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之餘談成語—明日黃花
文/張雪風
曰:明日黃花,乃漢語成語也,拼音是míng rì huáng huā,意思是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出自宋·蘇轼《九日次韻王鞏》。
對于明日黃花,不能望文生義。有人認為“明日”尚未到來,怎麼就已過時了呢?确實會産生很多疑問。讓我慢慢與大家道來,這條成語的源頭是蘇轼,在詩《九日次韻王鞏》中說:“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這“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也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而過了重陽,菊花開始凋零,所以就引申出過時的意思來了。
然而,人們對這類字面義看上去好像沒有難點的成語,而“明日”與“過時”又很矛盾,似乎聯系不到一起,于是便有了改寫的“昨日黃花”。這“昨日黃花”其實是望義生文的,望“過時”之義,生“昨日”之文,而其中“黃花”的意象似乎已被淡出。“昨日黃花”與“明日黃花”的使用,那是南轅北轍,驢頭不對馬嘴。
明日乃指,重陽節後,指的是九月初十。黃花也,即指菊花。也就是重陽節過後的菊花。古人講究重陽節賞菊花,重陽過後,賞菊就沒有多少興味。比喻遲暮不遇之意。後來也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
宋·蘇轼《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兩句意思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還是趁這菊花盛開的重陽節日賞花為好。因為,倘等到“明日”,重陽已過,不但人觀之無趣,恐怕飛舞的彩蝶看了那過時的菊花也會犯愁的。”
如此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