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紅塵,皆會遇到逆境,也皆會因俗事而煩惱苦悶。而我們隻有在逆境中保持一顆堅韌之心,在俗事前保持幾分淡泊之懷,才能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真谛,才能儲備起尋找光明的力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蘇轼面對人生的豁達、樂觀态度;“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是李涉在失意中的一次偶然覺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高适勸慰友人的樂觀之語。……古人是明鏡,更是我們的導師,他們為後世留下了太多經典的飽含哲理的詩句。
詩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于宋朝詩人王禹偁的一首詩;此詩不僅寫得美如畫卷,還寫得饒有理趣,讓人讀後倍覺享受與觸動。
泛吳松江
宋·王禹偁
葦篷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唯有鹭鹚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王禹偁和許多仕途坎坷的詩人一樣,他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遭到朝廷的第二次谪貶。在那種情況下,作者身心疲憊,可謂洞清了官場與俗世的真相。故而在大自然面前,作者的美好心境被悄然喚醒,于是便寫下了這首美妙之作。
詩的題目為《泛吳松江》,所以在首句中作者就很及時地以特定物象做到了切題:葦篷疏薄漏斜陽;斜陽照在葦篷之上落下斑駁的光線。這是一句很唯美的景色描寫,作者選擇了“葦篷”與“斜陽”兩個物象進行搭配,不但點明了時間與地點,還巧妙地突出了畫面的色彩與空間的立體感。
通過這樣的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中平靜、安逸的氛圍與情感色彩,而這也恰是作者内心的側面寫照。所以說,首句雖然沒有用到明顯的表達情感的字眼,但作者筆下的風景已經将其中的那份淡泊之意體現出來,這便是景起的作用所在。
承句是作者對自己舉動的描寫:半日孤吟未過江;坐在船上,作者獨自一人吟詠,半日時間過去了,他依然沒有渡過江去。與首句的情感色彩保持統一,這一句的描寫也重在體現一種悠然甯靜的情調。
作者将筆鋒落在自己身上,刻畫出了他在江上泛舟的狀态。“半日”說明時間之久,它與“未過江”三個字緊緊呼應,形成嚴密的邏輯關系;“孤吟”二字則在介紹作者孤單形象的同時,也将他内心的一種孤寂體現出來。
其實詩的承句不但置疑了一個疑問,還巧妙地自行回答了疑問。作者為什麼孤吟半日都還未過江呢?不是因為江面太寬,而是因為他根本不想渡過江去。他在江上泛舟的根本原因,是重在消遣心中積壓已久的苦悶。而這層意思,我們從“孤吟”二字上就能品讀出來。作者自顧自地吟哦,這樣的狀态讓他感到舒适、放松,所以他願意“半日不過江”。
那麼作者孤獨嗎?當然會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是一種境界,從一定程度上開始更是一種體悟與享受。我們來看詩的後兩句:唯有鹭鹚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隻有鹭鹚能夠了解作者的内心,它們會時不時地翹足而立,停留在船窗前。在江面之上肯定還有其他優美的景物,但是作者卻将鏡頭瞄準了“鹭鹚”,很顯然,這是作者的特意裁剪。
物象“鹭鹚”的添入,是對前二句畫面的補充與豐富,它為詩增添了頗多的生機與活力,從視覺方面有效地抓住了讀者的審美點。除此之外,作者對鹭鹚的特意描寫,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在表達自己的心境。
首先,作者有意借鹭鹚表達自己内心的孤獨,這很好地契合了他被貶的身份。作者被濁世所棄,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情,所以當他在甯靜的自然界中,看到鹭鹚的身影的時候,也就仿佛遇到了知音一樣,瞬間被感染、打動。這裡的鹭鹚又被拟人化,使人與物之間産生“共情”,顯得格外親切可愛。
其次,作者寫鹭鹚,也是在以含蓄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以及自己歸于淡泊、豁達的情懷。自然之美被作者看在眼裡,愛在心裡,所以這樣的至純心境,也隻有來自大自然中的鹭鸶能夠讀懂。
其三,詩中的鹭鸶與俗世中的那些追名逐利、排擠他人的奸妄形成鮮明對比。鹭鸶的美好形象反襯了奸妄的醜陋形象,将作者内心對濁世、對奸妄的藐視與抨擊充分表達出來。
此詩在唯美的語言之下,有着飽滿的哲理與铿锵的力量,細細品讀後,方覺詩味之永,真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好作品。
閑身不計人間利,且泛扁舟看夕陽;各位看官,當讀完王禹偁的這首詩,不知你是否也喜歡其中的意境與韻味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閱讀感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