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禅茶一味小罐茶

禅茶一味小罐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7 12:41:46

禅茶一味小罐茶(圓悟克勤與禅茶一味)1

如果能夠找到圓悟克勤寫的“禅茶一味”這幅字,我們也要複制後把它挂起來,也要對我們的老祖宗行禮。喜歡茶道的人,需要有點儀式感,日本茶道為什麼到了後面有一點宗教儀式感呢?因為這中間充滿着一種敬意,體現出對祖師的崇敬與對自然的尊敬。——純道題記

圓悟克勤生于一零六三年,一一三五年圓寂,他就是首先寫下了“禅茶一味”的中國禅師,我們剛才說榮西是什麼時候去大宋國的?公元一千兩百年前面,不到一點點,說明圓悟克勤要比榮西還要早兩代到三代人。圓悟克勤為什麼會寫“禅茶一味”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回過來說茶道的精神了。

圓悟克勤是四川崇甯縣人,弘法在四川湖北一帶,晚年主要在成都,皇帝多次召他到宮裡,請他講法,所以賜紫衣給他,名号叫 “佛果禅師”。後來又給他一個賜号“圓悟禅師”,最後圓寂之後又給了一個谥号“真覺禅師”。我為什麼要查這幅字呢?我還很好奇他的題款是用什麼名字提的。他有可能用克勤,也有可能用佛果,也有可能用圓悟,不可能用真覺,因為這個名字是他圓寂之後以後才有的。現在我們統一稱他叫圓悟克勤,圓悟是皇帝賜号,克勤是他原來的法号。他寫這幅字的源頭,融合了我們中國傳統國學儒釋道三家。中國人的智慧是什麼呢?禅脫胎于佛教,但是中國人有道教,還有儒教,他們不一定能夠接受佛教,但是他們能夠接受禅宗。所以道士也坐禅,那麼儒士,儒家的學徒也坐禅,坐禅是他們都可以接受的,所以這個“禅茶一味”大家都歡喜。

圓悟克勤寫的這本書:《碧岩錄》,我今天帶來了,這麼厚,它是講什麼呢?我們古代的禅宗主張,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就是不想通過文字傳頌,因為文字不能真正會意,它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但是禅宗留下的文獻是最多的。公案就一千七百多個,很多人看不過來,所以這位圓悟克勤就在自己的寺廟裡面,相當于辦了一個“佛學院”,他來講這些公案,講中間最重要的公案,講了一百個。講公案的時候學生們把他講的内容記下來,就變成了這本書。所以,大家如果對禅宗公案想了解,你一千七百多個看不過來,那你先看這本《碧岩錄》,一百個公案。圓悟克勤有個學生,叫大慧宗杲,覺得禅宗不是主張“以心會心,不立文字”嗎?他就一定要把這個《碧岩錄》燒掉,是後來重新刊印才保留下來,否則我們就看不到他的精彩内容了。

圓悟克勤寫這個“禅茶一味”的源頭,又來自于一個趙州和尚,叫從谂禅師。在湖北的,當時這個寺廟叫觀音院,就是現在的柏林禅寺。這位趙州和尚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案,是什麼意思呢?有一次,一個和尚領了一個新來的和尚,外面來的雲遊和尚去見趙州和尚,那麼趙州和尚就問他:“你以前有沒有來過這裡?”他說來過,結果趙州和尚就說:“吃茶去!”後來,又來了一個新和尚,趙州和尚也問他:“你以前有沒有來過這裡啊?”他說我沒有來過,趙州和尚又說:“吃茶去!”。有個院主就去問趙州和尚,為什麼來過你讓他吃茶去,沒來過也讓他吃茶去?趙州和尚一聽,就說:“你過來,你過來!”這個院主就跑到他跟前去,以為要講什麼道理,結果又是聽到的又是:“吃茶去!”。

三句“吃茶去!”,就是一個最著名的公案。那麼,這個公案很多人很難理解,到底這個公案是什麼意思呢?我這裡稍微做點解釋,他就是點明不要執着來過沒來過,所有的實物不要向外求,要向内求,吃茶中可以悟道。什麼意思呢?你來這裡幹嘛,你不是來學禅道的嘛,因為這是禅宗寺廟,你去喝茶,自己去悟、自己去參啊。你一邊喝茶你就可以悟出很多道理來。要自己向内求,不要來問我,他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喝茶就變成悟道,就有了“禅茶一味”的一個源頭:來自趙州和尚。

然後,到了第二步,有一個夾山和尚,他叫善會,是唐代的禅師,比陸羽的年代要晚一點,晚兩三代人。他傳法弘法,也有很多的信徒圍着他,聚兩百衆,即兩百個弟子,并自成一個農禅基地,種了很多茶。他說過“有眼不窺天子樂,目前且取老僧歌”。他寫了很多東西,有很多公案。在公案裡面有一句話,這句話非常關鍵,隻有兩句,非常出名,叫:“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前”。什麼意思?我們如果把它細分一下,這是一個如此讓人着迷、如此令人向往的禅境!

“猿抱子歸”,非常祥和,天慢慢就要暗了,我要回家了。大自然當中,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滿目看到的都是青嶂嶺,不是大樹,就是茶樹,非常寂靜,萬籁俱寂。正在這個時候,鳥銜着落花回到了碧岩泉旁邊去。如果 “猿抱子歸”是我們看到的平面上發生的事情,那麼“鳥銜落花”飛過天上,就是立體的世界了,你隐隐約約可以聽到它的叫聲,以為是萬籁俱寂,所以稍微一個叫聲,就那麼動人。“鳥銜落花”回到了碧岩前,又從天上來到了地下,這個泉是幹嘛的?是煮茶的天下第一好水。

圓悟克勤正是取了這個碧岩泉上的字,出了這本《碧岩錄》,是這麼來的。所以,我們看環境時,覺得很好,就會有一種禅味、禅境,其實最原始的表述就是這兩句話,大家可以找個書法家寫出來,在家裡一挂,你就生活在禅境之中。雖然不是身臨其境,想一想都那麼優美。“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前”。所以圓悟克勤就有了第二步,第一步是趙州和尚的“吃茶去”,第二步就是夾山和尚描述的禅意和禅境達到極緻的“夾山境”。

第三步呢,我們這位可愛的圓悟克勤,到了宋徽宗的年代時候,他到荊州去弘法,受澧州刺史之邀,他就住到了夾山去,夾山有一個靈泉禅寺,圓悟克勤在那邊講課,講完課以後,就有了這個《頌古百則》,他的學生就把他記錄為《碧岩泉》,一共十卷,現在就變成我們手上可以看到的這一大卷。

所以從“吃茶去”,到“夾山境”,到圓悟克勤對這個環境的喜愛,以及對茶的偏愛,終于在哪一天觸發靈感,寫下來這關鍵的“禅茶一味”。“禅茶一味”就是高度概括了茶道的思想,你要悟道,就要喝茶,這是你的一個方便法門,茶中有禅、禅中有茶。

圓悟克勤“禅茶一味”這幅字,被帶到日本去了。以後,就出現了另外一個人,就是村田珠光。“禅茶一味”這幅字究竟是誰帶去日本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被日本的聖一國師圓爾辨圓從徑山帶回國的。剛才說圓悟克勤是在成都弘法,那麼後來怎麼傳到了徑山,不得而知。到了餘杭的徑山,很多日本人在杭州不遠處的徑山學茶道,當時徑山有很多茶會,南宋皇帝就在杭州,那裡有最規範的茶道表演。這些茶道表演與儀規,就被圓爾辨圓等日本僧人帶到了日本。帶到日本以後,這個圓爾辨圓還寫過一個《東福寺清規》,就把他把學來的徑山的茶宴的規則,在這個《東福寺清規》裡面記錄下來了。第二種說法是根據《新選昭覺寺志》記載:有日本僧村田珠光來華,參禮佛果克勤禅師,師授以《正法眼藏》,并書贈“茶禅一味”的墨寶。珠光回國時,所乘海船遭台風襲擊而沉沒。内放“茶禅一味”的墨寶、外用生漆密封的竹筒,飄流于日本本州岸邊,為一休和尚所得,珍藏于京都大德寺。這一說法實在太可疑,一休宗純是珠光的老師,學生帶回的東西成了“漂流瓶”,然後被自己的老師揀到,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

圓悟克勤禅師寫給虎丘紹隆禅師的信劄,講述了禅宗的發展史和精神,該信劄是作為對虎丘禅師證道的印可證明。信劄内容收錄在《碧岩錄》中,此件為“印可狀”的前半部。後流傳到日本一休宗純手裡,現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村田珠光,他是個和尚,早年在淨土宗寺院出家,結果違規被逐出師們,被趕出寺院。趕出以後,他就聽到有一個高僧,誰呢?這個高僧名字就叫一休宗純,就是聰明的“一休”,我們小時候看過片子《聰明的一休》,寫的就是這個和尚小時候的故事。聽到一休在京都大德寺傳禅法,他就去拜他為師,就住下來了。

住下來了以後,村田珠光也喜歡茶道,所以一休就給了他一個院子,現在就叫“一休庵”。在這個一休庵裡面,村田珠光就把圓悟克勤寫的“禅茶一味”挂到了榻榻米茶室的“床之間”的上面。所有去見一休宗純的人,也要喝茶,就會到這間房,現在叫“一休庵”的裡面去喝茶。品茶之前,對不起,人人都要先對中國這幅字拜一拜,所以中國這幅字就變成在日本非常著名,日本人都非常清楚這個“禅茶一味”的來源。恭敬地挂在茶室的壁龛中,讓客人都要先向圓悟克勤的手迹行禮,從此這幅手迹不僅作為禅門重寶,而且成為茶道的至高聖物。現在,大家應該明白,我為什麼要去找這幅字,找來以後我們也要把它挂起來,我們也要對我們的老祖宗行禮。你喜歡茶道,你總歸要有點儀式,茶道為什麼到了後面有一點宗教儀式感呢,因為這中間充滿着一種敬意。不像我們的茶館,進去是去打牌的,打麻将吵的不得了。日本的茶室有一個字:寂,非常安靜。

日本茶道中的很多規矩和清規,如同我們的佛教思想一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當然,有的人說,日本,特别是京都,處處見禅,好像吃的、用的、玩的都是有禅。其實,日本人根本沒有這個特别概念,沒有說我是學禅的,你這個東西就是禅物。道理很簡單,因為禅已經進入了他們的精神領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我說,你今天思考了嗎?你一定思考了,你從眼睛睜開就在思考,但是你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你在思考這個過程。第二個問題,請問:你用什麼語言思考的?你肯定用漢語思考的呀,除非你外語很好,你到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你才會用英文思考、用日文思考。但是你從來沒有意識到你是用中文思考的,禅已經進入了日本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鈴木大拙說,禅是日本文化的一個至高點。你們可以去看看他的書,很多人剛接觸禅,就問看哪些書比較好?你們可以去看鈴木大拙寫所有書,關于日本文化與禅的關系,當然也寫到中國文化。第二個呢,你們可以看台灣的一個散文家,叫林清玄,他寫的散文詩、散文著作,主要就是從公案中提煉,結合現實生活寫的關于禅的文字。這兩位的文字都比較通俗易懂,但也有争議,大家可以通過入門閱讀,再找一些更深刻的著作來作閱讀比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