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酷睿的性能很猛,遊戲本(高性能本)端,i7 12700H較R7 6800H優勢巨大。不過那個“市場規律”還在,就是同等對位的酷睿H機型比銳龍H款貴一些,于是就有很多消費者問我們:i5 12500H和R7 6800H比誰的性能更強呢?
我們很清楚消費者的想法:i5 12500H和R7 6800H機型的價格相仿(相同顯卡情況下),如果這兩位能打個五五波,那從處理器性能層面,自然就會選擇酷睿i5——畢竟英特爾處理器更穩定!
但技術面兒上說,這似乎有難度:兩者同為16線程處理器,其中i5 12500H為4P核8E核混合架構(俗稱4大核8小核),而8個E核(也就是8個線程)的頻率都較低(最高3.3GHz);而R7 6800H的每個核心、每個線程都能跑在4GHz以上。
當然了,理論歸理論,最終還是要靠實踐來檢驗。隻是,這次PK對酷睿H平台稍有些不公——我們隻弄到了3050顯卡款的聯想拯救者Y7000P 2022(i5 12500H/RTX 3050);而R7 6800H機型為華碩天選3,搭載的是RTX 3060顯卡。雖然兩者的處理器性能都是充分發揮了的,但在“結合獨顯加速的應用”中,酷睿H i5平台會處于劣勢——是場“非對稱PK”,各位就擔待一下啦。
聲明:文中所有測試軟件均為實際使用、真實測試,且皆取其最佳成績,測試不代表任何品牌方立場。
PK機型:
聯想拯救者Y7000P 2022:
i5 12500H/RTX 3050/2×DDR5 4800/PCIe4.0疾速SSD
華碩天選3:
R7 6800H/RTX 3060/2×DDR5 4800/PCIe4.0疾速SSD
▼下面直接進入PK環節,先基準,後應用▼
●CPU-Z基準
結論:多核R7 6800H勝,單核i5 12500H勝
CPU-Z基準測試中,多核成績R7 6401分,i5 6294分,R7領先1.7%;不過單核成績R7隻有637分,i5為708分(當然肯定是P核性能),i5領先11.1%。
●Cinebench渲染測試
結論:R7 6800H與i5 12500H各有勝負
Cinebench R15/R20/R23都是基于3D建模和渲染軟件Cinema 4D的單幀渲染版,隻是複雜程度不同,所以渲染的時長有所不同。注意,部分Cinebench測試中有單核渲染測試,但毫無意義——因為實際的渲染工作耗時都很長,恨不得都用“渲染農場”完成,單核表現在這裡沒有價值。
在Cinebench渲染測試中,考驗短時爆發性能的R15項目,R7得分領先5%;但在耗時稍長的R20和R23項目上,i5 12500H則分别領先4%和6%。
●Cinema 4D動畫渲染
結論:R7 6800H勝出
盡管Cinebench R23已大幅拉長了渲染時間,但終歸隻是“單幀渲染”,而實際的3D渲染大多是動畫形式的,所以,讓我們用真實的Cinema 4D動畫渲染來看看誰的效率更高。我們渲染2秒共計51幀汽車動畫(每秒25幀加上首幀),看看誰的耗時更少。
▲這個動畫渲染隻吃處理器裡面的CPU部分資源,考驗頻率和核心數量。在這個項目上,核心數和線程數更多的i7 12700H(16分38秒)雖可輕松勝過R7 6800H(20分12秒),但i5 12500H由于我們之前說的原因(線程相同,但一半的線程頻率更低),耗時用了21分31秒。R7 6800H比i5 12500H少耗時6%。
●Blender 2.79b 3D渲染(單樣張)
結論:i5 12500H勝出
當然了,3D建模和渲染并不隻有Cinema 4D。近兩年Blender也飛速崛起,而且它可調用多種渲染引擎,比如CPU渲染引擎、GPU渲染引擎,甚至還能同時利用CPU和GPU。當然,我們是要進行處理器性能PK,所以依然選擇CPU渲染。
▲我們先采用沿用多年的Blender2.79b進行官方樣張BMW的渲染,i5 12500H以7秒的優勢領先,微幅勝出。
●Blender 2.91.2 3D渲染(多樣張)
結論:R7與i5各有勝負
由于Blender 2.79b已是多年前的版本,其引擎效率已不及如今的新版本,所以,我們換用較新的2.91.2版Blender,依然使用CPU方案進行渲染,同時增加了渲染的樣張數量。
TIPS:本來Blender提供了批處理測試,但由于近期一直連不上其服務器,所以我們就都用“單獨安裝Blender 2.91.2軟件,然後逐個樣張渲染”的方式。
▲我們進行了四個官方樣張的渲染耗時對比,其中i5 12500H在BMW和Classroom項目上效率明顯更高,而R7 6800H則在Fishy Cat和Koro項目上勝出。總體來看,兩者的Blender渲染效率相仿。
OK,到這裡,渲染部分的性能測試完成。讓我們進入更為常見的應用項目:日常辦公、網頁浏覽,以及各種多媒體編輯。在這個部分,我們也采用先基準後實際應用的方式。
●PCMark 10基準
結論:R7 6800H勝出(非對稱PK)
PCMark 10基準是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項目,它是一個“日常應用打包測試”,裡面包含了應用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浏覽、電子表格、文檔編寫,以及照片編輯、視頻編輯和輕量級的3D渲染等。
TIPS:這裡要提醒大家,這項對比就是典型的“非對稱PK”了,因為它的部分項目會關聯到獨立顯卡,所以搭載RTX 3060強力獨顯的R7 6800H平台會更具優勢。
▲PCMark 10基準的得分,R7 6800H勝出i5 12500H的幅度為4%。如果看子項目,會發現R7 6800H大幅領先的項目主要是渲染以及照片編輯;而i5 12500H領先的則主要是生産力項目(電子表格和文檔編寫),以及視頻編輯。
▼不過,由于PCMark10的基準測試比較老,而且關聯着獨立顯卡的性能,所以我們又引入了更新的日常應用基準測試軟件CrossMark。
●CrossMark基準
結論:i5 12500H勝出
CrossMark是BAPCo公司推出的跨平台日常應用基準測試軟件,除了Windows版本,還有iOS版、MacOS(OSX)版、安卓版,可進行跨平台的比較。而它的測試隻占用CPU資源,所以能夠比較純粹地看到CPU部分的性能差異,就處理器性能PK來說,它也更公平一點。
▲而在CrossMark基準上,i5 12500H(1774分)領先R7 6800H(1661分)約7%!
●UL Procyon(Ps、Lr)照片編輯
結論:i5 12500H勝出(非對稱PK)
PCMark 10的基準測試中,按照它自己的一套标準,得出結論說R7 6800H的照片編輯得分高。但真實的照片編輯應用,主要是依靠Adobe的Photoshop和Lightroom進行的。而新進推出的UL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就正是調用這兩款軟件,進行真實的照片編輯。測試項目包含色彩、對比度、飽和度、銳度的調節,以及各種色彩特效,也包含人臉識别、照片批處理等。最終以得分呈現,得分高好。
▲UL Procyon的測試過程截圖,正在用Lightroom進行圖片批處理。
TIPS:通過測試我們發現,在該項目上,使用“混合顯卡模式”比使用“獨顯輸出模式”得分更高,兩個平台皆如此,所以最終成績均采用混合顯卡模式。再次提醒,由于R7 6800H搭載的是RTX 3060,性能比i5 12500H搭載的RTX 3050強得多,所以該項目依然是對酷睿H i5平台不太公平的“非對稱PK”。
▲不過測試結果就讓我們有點吃驚了:綜合得分,i5 12500H平台高出R7 6800H平台300多分,比例為4%。
如果細看單項成績,其實在“圖像修飾分數”上,R7 6800H平台是略勝3%的——這一項目和獨顯性能的關聯性較大(獨顯加速),而要知道,RTX 3060的性能是RTX 3050性能的170%,但最終圖像修飾分數隻是略勝3%。而在批處理這個與CPU性能關聯度較高的項目上,i5 12500H則大幅領先12%。由此分析,在照片處理上,在真正的CPU性能環節,i5 12500H的優勢是較大的!
●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集顯模式CPU方案)
結論:i5 12500H絕對優勢勝出
大家知道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一直是酷睿U系列處理器的優勢項目,借助着IrisXe集顯的強大性能,4核8線程的11代酷睿U處理器能輕松掀翻銳龍5800U/5800H。而在引入了Iris Xe集顯後,12代酷睿H的視頻轉碼性能也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銳龍R7 6800H的集顯Radeon 680M的3D性能也提升很多。那麼,在同樣屏蔽獨顯的狀态下,i5 12500H和R7 6800H,誰的轉碼效率更高呢?
TIPS:在屏蔽獨顯使用處理器時,Me轉碼有OpenCL和CPU兩種方案可選。測試證明,兩個平台都是CPU方案更快,所以均采用CPU方案。
▲測試結果是i5 12500H以絕對優勢勝出,耗時比R7 6800H少55%!
而究其原因,主要是集顯利用率的差異。很久以前我們就說過,Iris Xe可深度參與到視頻轉碼中,即便選擇CPU方案,也是CPU和集成GPU同時深度參與,所以效率極高;反觀R7 6800H端,盡管Radeon 680M的3D性能強,但Me視頻轉碼的參與度極低,所以效率上大幅落後。
●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獨顯CUDA方案)
結論:i5 12500H較大優勢勝出(非對稱PK)
鑒于以上情況,我們又采用了一種“更貼近實際應用的方式”:既然是搭載RTX獨顯的遊戲本(高性能本),那就按照這類筆記本的最高效率方案執行,選擇獨顯加速CUDA方案——很顯然,這又是一個對酷睿H i5平台超級不利的PK,因為視頻轉碼選擇CUDA方案,獨顯的參與度極高,而RTX 3060的CUDA核心數量和性能都是碾壓RTX 3050的——在這樣的PK方案下,i5 12500H應該赢不了吧……
▲而結果又出乎我們意料了:i5 12500H平台還是赢了!即便搭載性能明顯差一大截的RTX 3050,采用CUDA方案,效率還是比R7 6800H RTX 3060平台高20%——看來視頻轉碼這活兒,酷睿平台太強了!
●Premiere Pro視頻剪輯(CUDA方案)
結論:i5 12500H巨大優勢勝出(非對稱PK)
Pr視頻剪輯是如今大部分年輕人都要玩的,所以算是“主流應用中的主流”!這次我們直接放棄集顯模式,放棄純粹的處理器方案PK,直接上CUDA模式進行PK,看看結果如何。
▲盡管搭載的獨顯規格要低不少,但在最高效的CUDA方案Pr視頻剪輯環節,i5 12500H依然以較大的優勢勝出,少耗時29%!其實看到這裡有一個信息也非常明确了,那就是:視頻剪輯,真的得上酷睿平台!
結論:綜合來看,酷睿i5 12500H強于銳龍R7 6800H
與R7 6800H進行了11輪次的性能PK,其中包含很多對i5 12500H平台不利的“非對稱環境PK”,酷睿i5 12500H赢了6項,且其中多項是較大優勢勝出;戰平3項;而R7 6800H赢的2項中,有1項還是因為獨顯優勢極大所緻。在這樣的成績下,我們說i5 12500H處理器比R7 6800H更強,應該是非常客觀的!
說得更詳細點就是:在性能方面,除了3D渲染外,酷睿i5 12500H在大部分日常應用和專業應用中,相對于R7 6800H有非常明确的優勢。當然,我們也不是說R7 6800H就缺少購買價值,至少其功率相對較低,同機型情況下,日常低負載應用的續航會更長。
編輯:晨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