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05:09:46

【本文原創。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寫出最感人的母愛)1

文 | 江徐


母親節到了,要說關于母愛的古詩詞,首先想到的就是孟郊那首《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三十個字,很簡單,也容易理解,樸實的行文寫出親情可貴,母愛偉大。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又将出門遠行,一燈如豆,母親為他縫制衣裳。一針一線,縫得那麼嚴密,那麼結實,生怕兒子在外久滞,衣裳破了沒人補。

所謂兒行千裡母擔憂,莫過于此。

孟郊苦吟一生,寫下這首五言律詩時已進知命之年。所享母愛,最觸動他的,為何是這樣一個畫面呢?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寫出最感人的母愛)2

正如詩作中“遊子”二字,可總結他的際遇——漂泊流離,郁郁不得志。

少年喪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立志通過讀書、科考、仕途這樣一條舊時文人的老路子改變命運,光宗耀祖,報答母親養育之恩。

有人少年成名,有人大器晚成,也有人大器之質終不得成。各有各的命。

孟郊的命就很不好。

41歲,第一次進長安參加科考,不第。

當時那種心情,他說: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失意落魄的,誰還有心思梳洗打扮?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部小說,中國那個特殊年代,女孩失戀了,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吃不喝,平日那麼愛漂亮,現在任憑棉花裡的蟲子爬到身上,鑽進她的頭發裡,不管不顧。

42歲,第二次進長安參加科考,又不第。

當時那種心情,他說:棄置複棄置,情如刀劍傷。還說:死辱片時痛,生辱常年羞。科考不第,已是屈辱,而且還兩次。文人本就清高,更何況孟郊自小孤僻固執,又敏感多思。想想都難以承受,又想到了死。或許不甘心吧,選擇了繼續活下去。活着,才有可能。

46歲,第三次進長安參加科考。這一次,進士及第。否則,他很可能真的要做傻事。

寒窗苦讀,沉思苦吟,盼星星盼月亮,老天開眼,終于得償所願。為此,他寫下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人生至此,怎一個“得意”了得!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寫出最感人的母愛)3

狂喜過去,是一段漫長的等待和煎熬。因為考中,僅僅獲得一張踏入仕途的入場券而已。

四年後,他才謀得一個官職,非常小——江蘇溧陽縣尉。心理落差之大,不難想象。好友韓愈寫了一篇《送孟東野序》,近千字,撫今追昔,解他心中疙瘩,告訴他,兄弟,命由天定。

迫于生存,家裡老小等着他養活。

去是去了,實在是這一官職不如意,他開始玩忽職守。這讓詩人陸龜蒙記載了下來:“或比日,或間日,乘驢領小吏徑蓦投金渚一往。至則蔭大栎,隐叢筿,坐于積水之旁,苦吟到日西而還。”

這位孟縣尉,要麼天天,要麼隔天,騎着小毛驢,帶上小跟班,去到河邊,往樹蔭下一坐,一坐一整天,悠閑垂釣,尋詞覓句。

像他這樣翹班哪行啊?最後,索性辭職不幹了!放迹林泉,依然郁郁不得志。

同樣寫詩,别人成了詩仙詩聖詩佛詩狂詩傑,他成了詩囚。仕途,乃至人生,對他而言,好似囚籠,不如歸去。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寫出最感人的母愛)4

63歲,在朋友提攜下,孟郊帶着妻子前往漢中興元府任職參軍。途中暴疾而亡,葬于洛陽。

彼時,母親已經去世三年。

後人習慣将他與賈島相提并論,所謂“郊寒島瘦”。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倆的确屬于同一類人。孟郊去世後,賈島寫下《哭孟郊》:寡妻無子息,破宅帶林泉。哭的是孟郊,又何嘗不是他自己寒瘦苦愁的人生況味?

現在回過去看《遊子吟》,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那時,他50歲,剛到溧陽。官職雖小,開始也懷着願景,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于是把母親接到府上,以盡孝道。

又或者,當他寫下這首詩時,已經看到沒有前景的現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有對母親養育之情的感恩,有難以報答母親的愧疚,或許也有報國無門、人生無望的孤憤失意。

蘇轼讀了孟郊詩作後,這樣評價:詩從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最真最深的文字,就像這首詩,無需雕琢,足以感動世人。

最偉大最無私的母愛,就像春晖雨露,普澤萬物,不求回報。

蘇轼最溫馨的古詩(寫出最感人的母愛)5

【作者簡介:江徐,80後老少女,自由寫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本文原創,嚴禁轉載、抄襲。圖片來源于網絡,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