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不時可以尋訪到宏偉壯觀的各種祠堂。祠堂作為先祖崇拜與神靈崇拜的産物,是中華民族先民精神和英靈栖息的殿堂。祠堂是曆史的教科書,閱覽祠堂,如同閱覽一卷綿長的曆史畫軸……
一.引子
祠堂,舊時又稱為“祠廟”或“家廟”,多建於墓所,故把祠堂稱為“祠室”。按《禮記》規定,隻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開始允許老百姓建“家廟”。後來,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先置祠於宅中,随著族丁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傳統文化不僅獨特,而且淵源流長。祠堂文化作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了高峰。從某種意義上說,祠堂文化的繁榮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曆史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具體體現。
二.祠堂概述
祠堂始建於哪朝哪代已無從考證。現存的祠堂大都經過重修, 大多保留明代以來的建築風格。即使重修或重建過的祠堂,其結構、色彩乃至雕飾,也基本保持明代以來的基本特徵。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過的祠堂,多以石料和鋼筋水泥為主,間以木質架構。這些祠堂或精巧端莊,或古樸凝重,雖然建築規模大小不一,風格亦有所不同,但它都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祠堂一般都采用由中軸線對稱布局。院落大都為三進,偶見單座、兩進、四進或五進。明代《魯班經》記載:“凡造祠宇為之家廟,前三門(山門),次東西走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後明樓、茶亭,亭之後即寝堂。”因此,祠堂一般也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享堂、寝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開辟庭院、花園,不少祠堂還附設戲台。享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最考究。寝堂為安放祖先神位或紀念對象之所,在裡頭均設有神龛。以上這些特徵标志著祠堂作為公共建築的性質得到了加強。
祠堂一般分為兩大類:姓氏祠堂(即族姓祠堂)、曆史名人專祠(即曆史名人紀念祠)。其中前者約占98%以上,在城鄉均有分布,尤其在農村更為普遍。姓氏祠堂,有“總祠堂”和“分祠堂”之别。 “總祠堂”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屬於“分祠堂”。無論建造“總祠堂”還是“分祠堂”,都是為了追祖德、報宗功,敦睦族誼,加強宗族的凝聚力,并更好地傳承血脈、延續榮光。有人将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并論,足可見祠堂地位的重要性。
1.姓氏祠堂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内部——設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龛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器;祠堂内都設有祠聯或行第序列;橫梁或四周牆壁上懸挂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個門:中門為大門,門上寫有姓氏祠堂的名稱,如“鄧氏宗祠”、“葉氏宗祠”等;左右兩邊為儀門,門上寫有“入孝”、“出悌(也做‘弟’)”字樣。另外,姓氏祠堂每隔一段時日均進行大規模的拜谒祖先的祭祀活動;每過幾年或幾十年一般都組織族人專修族譜。
由於宗族的凝聚力往往來自宗族的實力。在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一人得道,同族皆榮,祠堂的規格也遵循王法制度,族中有人金榜題名或“青衣換紫袍”,那麼這個宗族建造的祠堂就能“豎旗杆”、開“三山門”、設置“門當戶對”,各種設置還要與其官位相應。
2.曆史名人專祠
曆史名人專祠是官方或民間為國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紀念性祠堂,有别于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曆史名人專祠一般不進行族姓的祭祀活動(但有的群衆也上供品或進香,舉行非集體的祭祀儀式),不設神主龛、神主牌,也不修族譜,僅為了弘揚曆史名人的功績、品德、氣節等。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同時,常陳列與名人有關的研究資料、著述和文物等等。此類祠堂的形制與姓氏祠堂相似,建築風格也比較傳統,形制卻較小。但現代曆史名人專祠與古代曆史名人專祠的建築形式、風格卻有所不同。有的曆史名人專祠還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曆史名人專祠雖然在數量上無法與姓氏宗祠相比,但其曆史意義卻遠在一般宗祠之上,它大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祠堂文化
祠堂在地方文化中别具意義。由于它是最重要的建築形式之一,往往集中了一族人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成為所有建築藝術和各種工藝藝術的精華标本,是蘊涵豐富内容的珍貴文化遺産。
因為古代村落是由一個家族逐步繁衍發展而來,這種濃縮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記錄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變遷,具有強烈的宗族色彩,因此可以說,祠堂是所有鎮、村中最靈動的部分。在以血緣為坐标的宗族關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假如讀懂了祠堂,也就讀懂了祠堂文化,乃至民俗文化的真谛。(來源:祠堂文化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