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帝内經早已暗藏3個訣竅

黃帝内經早已暗藏3個訣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23:35:46
小編導讀

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已經拉開帷幕,如果您有對中醫經典的研究成果和運用心得,歡迎踴躍報名!

本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海南省中醫藥學會、海南省中醫院承辦,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廣大中醫藥臨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中醫藥研究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的一場全國性大型經典傳承活動。

目前正在廣泛征集作品階段,詳情可查看文底評論。

第二屆經典傳承大會正在火熱進行中,你投稿了沒?

《内經》是祖國醫學的一部巨著,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和獨特理論的結晶,為我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直至今天依然對中醫學的醫療實踐起着主要的指導作用。像這樣能夠經受長期實踐檢驗的醫學巨著,必然有一種指導思想存在其中,這個思想就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

《内經》中的唯物辯證法思想主要體現在《内經》的自然觀、《内經》的生理觀、《内經》的疾病觀、《内經》的治療觀等方面。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們先來介紹《内經》的自然觀。

我們是講求辯證法的,辯證唯物論指出,承認世界的物質性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前提。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内容不過600字,就有7次提到“萬物”這一概念。如“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萬物不失,生氣不竭”;“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這裡所謂的“萬物”,即是說世界的一切無一不是物質的,這也包括人類本身。所以《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意思是說人固為萬物之一,但人在萬物中是最寶貴的。

宇宙充滿了物質,因而宇宙的變化就是物質的變化。故《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素問·六微旨大論》又進一步解釋道:“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物質世界的變化是極其複雜的,《内經》至少提出了兩點認識:第一,物質的變化是可以認識的,如《靈樞·五音五味》中雲:“其非夫子,孰能明萬物之精。”《靈樞·逆順肥瘦》中雲:“審察于物而心生之。”第二,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的“物化之常”,“常”就是規律。

以“萬物”概括自然界乃至整個宇宙,畢竟還是籠統,古代勞動者通過長期對“萬物”的認識,提出了“五行”概念,即萬物都由水、火、金、木、土等五種元素所構成。繼而又提煉出“五行學說”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自然之五種物質元素所以能夠運動變化,是由于它們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因而萬物變化無窮無盡。很明顯這是一種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這個觀點在《内經》中是貫穿始終的。如《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古代勞動者在長期的生産鬥争中,認識到事物的運動都有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并提出事物對立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可見,自然界是無限大的,大到什麼程度,我們無從知曉。

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内經》稱之為“陰”與“陽”,陰陽不是平平靜靜的,而是相互鬥争的,故《素問·陰陽别論》中說:“陰争于内,陽擾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素問·瘧論》中說:“陰陽上下交争,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陰陽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互為依存的,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雲:“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陽雙方不僅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一方轉化,叫做“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内經》中的這些認識都含有辯證法的元素。

曆來的唯物論者,都把“天”解釋為物質的自然界,人類應該認識自然界,掌握自然界的規律,進而改造和适應自然界。《内經》對此亦有相當的認識,單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篇中,就把客觀存在之自然描寫得十分清楚。如“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至于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素問·咳論》則謂“人與天地相參,故五髒各以治時”。即是說人生存于自然界,就要受到自然的影響。那麼人在自然界中是何角色呢?人存在于自然界中,便要參與自然界,要作自然界的主人,故《靈樞·玉版篇》中說:“人者,天地之鎮也。”《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提挈天地,把握陰陽。”人掌握了自然界的運動規律,才可以進而改造它、維護它、适應它,所以人為“天地之鎮”。

書籍推薦

《任應秋講《黃帝内經》靈樞經》

黃帝内經早已暗藏3個訣竅(内經中蘊含的辯證法思想)1

(任廷革 著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本書簡介:本書将《黃帝内經》的段落結構及其段意完整地展現給讀者,比較系統地反映出任應秋治《内經》的主要方法、成果和學術觀點。以《内經》系統的文獻結構為線索進行整理,有較強的可讀性;同時把篇解、全文講解、分段提要、提問答疑等内容結合起來編排,又使此書具有拓展思維。

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相關文章
  • 「重磅」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作品征集開啟!等你來
  • “國藥天江杯”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作品征集時間變更
  • 回顧|第一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
  • 「溫經典」中醫經典必讀之《溫病條辨》
  • 「溫經典」經典屆的扛把子系列之《黃帝内經》
  • 「溫經典」如何學習《金匮要略》?
  • 「溫經典」“方書之祖”——《金匮要略》
  • 「溫經典」學醫不讀傷寒論,六經辨證無分寸
  • 「溫經典醫案分享」多汗症——桂枝類方治之
  • 「溫經典醫案分享」腦針治重度脊髓型頸椎病一則,療效滿意
  • 「溫經典醫案」大柴胡湯治療胃大部切除術後腹脹、腹痛
  • 「溫經典」依據臨床實驗是學習《傷寒論》唯一方法
  • 「溫經典」幾百年前,傷寒大家許叔微是這麼看病的
  • 「溫經典醫案分享」瓜蒌薤白半夏湯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病案
  • 「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學好中醫都說要讀經典,那讀經典的标準是什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