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女的沒剪過杜梅頭,沒有哪個男的沒有暗戀過江珊。”這句話雖略有誇張,但也反映了江珊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受歡迎程度。
1994年,一部隻有8集的電視劇《過把瘾》風靡全國,讓國人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時髦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也讓當時隻有27歲的江珊,一躍成為“國民初戀”。
《過把瘾》杜梅
江珊從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的成名,過于順遂。
因為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江珊是在充盈着音樂與表演的環境中長大的。尤其是在父親被調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後,她幾乎将當時北影廠的内部參考片、資料片、外語片看了個遍。
江珊與父母
不知不覺間,江珊對電影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除此之外,她初中就進了中國少年合唱團,成為第一批合唱團成員,一唱就是三年。
高中畢業後,江珊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與北京人藝合辦的表演班。
江珊舊照
在班裡,江珊仍舊是“别人家的孩子”,輕輕松松,就能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一點,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證實。
對于表演系學生來說,“點燈熬油”寫本子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常态,而這時候,江珊往往是在外面瞎玩。
江珊(右一)大學時期
每次從外面回來,想到第二天的作業還沒做,江珊就會去“騷擾”何冰,求他帶帶自己,給自己一個角色,然後嘻嘻哈哈回宿舍了。
讓何冰多年來始終意難平的是,第二天上台表演完,老師把江珊一頓猛誇,還讓她先休息一會兒,轉頭便朝着何冰咆哮:“何冰你能不能用點功啊!”
中戲87級表演班(前排右三為江珊)
江珊的這種幸運,一直延續到她開始工作。
她大二便開始接戲,相繼參演了《巴黎來的槍手》《北京,你早》《有人偏偏愛上我》等多部影片。到大四那年,她已經是電視劇裡的女一号。
畢業前夕,江珊還同時收到了北京人藝和新加坡某唱片公司的邀請。
《愛在雨季》海報
不過,江珊的“自由散漫”帶來的弊端也在此時慢慢顯現出來。
為了能自由發展,她不顧父母和好友陳小藝、徐帆等人的勸阻,拒絕了北京人藝的鐵飯碗,選擇了唱片公司。
然而,她最終也沒有以歌手身份出道,原因說出來甚至有些“可笑”——她不喜歡唱片公司給她起的藝名“江麗娜”。
于是,江珊自由自在地開始了“個體戶”闖蕩娛樂圈的路。
江珊舊照
這條路并沒有很難走,1993年,她經由中戲的台詞課老師王志文介紹,走進了電視劇《過把瘾》劇組。
第二年電視劇播出,江珊徹底火了,她與王志文成為了當時最受矚目的熒屏CP,二人合唱的主題曲《糊塗的愛》,賣了40多萬張,要知道,劉歡的原唱版本,也隻買了幾萬而已。
《過把瘾》杜梅、方言
緊接着,江珊簽約星碟文化發展公司,12月便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隻愛我一個》,專輯中那首《夢裡水鄉》獲獎不斷。
畢業才不過三年,江珊便成為一線女星。
多年後,主持人汪涵毫不避諱地回憶:“面對江珊的美,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原諒。”
江珊演唱《夢裡水鄉》
不過,就此過上安逸穩定不折騰的人生,那就不是江珊了。
1997年春天,江珊接拍了電視劇《我想有個家》,并與劇中男演員高曙光因戲生情。認識加戀愛不過三個月的時間,江珊便決定與高曙光結婚。
這一決定,再次受到父母和朋友的勸阻,當然,江珊還是不會聽。這年秋天,她與高曙光領證,并搬到上海與其同住。
《我想有個家》海報
1998年,江珊生下女兒,兩人為女兒取名為“亦心”,合起來便是“戀”字。然而,随着激情的慢慢退去,加之長年的聚少離多,2003年,江珊與高曙光結束了6年婚姻。
也是這一年,江珊主演的《真情不眠》《征服》《大宅門2》《鐵面無私》等6部電視劇相繼播出,《永不放棄》更是讓她獲得了第22屆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和中國電視金鷹突出成就獎。
《征服》李麗
《永不放棄》杜小青
事業的成功,對于此時的江珊來說,已經不太重要。
她減緩了接戲的節奏,将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伴女兒。2007年,為了讓女兒遠離媒體的打擾,她放下事業,陪伴女兒遠赴美國求學。
《人到四十》鄭潔
陳小藝對此頗為恨鐵不成鋼:“(江珊)想一出是一出,就比如說她突然說想要幹嘛去了,你也不用驚訝。”
不過,江珊本人樂在其中。“我不僅适應這樣的生活,還很享受。除了偶爾回國拍拍戲,其他時間,我不用打扮、不用化妝,不用在意今天誰要看我、誰要拍我。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一個媽媽。那感覺太舒服了。”
這樣的生活狀态一直持續到女兒上大學。
《大丈夫》餘茉莉
2017年,江珊參加了北京衛視的綜藝節目《跨界歌王第二季》,不僅演唱了國人記憶中那首《夢裡水鄉》,演唱了風格迥異的《memory》《歌劇魅影》《愛的代價》《千年之戀》等作品,為觀衆展現了一個充滿反轉魅力的江珊。
江珊化身“貓女”演唱百老彙經典音樂劇《memory》
如此光彩奪目的“複出”,引發了媒體和觀衆的熱議,江珊卻不以為然:“我不認為我是娛樂圈的人,所以從來沒有深入過,我也沒有淡出過。我就是在工作着、生活着。”
果然,江珊還是那個江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