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撒(yìsǎn)
它是明代服飾代表之一。有趣的是曳撒的由來,它自元代辮線襖演變而來,它的讀音來源于“一色(shǎi)”變音,來自蒙語“質孫”(jisum),其意為蒙古袍。明代建立後質孫服就稱作明代曳撒服,通常會和貼裡、 比甲來做搭配。
方以智在《通雅》中記述:質孫者,為五色團花,乃元服,今 校尉服。“團花曰隻遜,因元之質孫也。政和七年正月,禮制局請墨車駕士衣皂,夏缦皂質繡五色團花。錦衣校尉,自擡辇以至持扇、锽、幡、幢、鳴鞭者,衣皆紅青玄、紡絹地,織成團花五彩,名曰隻遜,其帽曰腦包,按元大宴服質孫,冬則納石寶裡,夏則钹笠都納。‘質孫’漢言一色[曳撒]服也,無定制,上下皆服,精粗不同,同稱‘隻遜’。今單以衣校尉,而書作‘隻遜’耳。其腦包即五代時之鬅頭也。”
要說女子漢服形制多樣,色彩豐富,男子漢服服飾的确沒法相比,曳撒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直以來的平靜。它配色大膽,形制突破常規,腰間配上獨具特色。
來源:漢尚華連
曳撒是前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作馬面褶,兩側接擺;後襟不斷開,馬面褶後襟不斷。曳撒的花紋有這明朝自己的風格,比較有特色的是麒麟服、飛魚服
控弦司
麒麟服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象鹿,全身有鱗甲,牛尾馬蹄,有一隻肉角。後人将它作為吉祥的象征廣泛用于各類器物的裝飾。麒麟的形象也經過一番變化,将頭繪成龍首并有兩角,尾繪成獅尾等等。明代官服繡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職位特殊的錦衣衛指揮侍衛等也能服用。
控弦司
飛魚服
明代賜服之一,是明代錦衣衛、大内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賜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制成,佩繡春刀,隻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着,是明代僅次于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
飛魚是一種紋理,“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鳍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飛魚服
這兩種花紋錦緞也不局限于曳撒,它們在直身、貼裡也都是不同款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