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訓壞人的經典語錄?從前多少事,過去一場空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人教訓壞人的經典語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前多少事,過去一場空。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在人類相互的交流中,語言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說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語言,它能互相交流思想和知識,而語言的背後又蘊涵着豐富的文化和時代的精神。它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處不在,促進社會的向前發展。
很多人在被某人或者某事惹怒後,常常用語言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不平。這個過程一般都會帶有粗口,畢竟自己滿足了所謂的“瘾”。但在古代的文言文是一種比較“文雅”的文體,所以他們的言語之間都透露着一種雅氣,這包括罵人的時候也是如此。
品史君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了古代的6句“罵人話”,損人程度達到極緻還不帶髒字。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是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當時趙匡胤帶領自己的軍隊向各個國家發動進攻。從根本的角度來講,此時各國人民都應該站好立場,保衛自己的國家。可後蜀的将領們一臉狼狽,見到大宋的軍隊後直接選擇了投降。許多有志之士看在眼裡,花蕊夫人就是其中一者。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後蜀的人全部手舉白旗,對百姓的安危不管不顧。她自己被鎖在宮中無法出去,也無法獻身這個國家。但這十四萬人全部齊刷刷地卸下了铠甲,根本沒有一個男人可言。話裡話外充滿了嘲諷。
老而不死是為賊整句話為:“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所說。這個孩子幼年不遵守禮儀,長大之後對社會也毫無意義,在沒有離去之前他都是一名“老賊”。因為對社會沒有任何意義可言,絕對是弊大于利。
如今社會這樣的人很多,包括現在社會上還流傳着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老人變壞了?還是老人變壞了?許多老人因為别人不讓座就破口大罵,比如正黃旗那位,言語間充滿了歧視;有的甚至動不動就躺倒地上,一扶還要訛人,直接敗壞了整個老人群體的名聲。
相鼠有皮,人則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看到“老鼠”這兩個字,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是“負面的形象”。賊眉鼠眼、膽小如鼠、鼠目寸光等等,古代一般都用它來進行諷刺。字面意思去理解,連老鼠這樣的不堪存在都會長皮毛來遮羞,那生而為人,豈不是更應該注重一下禮儀之道?如果沒有利益,跟離去又有什麼區别?
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講究禮儀,這樣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品史君之間在觀看一次大學辯論會的時候,一位選手錯把這句話當成玩笑話,引來在場許多人的質疑。許多人也會如此,但仔細分析一下才知道其中的諷刺之意有多濃。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出自孔子之口:“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是“聖人”在曆史上的唯一一次震怒。在一次講課中,孔子發現自己的學生宰予沒來上課,随即讓人去尋找他的下落。宰予得知後不但沒有過來,反而讓這個人傳話:“老師所講的我全部學會了,不想再浪費時間”。
孔子在得知之後大怒,說出了上面的那句話。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髒土壘砌的牆面不堪塗抹,即爛泥扶不上牆。這句話後來被廣為流傳下來,成為老師們的口頭禅,用于罵那些不争氣的學生。能到這樣的程度,估計連孔子也沒想到。
品史君說在品史君看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諸如上述這樣的語句在古時候還有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并無任何不妥,但的确經不住細品。除此之外筆者還有一個問題:這些文字在古代是不是就相當于“放狠話”了呢?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