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行政機構,總體上來說都有隸屬關系,省管道、府、府管州縣,州縣管百姓。但是我們在仔細研究“道”這個機構時,又往往會産生兩個疑問:道與府是什麼關系?道員與知府品級相差僅一級,為何道員比知府的權力卻要大很多?
這兩個問題是沒有标準答案的,嚴格上來講,道與府并不一定是上下級關系,以權力而言,道員與知府也未必就相差很多。因為同樣是道員,決定身份地位的,關鍵還要看兼銜。
道這一機構的曆史沿革
道的出現比較晚,大約在明景泰時期。道有分守道、分巡道、專職道之分。由布政司衙門派出的道稱分守道,分守道的特征是長期駐守某一地方,和知府的性質是類似的;由按察司衙門派出的道稱分巡道,主要是巡查某一地方;專職道主要是管理某一具體行政事務,如鹽道、河道、海關道等等。
明代及清初時期,道員的品級是不固定的,以分守道而言,一般都是布政司衙門的參政、參議擔任。分巡道則是按察司衙門的副使、佥事擔任,這樣道員的品級就要根據原銜而定。
此外,有些道的原職還是京官,由掌印給事中、都察院各道監察禦史擔任,這樣一來,清初時期道的品級就比較混亂。到了乾隆時期形成定制,省去了道的原職,一律改為正四品,又因知府原為正四品,容易與道員混淆,固降知府為從四品。
乾隆二十八年,上谕中說得很明白:道員裁去布、按二司兼銜,統為正四品,知府乃其所屬。這似乎也明确了道與府之間的上下級關系。故而,我們說知府是道員的上級,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
清代道的具體職掌情況清代共有多少個道呢?每一時期設置無常,但按照《光緒會典》的記載,全國設分守道20員,分巡道72員。道的轄區有多大呢?這個也不固定,有的道隻轄一個府,多的則有轄有三、四府。
從行政區劃上來講,清代全國共設有188個府(清末新疆、東北設省,增至215個)。有些府是沒有被劃入道這一轄區的,故而這些府的直接上級就是布、按二司。尤其是很多省府,大多與道平級。
在一個道管轄之下的某一個府或幾個府中,從行政級别上而言确實有隸屬關系,道按規定可以節制知府。但實際情況又有一些微妙,前面提到,道最早是布、按二司派出駐守某地或巡查某一地區的長官,與現在的省級特派員很像。
而布政司衙門主要分管的是錢糧,按察司衙門主要分管的是刑名,所以道自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被賦予了分管錢糧、刑名的主要職責,而具體的行政、民政事務,還是知府說了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内,道員與知府的權力相差并不大。
然而問題同樣存在,道員與知府雖然都是某一轄區的最高長官,但他們在法律層面上都沒有被賦予兵權。按慣例,清代在全國各地分别駐守有八旗、綠營軍隊,道員衙門和知府衙門是沒有兵丁的,平時抓個人犯不是問題,而要是遇見大規模的民變或是平定匪亂,就要向省裡打報告,然後由當地的駐軍配合官府予以彈壓。
清代的文官和武官屬于兩個系統,雙方不配合甚至有抵觸也是常有之事。所以乾隆中期以後,朝廷意識到地方上存在這樣的漏洞,便規定有些重要地區的道員加“兵備銜”。
這個兵備銜很重要,有了這個頭銜,就可以節制當地的綠營軍隊,各級軍官都要受其節制。而知府是沒有這個頭銜的,所以與道員的地位逐漸拉開差距。說起這個兵備銜,還要補充一下。明代有“兵備道”這個職務,但清代不設,都是加銜。同樣是兵備銜,又有“兵備銜”與“整饬兵備銜”之分。
兩者的區别在于,兵備銜是指非戰略要地之轄區,通常都在中原各省份,如山西河東道,駐運城兼兵備銜;蘇松太倉道,駐上海兼兵備銜。需要注意的是,省城各道一般是不兼兵備銜的,因為主管軍事的都是督撫,如江甯蘇州道駐省城蘇州,直隸清河道駐保定,都不帶兵備銜。
整饬兵備銜,一般都加在軍事要地,邊疆地區的省份較為常見。如直隸熱河道,甯夏道、新疆鎮迪道等等。東北地區情況又不一樣,因為實行的是特别官制,所以該地區的道員往往還兼任“參領”,可以節制當地八旗駐軍。
此外,乾隆以後,道員的職掌範圍也在不斷得到提升,有的還要兼管驿站、水利、屯田、海政,稀釋了原來本歸知府職掌的一些權力。所以越到後期,道員的權力越大,盡管與知府僅有一級之差,但地位則要顯赫得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