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花呗”、京東白條,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但“美團月付”是什麼呢?
美團月付是由美團官方推出的小額信用支付産品,是由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美團旗下小貸公司)及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提供的在線消費金融服務,在經過一年的試運營後,于今年5月29日正式上線。這是美團向個人用戶提供的一款“本月消費,下月還款”體驗的提前消費工具,有免息期,還能在美團、美團外賣、大衆點評等使用場景内疊加使用優惠權益。
這款産品因特點、性質、定位上與支付寶的“花呗”相似,也被外界稱為美團版的“花呗”。業界認為,美團月付是繼螞蟻金服“花呗”、京東白條、蘇甯金融任性付等諸多信用支付方式後,信用支付市場的又一有力競争者。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小額信用支付産品能有效提升用戶的消費欲望,這也是美團推出月付這個功能的主要原因。據悉,在美團月付試運營期間,月付用戶的美團訂單量平均上漲超20%,交易金額提升超15%,用戶對月付的使用意願在不斷增強。
在美團興緻高昂地推出新品的同時,用戶對于産品的質疑和投訴卻沒有減少。在“黑貓投訴”平台,關于美團月付及相關産品的投訴量累計近千條,内容涉及“不知情開通了月付”“亂扣費”“無故扣款”等。而在微博平台,吐槽美團月付“莫名其妙”開通的也不在少數。
無緣無故開通了美團月付
《消費者報道》通過“黑貓投訴廣東站”聯系了夏女士,她表示近期也被莫名其妙地開通了“美團月付”。
6月3日,夏女士開通了“極速支付”功能,類似于小額免密支付,提交訂單後會直接快速支付。她告訴記者,當時自己并沒有開通美團月付。而開通極速支付功能後,夏女士就一直使用美團外賣App點外賣,極速支付一直從她的“花呗”裡扣款。
而到了6月8日,夏女士稱自己像往常一樣用“極速支付”提交訂單,沒有付款流程,卻直接出現了點外賣成功的頁面。随後她就收到一條短信,提醒她訂單已經從美團月付裡扣錢了。“中間沒有任何通知告訴我開通美團月付的功能”,夏女士強調,自己也的确沒有任何點擊開通美團月付的操作。
當時夏女士感到不妙,她立馬把外賣訂單退掉,然後找到美團客服詢問此事。客服不懂回答,便找了一位據說是金融部的負責人解答。夏女士稱,這位負責人态度特别敷衍,還堅稱美團月付功能是夏女士“自己沒注意開通的”,始終沒有給出讓人滿意的解釋,解決方法隻是讓夏女士關閉這項功能。
夏女士告訴《消費者報道》,自己做過借貸相關的工作,去年她到銀行打征信,看到有一條查詢記錄,根據記錄得知是“美團生活費”查詢了她的個人征信記錄,而且“美團生活費”也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了2萬元左右的額度。因此,她對這次美團月付的悄然開通表示很不滿,當時她還咨詢客服是否會影響征信,但客服表示這款産品不上征信。夏女士又提出疑問,如果這産品不上征信,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呢?
夏女士還告訴記者,幸好她沒有對短信設置騷擾攔截,才能看到美團那條提醒短信。“萬一有些人的手機設置了短信屏蔽,屏蔽了美團發來的提醒信息,不知道自己開通了月付功能,甚至錯過了還款,這不就影響個人征信嗎?”夏女士擔憂地表示。
據了解,開通美團月付的門檻極低,隻需滿18周歲,完成實名認證就有機會開通,而正常開通、使用不影響征信。
類似的情況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并不少見,《消費者報道》也聯系了一些反映在不知情下開通美團月付的用戶,部分人表示美團已解決了問題,他們也按指示關閉了月付功能。
記者在6月17日用新的手機号碼進行測試,在付款階段暫未發現app會引導自動開通美團外賣,未知是否與app的版本或與使用頻度有關。但在測試中不難發現,一旦使用了美團月付後,app就會默認為用美團月付優先支付。如果需要關閉,在app首頁開始點擊,大概需要5步才能關閉,關閉前會提醒用戶消費訂單要還清。
一鍵領取權益,你會閱讀冗長文件嗎?除了部分用戶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月付功能,在其它方面,美團月付也被外界所诟病。在月付開通界面當中,“領取權益” 按鈕下方有兩個文件,一個是《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另一個是《美團金融隐私政策》。
▲美團月付申請頁面
對于這兩份文件,美團還寫道:點擊即閱讀并同意。也就是說,隻要用戶點擊了“領取權益”的按鍵,美團就認為用戶閱讀并同意了這兩份文件,不需要另外“勾選同意”。
在《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中,App以默認選擇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戶同意,可被認定為“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是不合規的。對此,法律從業者、知名法律博主郭小明認為,美團月付的申請頁面屬格式條款,消費者要麼不同意,要麼同意,同意之後如果認為有些條款有問題,可以起訴合同糾紛來解決。
“違法違規收集信息是指沒有約定或者法定的權利來收集,但是如果是用戶同意平台收集的,就不是違法。問題在于,它的合同裡面,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合法的格式條款,這個在用戶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起訴要求認定相關格式條款無效。” 郭小明補充道。
但究竟有多少用戶會仔細看這兩份冗長的文件呢?況且提示閱讀的字體也比較小。
郭小明表示,純粹從法律角度來看,平台的做法沒問題,合同條款放在那裡的,是用戶沒去看是不能怪平台的。“這就是平台使用的伎倆,也是不合理的地方,但嚴格來說并不違法。”
除此之外,也有人質疑美團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以及合作金融機構未明确告知等等。
在信息收集方面,《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提及,用戶同意并授權服務商和/或美團收集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個人身份信息、電話号碼、聯系人信息、第三方支付機構身份認證信息等);在美團相關網站、App等産生的任何信息;财産信息(财稅信息、房産信息、車輛信息、基金、保險股票、信托、債券、互聯網金融等投資理财信息和負債信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留存的任何信息(戶籍信息、社保信息、公積金信息、稅收信息)等等八大類。
▲《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提及會收集的信息
根據《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規定,收集的個人信息的類型應與實現産品或服務的業務功能有直接關聯;直接關聯是指沒有上述個人信息的參與,産品或服務的功能無法實現。而美團月付動辄收集八大類個人信息,這不禁讓人質疑:搜集這麼多信息,是不是都符合“與業務功能有直接關聯”?
對此,郭小明表示,這個需要具體分析了認定,美團月付屬于金融服務類的平台,涉及到預借資金、貸款之類的,收集哪些信息有必要,消費者和平台會有各自的不同認知和主張,消費者有異議,隻有通過向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或者向法院起訴。
郭小明還表示,在收集這些信息後,平台有義務進行安全保密和管理,不能擅自和違法使用。那用戶的個人信息共享給誰了呢?《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裡寫道是“美團小貸(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及合作金融機構”。而美團小貸可自主決定合作的金融機構,無須征得用戶的認可。
沒填任何信息,強行發信用卡?成都的陳女士在《消費者報道》微博後台爆料稱,自己竟被美團“強行發卡”。
陳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正在使用美團外賣App,然後忽然彈出一個窗口,她瞄了一眼發現是跟辦理信用卡有關的。“因為我不需要辦理什麼信用卡,所以我趕緊關閉了頁面”,陳女士告訴本刊記者。
然而很快,陳女士就接到一條上海銀行發來的短信,稱她申請辦理的上海銀行美團信用卡于5月8日通過審核,信用額度為20000元。
第二天,另一條來自上海銀行的短信也發過來了,告知她信用卡已經寄出,将在三天内寄至她的家庭地址。
“真的是莫名其妙,我什麼信息都沒填,就直接給我寄過來了”,直到現在陳女士還對這事摸不着頭腦。
在陳女士看來,美團這種行為就是強制性地給她開卡,于是她上微博吐槽美團。随後,有美團的工作人員在微博私信了陳女士。
原本以為工作人員是來解決問題的,沒想到卻是來說服自己的。在私信對話中,美團員工稱這是上海銀行和美團合作的一張聯名信用卡,在美團上點外賣、到餐支付等場景會收到相應的辦卡邀請,還表示陳女士是受邀填寫了相應的申卡信息,讓陳女士再回憶一下。而陳女士則強烈回應道,自己什麼信息都沒有填。
讓陳女士生氣的是,工作人員無視了她的回應,反而強調信用卡會有一些外賣、到餐類的優惠活動,有勸說她激活使用的意思。
而陳女士堅決表示,她不需要信用卡,随後,美團讓陳女士撥打上海銀行熱線95594進行注銷。但陳女士告訴記者,這個電話她根本無法打通。
目前,這張卡還躺在陳女士家裡,陳女士說她不會去激活這張卡,也不敢再點開美團外賣App看一下到底如何處理,“怕再給我彈出個什麼東西”,陳女士無奈地表示。
陳女士告訴《消費者報道》,自己已有常用的信用卡了,根本不需要再辦理。況且自己非常重視征信問題,她擔心這種“莫名其妙”的信用卡開通方式會對她的征信造成不良影響。
對于是否存在未填個人信息便開卡的問題,《消費者報道》向美團公司發送了采訪函件,函中也詢問美團采取了何種措施以保障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等權益,但在截稿前仍未收到對方任何形式的答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