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中有一些還經常活躍在群衆口中的俗語、詞彙、典故,它們都有來源。其開始為人們所接受時,都很精彩,都很有道理,所以能為群衆所“約定俗成”,而廣泛流行。
遺憾的是,莆仙方言在古代很少留下文字記載。缺少文字相輔的方言,在長時間,廣地域,多人衆中使用、流傳,必定會産生音變和訛變。缺乏文字标識和糾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是人雲亦雲,乃至以訛傳訛。這樣人們語言交際,隻滿足于聽音會意,不求付諸文字表達。“阿騷講無字”的現象就是如此産生。這種語言與文字脫離的現象,如無缰之馬,時間越長跑離越遠。莆仙地處祖國東南海濱一隅,方言問題,無人去重視,去矯正。
近來,随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掘和記住鄉愁的熱潮興起,方言才頗受光顧。可是有些采集方言者,不深究,隻是據現存之音,寫不出來就以同音字代替。因此時下一些有關方言的出版物中,出現許多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文句言詞。
許多本來很精美的方言詞彙,被任意扭曲變形,變得不堪入目,造成再度更嚴重的創傷。為此,筆者認為方言研究者很有必要進行一次辨惑,努力恢複本來面目。
從9月3日起,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互聯網新聞中心承辦的人民日報客戶端“莆田發布”、今日頭條“莆田發布”、市委宣傳部微信公衆号“莆田發布”,以“《莆仙方言 點滴辨惑》,同步轉發、推送這一系列,感謝品鑒。
十五、死虎“瓦”壁
“瓦”這個音在莆仙方言中,是做為動詞。例如:死虎“瓦”壁、拍馬屁“瓦”大箍、西瓜“瓦”大爿,鋤頭“瓦”在牆角;無落(角落之“落”)依“瓦”等等。用類比法分析,很容易就推出,“瓦”這個音是依靠的意思。但是進一步追問,這個音為“瓦”,意為依靠的莆仙方言,難道就是磚瓦的“瓦”嗎?它的正确漢字應該怎麼書寫呢?這樣一問可能很少人能答得出。原來筆者也不知道,後來在書海裡四處摸索,才發現原來是“竵”字,後來俗作“歪”。
莆田僑鄉時報 圖
“鬲”為古代炊具,,三隻足,能立正。“鬲”後來發展為“咼”,《說文》:“咼,口戻(曲)不正也。”,一隻足,不能立正,“斜戻曰咼”。
“ ”和“ ”同,音guo,就是一隻足的“鬲”,即是“咼”,王念孫與段玉裁均認定“即今lsquo;鍋rsquo;字”。陸遊有詩句:“砂 煮麥人,”。以上說的都是名詞。
後來加“立”旁變為動詞或形容詞:“竵”。《說文》:竵,不正也。章炳麟《新正方言》:“今江南謂不正為lsquo;竵rsquo;。”段玉裁注《說文》:“竵”俗字作”歪”。
莆仙方言“瓦”wa就是歪斜着依靠,與“歪rsquo;wai,隻差一個韻尾i,意義又相同,立不正的東西要立起來,必須依靠他物。狐狸再狡猾,躲在彎曲的洞裡也會被獵人發現,追蹤一字方言比搜狐還難!
十六、“六加三”與“鄙十”
中國古代哲學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如數字、顔色,賦予人間的吉兇利弊的意義,其部分思維還流傳至今。就數字而言,有人忌諱“四”,因為“四”音與“死”音相近,被認為不吉。有人喜歡“八”,因為港澳方言“八”與“發”同音,“發”财人人愛。莆仙卻有人不喜歡“八”,因方言“八”與“不”“别”同音,有不能、不成之意。
本文說“九”與“十”,在中國傳統哲學思維中“九”為尊大。黃帝《素問》:“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所以“九”在中國象征至高無上,所謂“九五之尊”是也。《周易》:“以陽爻為九。”《說文》:“九,陽之變也。”柳宗元《天時》:“無營以成,沓陽而九。”集注:“九者老陽。通九,lsquo;久rsquo;老也。”“九”不但獨大,還久遠。所以民間一種賭博的“牌九”(莊籽)中把九點或合數為九(如十九)均為大,其中二塊牌“六加三”為最大,稱皇帝。為了投合群衆“好大喜功”的心理,莆田出現取名“六加三”連鎖超市,結果招徕衆多顧客,生意興隆。
與“九”相鄰的“十”,橫代表東西,豎代表南北,本來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數字,組詞“十全十美”“十分圓滿”。可是中國傳統觀念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并把“十”看做極緻,而“物極必反”。《商君書更法》:“利不百不更法,功不十不易器”。《詩·召南·标有梅序疏》:“謂梅十分皆落。”梅開十分已盡就要落,言事物達到極度就開始衰落。中國哲學追求“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最佳境界。所以“牌九”中“十”或合數為十和十的倍數為最小數,稱之為“鄙十”。莆仙方言中有這樣熟語:“七孔頂三”(原來有七點的牌,又碰到三點的牌)和“謠假三七低”(假說自己處在十分不利的局面,以引誘對方押更多的注)。這些非常通俗的話,不了解其詞源,就很難準确理解其本意。
十七、“捲”與“拐”
物件底不平,放置不穩,需要用另一物作墊,使之平穩,莆仙方言稱之為“guai”上聲。這個“guai”的莆仙方言上聲,漢字該怎麼寫呢?有人寫做“卷”,筆者認為不對,應寫做“拐”。
理由是:首先,“卷”上聲是“捲”的簡化,帶前鼻音,隻在莆田城涵一帶“卷”(白讀)與“拐”同音,大部分地方“卷”(白讀)與“拐”不同音,這情況與上文“楊”、“姚”不同音一樣。其二,“卷”是因物太長使之變短,是自身形狀的改變,而“guai”是借助他物,使不平為之平。這和漢語中的“拐”同音同義。
“拐”的原義是拐杖。《廣韻》:“拐,手腳之物枝也。”《龍龛手鑑》:“拐,俗,正作柺,老人杖也。”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劉跛子,青州人,拄一拐,每歲必一至洛州看花。”由拐杖之義延伸為跛行——一腳長、一腳短,走路不平的樣子。《西遊記》第一回:“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呀走了兩遍。”姓李的瘸腿仙人拄着鐵拐,稱之為“李鐵拐”或“鐵拐李”——“鐵拐”既有代指之意,也有功能之義:用“拐”使之跛腳好走。這個“拐”正符合莆仙方言中不平使平的“guai”上聲。
《廣韻》
物件(例如桌腳)不平,需要用另一物把短的腳“拐”起來,而不是把它長的腳“卷”起來。所以筆者認為應寫做“拐”。
責任編輯:王 敏 沈 琳 陳恒山
值班主任:林雙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