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名載淳,六歲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歲病死,十三年皇帝,十九年的人生,是有幸啊?還是不幸啊?說同治他有幸的,怎麼說他有幸呢?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尊榮,過着錦衣玉食,鐘鳴鼎盛的生活,沒有兄弟跟他競争,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但是同治也是不幸的,第一大不幸,幼年喪父,六歲父親就死了,第二大不幸,童年就被放到寶座上,不能享受童真之樂。六歲的孩子,周歲才五歲,放到那座上,那幼兒園的孩子,老師給他講故事,他還淘氣他還動呢,他不能動,大臣的奏章他哪懂,他根本不懂啊,奏呈國家大事,任命官員,那你也得坐着,你不能動,這是一種莫大的痛苦和折磨。第三大不幸,跟他母後關系不好,經常受到訓斥。第四大不幸婚姻不如意,他想娶的不行,不想娶的,指配給你。第五大不幸,才十九歲,就一命黃泉了。
史書評價:穆宗沖齡即阼,母後垂簾。國運中興,十年之間,盜賊劃平,中外乂安。非夫宮府一體,将相協和,何以臻茲?泊帝親裁大政,不自暇逸。遇變修省,至勤也。聞災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蕲至中壽,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與前古媲隆。顧乃奄棄臣民,未竟所施,惜哉!
縱觀大清泱泱十二帝,同治皇帝确是去世年齡最小的一位。世人皆歎同治皇帝可悲可憐,短暫一生無所作為。
其實同治皇帝并不真是無所作為,在其在位期間,出現了同治新政。同治朝遇上了難得的曆史機遇:在國内處于“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兩次重大社會動蕩之間,在國際處于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如同處在兩次大風暴中間的緩沖期。同治之前的道光、鹹豐,之後的光緒、宣統,都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這就給同治朝實行新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日本明治維新也正在此時。兩宮太後垂簾聽政、議政王奕主持政務,互相配合,推行新政。
同治皇帝的死因按照清朝皇室對外的官方口徑,他應該和入關的順治爺一樣,都是死于天花。然而數百年來,民間卻有一種聲音,固執地認為,他的死卻另有緣由。
清室是從關外來的,對于天花這種病毒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清朝的正統史書以及禦醫的相關診治記錄,都可以作為依據。
當時的檔案中,詳細記載了同治皇帝自得病起,到最後駕崩的37天的處方,甚至連106帖服藥都一筆一筆記錄在案。那麼這是否就能證明,同治皇帝就是死于天花病毒呢?
坊間經常有流聞傳出,當年的慈禧,根本無力管住生性頑劣的同治皇帝,隻能任由他借着微服出巡的機會,跑到煙花柳巷去孟浪。
民間的這種聲音之所以會數百年經久不息,自然是無風不起浪。當時的大清子民,不止一次見到這位皇帝。由此可見同治皇帝出宮次數,可真是不計其數了。
同治皇帝的具體死因,當時為其診治的太醫的供述,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李鎮的曾祖李德立,就是當時為皇帝看病的主治醫師,包括前文所述的治療檔案中的藥方,都是他親手所開。李鎮沒有見過曾祖,但從祖父那裡,他得到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因為他的祖父親口告訴他,皇帝的死因,不是天花,而是梅毒。
李德立當年進宮為皇帝看病的時候,其實同治皇帝已經到了梅毒晚期,所以這位太醫一看皇帝流膿不止、奇臭難聞,便知是梅毒無疑。然而關系皇帝的事情非同小可,他與另一位太醫張本仁共同會診後,雖然都心知肚明,但卻隻敢按天花來治。因為其時宮裡都說,皇帝是出水痘了,他們有幾個腦袋,敢把這事抖出去?慈禧奈何不了同治皇帝,但想要兩個太醫的小命,那實在是太容易了。
也因為同治皇帝患了有礙皇室顔面的不治之症,當時雖然有人參赅他們兩位太醫沒有對策下藥的奏折,但其中卻是語蔫不詳。更是讓人确信,李德立所言非虛。這份奏折更像是在為皇家遮羞。因為同治皇帝雖然死了,但李德立等人卻仍然可以戴罪當差,這根本不是誤診治死應有的懲戒,可見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已經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