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兒子的好奇心,我用最大的耐心整理和了解長城!
秦代長城
秦長城圖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維護和鞏固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安全,秦始皇陸續采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規模修建萬裡長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甯省),蜿蜒一萬餘裡”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裡長城之稱。
秦始皇長城大緻為:西起于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甯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陝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區境内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内蒙集甯、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于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長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築見稱。秦長城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維修、連接秦趙燕等
戰國長城,新築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還沒有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線軍民共同完成,後期則大力修建長城。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并諸侯,初一泰平。堕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根據當時的曆史環境,長城确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中原農業的生産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秦長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