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4 03:56:01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作者|周智宇 柴旭晨從“蔚小理”齊聚納斯達克開始,資本市場迎來了中國新能源上市的熱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造車新勢力上市潮)1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紛紛跨界投資

作者|周智宇 柴旭晨

從“蔚小理”齊聚納斯達克開始,資本市場迎來了中國新能源上市的熱潮。

今年,國家隊的埃安、岚圖正在混改、引戰,上市如箭在弦;曾經的“自主一哥”奇瑞也要二次創業,籌備上市;哪吒、威馬已經發布上市計劃,智己、阿維塔也在不斷融資,為上市做準備。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圈層正在迅速擴大,加速市場化,走向資本市場。這一場景,像極了十幾年前房地産公司資本化的浪潮,彼時,碧桂園、恒大、SOHO中國、遠洋地産、龍湖集團等紮堆上市,熱鬧非凡,還造就了幾個首富。

時移勢易。如今,房地産的好時光已逝,輪到新能源汽車了。在這個産業鍊上,已經誕生過兩家萬億公司:甯德時代與比亞迪,首富也在他們中誕生。

新能源是确定的趨勢。隻是,不知道這次新能源的周期,是否會長過地産和互聯網;如今場内的弄潮兒,有誰會笑到最後?

新浪潮

一場超乎預期的新能源資本化浪潮,讓汽車這個前幾年還極度内卷的行業,一下子又變成了朝陽行業。

9月13日,東風集團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圖打算引戰,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披露了增資信息。目前,東風集團持有岚圖89.66%,股份員工持股平台持有10.3%,增資後,東風集團則不低于77%,戰略投資者持股不高于15%,員工持股平台持股不低于8%。

這是岚圖成立以來首次進行外部股權融資,不過這次增資并未公布具體融資金額或者估值。接下來能否在規模上進一步提升,是岚圖引戰、獲得估值提升的關鍵。

根據東風集團數據,8月份岚圖銷量為2429輛,今年前8個月則為1.11萬輛。雖然近幾個月岚圖的銷售不錯,但是與一線造車新勢力相比,岚圖差了幾個數量級。

相比岚圖,其他幾家自主品牌的融資和上市動作,要高調許多。

在8月底,廣汽集團宣布埃安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通過公開挂牌方式引戰。以稀釋15%股份、拟引入150億資金來算,廣汽埃安的估值直接沖到了1000億。

目前,贛鋒锂業已表态會參與埃安的戰投。埃安也表示,投資方需要擁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性産業資源,與廣汽集團在産業或資本上能夠産生協同效應。

上汽集團旗下的智己汽車也在8月初完成了A輪融資,估值近300億,引入工銀投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知友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長安汽車旗下的阿維塔,則引入了包括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嘉興聚力展業陸号股權投資等在内六家投資方,為阿維塔增資25.47億元,增資完成後,阿維塔的估值接近百億。

相比“蔚小理”等先行者,這些“國家隊”孕育出的造車新勢力大多是在近兩年才成立,卻在一級市場獲得更多關注,國有投資基金、地方産業資本、産業基金等成為飲頭啖湯的人。

将新能源業務、品牌拆分獨立,引入外部資本,也是這些傳統車企尋找增長第二曲線,擺脫舊有考核、決策框架對新業務發展束縛的選擇。

除了國家隊外,零跑在港股上市在即,哪吒、威馬等也都在準備着上市的計劃。相比晚幾拍的國家隊們,這些獨立品牌資本化進程更快一些。

零跑的股東,是傅利泉、朱江明和他們一手創立的大華股份,此外還有杭州本地國資以及來自浙江的資本圈;“紅衣教主”周鴻祎通過360入股哪吒,宜春、南甯和四川等多地國資也入局了,最近還引入了深創投等知名投資基金;威馬的股東更加豪華,除了創始人沈晖之外,雅居樂、百度、騰訊、上汽、紅杉資本、李嘉誠、何鴻燊家族旗下資本,以及上海、合肥、廣州等多地的國資平台均已入股。

站在新勢力們背後的,是一個個豪華的資本圈,他們摩拳擦掌,對這場财富盛宴期待已久。“現在要在一級市場找機會都很難了,”深圳一位新能源天使投資人感慨。

輪流轉

新能源汽車的上市浪潮,資本蜂擁而入的壯闊場景。像極了20年前的房地産和互聯網。

彼時的房地産處于城市化的高速增長階段,人們對住房質量、住房面積需求的提升,讓商品房需求爆發。那也是個野蠻成長的時代,在各類資本的推動下,規模為王,吃的是人口紅利、資本紅利。

但如今,在調控政策和需求萎縮的雙重夾擊下,房地産已經明顯式微,開發商的好日子結束了,許家印、楊國強們也早已從首富退位,甚至陷入了困境。

新能源則正在崛起。中國社科院教授劉煜輝認為,新能源的周期,承接了房地産的周期。未來新能源周期,會是中國A股市場長期的最大的資産發生器。

在房地産行業裡研究了十餘年的任澤平,去年底也直接喊出,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

包括瑞士百達資管、瑞信在内的機構,今年都将電動車、電氣化列為未來十年裡最需要關注的長期投資主題。并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将會達到50%。

在中國,新能源浪潮的先行者們,從6、7年前的“PPT”造車就已經出現了。一個個特斯拉的學徒們下場造車,為市場帶來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智能電動汽車産品,也颠覆了傳統經銷商的銷售模式,更加貼近消費者。

先行者們付出的代價很大,最終這條路上也是屍骨累累。燒光了84億倒在量産前夕的拜騰,融資170億卻被申請破産的奇點汽車……,唯有“蔚小理”三家突圍,進入了資本市場。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第二輪劇烈洗牌的階段。

包括寶馬、奔馳、大衆在内的傳統大廠們,已在電氣化、智能化浪潮下,下場造電動車、智能車;出自國内傳統車企的埃安、岚圖、智己、阿維塔等全新的品牌,也浩蕩殺入這場産業變革當中;更何況,華為、百度、谷歌、小米等科技巨頭更是按耐不住自己躁動的心,以各種姿态切入造車。

廣發證券認為,在滲透率達到20%-40%的高度滲透階段,行業競争會急速加劇,有些公司也會在這個階段加速被淘汰。

眼下新能源行業也正處于這個周期當中。按照乘聯會的統計,今年8月,國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了28.3%。業内預計,未來三至五年,會是市場競争最激烈的時間。

今年行業變化的劇烈程度,清晰可見。來自供應鍊的考驗,讓特斯拉也不得不陷入産能熔爐;市場上産品激烈的競争,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蔚小理”等先行者,已在近幾個月銷量出現疲态,李斌、李想、何小鵬,這些初代弄潮兒,也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

最終,就像房地産和互聯網,在這一波曆史性的大浪潮中,在激烈的競争中勝出的人,不會很多。而勝者,将站在山巅,盡享風光;更多的人,則會消失不見。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