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亮
沈巍離家二十六年後,“流浪大師”,火了。這兩天刷屏的,是一言行古風,引經據典,卻破衣爛衫,蓬頭垢面的邋遢流浪漢。
之前,網上也火過幾個。眼神犀利,“宇内究極華麗第一極品路人帥哥”的“犀利哥”;青島一火災現場鏡頭閃出的俗豔女裝,異裝混搭,“妖孽奇葩”的“大喜哥”。名噪一時,又歸于沉寂。現在輪到這位談吐不俗,酷愛閱讀,拾荒為生的沈先生。
“對話上海‘流浪大師’:曾被關精神病院”(3月20日澎湃新聞)。開口對談,邏輯清晰,頗具見解,和風餐露宿,流浪拾荒,囤積廢品,形成刺目反差。所有戲劇性強沖突,都是流量飙升,網絡爆紅關鍵。
網絡經濟,流量換錢,這自然是直播網紅提錢寶庫。自從爆紅,各地播主、微商、創客,蜂擁蟻聚,呼嘯堵門。沈先生反寸步難行,苦不堪言。
媒體跟進,更多信息披露後,能得出一個相對靠譜結論。沈先生,不是傳說中複旦高材生,非名校畢業,也非因妻女車禍喪生而精神失常,被單位開除。隻因家境不好,愛撿垃圾換錢,久之有了囤積癖。這在世俗眼中,自是精神不正常。所以病休二十多年。後因執着于垃圾分類苦行僧生活,而與家人鄰裡不和,離家流浪。
單位一直未斷工資,拾荒并非為錢,而是踐行理念。還提到和父親“宿怨”,很像《都挺好》裡明玉:心儀專業不被許可,理念不被認同,負氣離家。不過一個女主光環,貴人相助,步步高升;一個世俗現實,拾荒流浪,幕天席地。
難得的是,他一直認識清醒,不斷強調愛讀書看得多,不等于水平高。反是隻在課本翻過論語第一篇《學而》的不學無術“文盲”網友,襯得看《左傳》《戰國策》的沈先生博學多識,俨然大師罷了。
網絡圍觀和現場觀瞻,有心懷善意,真心覺得遇到隐居“大師”,世外“掃地僧”,特來一睹風範的。更多或還是存心不善無謂幹擾,過度消費,當“孔乙己”取笑,順便直播賺錢。
就如沈巍金句,善始者衆善終者寡。幾十年來,雖有囤積之嫌,但一直垃圾分類,善始善終,知行合一,僅此也值尊重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