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

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01:57:56

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三、訓诂術語1.釋義術語,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訓诂基礎知識)1

傳統訓诂學有哪些訓诂方式

三、訓诂術語

1.釋義術語

(一)曰;爲;謂之;之謂

使用這幾個術語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曰”“爲”“謂之”、“之謂”的後面。這幾個術語的作用相同,它們不僅用來釋義,而且有辨析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的功能。這幾個術語大緻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叫作”、“稱作”。

例如:

《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日琢,石曰磨。”

(二)謂;斥

“謂”和“謂之”不同,使用“謂”時,被釋的詞都是放在“謂”的前面。使用這個術語,往往是以具體釋抽象,或以一般釋特殊。“謂”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指的是”。

例如: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何晏注:“後生謂少年。”

(三)貌;之貌

這兩個術語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态的形容詞,相當于于現代漢語的“……的樣子”。

例如:

《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朱熹注:“沃若,潤澤貌。”

(四)猶

使用這個術語時,注釋詞和被釋詞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隻是近似。

例如:

《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毛傳:“側,猶匪也。”

(五)屬;别

“屬”的字面意義爲“種類”,“别”的字面意思為“分支”,它們都是用同類事物對解釋對象加以解釋,隻是表達的側重點不同。

例如:

《說文,帥部》:“蔺,莞屬,可爲席”。

(六)統言;渾言;析言;細言

兩對解釋近義詞的術語,它們常配合使用,作用在于辨析同義詞、近義詞、意義相關的詞之間的細微差别。

例如:

《說文·示部》:“祥,福也。”段玉栽注:“凡統言則災亦謂之祥,析言則善者謂之祥。”

2.破字術語

例如:讀爲;讀曰。

這兩個是破字術語,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的。

例如:

《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箋:“泮讀為畔。”

3.注音術語

(一)讀若;讀如

這兩個是注音術語,主要用于給漢字注音,在反切出現之前,注音有所謂的“讀若”法,指的就是使用這兩個術語注音的情況。

例如:

《說文·口部》:“哙,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有時,“讀若”“讀如”的作用和“讀曰”、“讀爲”相同,也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

例如:

《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讀為”“讀曰”和“讀若”“讀如”的分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後者則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時也是用本字來破假借字。

(二)如字

這一術語表示某一多音字在特定語境中按其本音(亦即常用讀音)讀。一字異讀往往表示詞義和詞性的不同,故用“如字”注音往往兼含釋義。

4.聲訓術語

之言;之爲言

這兩個是聲訓術語,用音義相通的詞語注釋,以明确被釋詞的語源。段玉裁所謂“通其音義以爲訓诂”,具有釋義和注音的雙重功能。

例如: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鄭玄注:“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5.校勘術語

(一)當為;當作

這兩個術語用來糾正誤字。其中因字形相似而緻誤者,即說明“字之誤”,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誤者,即說明“聲之誤”。

(二)衍文;衍字;衍

古籍在傳抄或刻印過程中因誤加而多出來的文字叫衍文,也叫衍字,簡稱衍。這組術語用來說明古籍中多出字句的現象。

(三)脫文;奪文:脫;奪

古籍在傳抄或刻印過程中脫落的文字叫脫文,也叫奪文,簡稱脫或奪。

(四)本作;本又作:本或作;或為;或作;一作

這組術語用來說明古籍不同版本存在異文的現象。例如:

《禮記·檀弓下》:“追然如不勝衣。”《經典釋文》:“追,本作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