題,但産品是自己的

我們需要擺正态度,外包是FP合同是沒問題,但是産品是我們自己的。華為的人需要投入在架構與性能上,這産品是我們自己的,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會為我們負責。别總拿FP來說事情,為什麼你們不敢怼合作方,其實你們自己知道,你們要是怼了合作方,領導看見了,很可能懷疑你帶團隊的能力,怎麼别人都不叫,就你覺得這個合作方不行。以前有一個項目就是這,合作方的員工就是,你别給我施壓,你施壓大不了我去公司内部重新找一個部門,在哪幹還不是幹,非得在你這幹。最後吃苦的的的确确是華為自己人,那項目真是人拉肩抗,我做完原型驗證與代碼整體架構梳理就撤出來了。後來?那個組裡的華為人都散了,不是離職,就是去了其他的BG。

周報,日報,月報,半周報,半月報,膠片,彙報,扯皮,拉通,排計劃。少來點,多把心放在核心代碼上,我覺得代碼質量肯定會有所提升。但是,我估計呈現的少了,自然也就難升職了。哎,難,真是難。問問自己,對于代碼層面上,我們還有多少的了解?

5. 好的架構,少的代碼量

現在的風氣都成了,以代碼量為借口,各種秀自己的牛逼和苦。有不少人和合作方,在代碼量交付上,使用腳本語言的行數進行評估。結果,那代碼量真是讓人吃驚。公司付出的成本自然會很高。我很反感用代碼量來說事情,現在每個部門代碼量多,自己評估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代碼量仍舊很多。有些團隊幹了5/6年,加一個按鈕需要800行的工作量,當時問為什麼,代碼寫的太亂太複雜,那你能怎麼辦呢?

團隊至少每年一次業務審視和代碼重構,不要被被爛代碼綁架。

通過審視業務,判斷業務未來的發展對代碼進行重構,保證在未來的業務需求下,整個業務的實現與交付都能夠快速的匹配。這些事情其實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思考,從一線的角度和客戶的需求出發,思考我們未來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來快速敏捷的開發。同時,審視過去的時間裡,我們由于需要快速交付,而被迫在代碼上作出的妥協有哪些。将這些遺留的問題,在新的框架中解決,才能讓我們在未來跑的更快。今年年初團隊就做了一次代碼上的重構,目的是把遺留的欠賬補上,同時适應未來新的需求。一年一次的頻率我覺得差不多了,時間再長估計就不行了。

6. STOP 口号,創造良好的團隊氛圍

現在各種戰時,可信,創新的口号滿天飛。我司越是顯擺呈現的人,越是吸睛,越是能上的快。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扯了。良好的團隊氛圍應該經曆以下的幾個階段。

多請團隊自己兄弟吃飯,即使自己掏錢(花出去的錢,賺回的是感情)

看護好自己的産品,保證自身的競争力與架構的良好性(甭管什麼模式,産品與責任永遠是自己的)

用最少的代碼滿足最多的客戶需求(幹了那麼多,幹出了頂級開源項目了麼?)

降低每個人的加班時長,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不加班不是讓你去玩的,目的是下面)

教會大家如何思考,如何學習,如何使産品在市場上立足(臉是自己給的,别怪銷售怼研發,自己要争氣)

發論文,發專利,成為開源的contributor(終極的成就)

總結:

我是一個極其反感加班的人,我來我司前十幾個月,周末從來沒有來加班過。由于去年的責任比較重,加班的時長是整個部門的top,基本每個月請兄弟們吃飯,帶的兄弟們雖然很菜(個人職級在合作方裡面,屬于中等偏下的,這都可以查到),但是兄弟們都很給力,成長真的很快,我們整個業務:3.5個華為 10合作方,去年第一年銷售了x000w(RMB)。今年的銷售隻多不少,很多客戶反饋都很良好,産品的競争力能夠甩開友商。我現在在團隊上面操的心非常的少,更多的還是聚焦在技術與業務上面。不過我今年99%會離開運營商GB換個部門重頭來過,在近兩年裡絕大部分的工作日我從來沒有10點前回到家,這樣的付出沒有相應的回報,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在傳統的IT 公司裡面僅僅微軟獲得了重生。原因是它骨子裡面的基因被激活了,在良好的基因(氛圍)下,這種狀态的改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因此,每個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角色與責任,希望每個人能夠停止對氛圍的抱怨,真正的擔負起責任,改變公司的活力。這種活力是無法由上而下傳遞的,是需要我們每個底層的人對組織氛圍進行貢獻才能改變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